书城工具书文坛巨匠
14782700000028

第28章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荣登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永贞元年(805),他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因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继而又任检校礼部尚书。刘禹锡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又因他与白居易唱和甚多,被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以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不乏抒发个人坎坷遭遇的愤懑和痛苦、直接讽刺当朝权贵之作,其中仿效民歌的乐府小章尤为著名。《竹枝词》、《插田歌》等,刚健清新,开朗流畅,富有民歌特色,在唐诗中别具风格。刘禹锡的重要哲学著作《天论》,提出“天与人交相胜”的论断,还提出任何事物都不能“逃乎数而越乎势”的命题。著有《刘梦得文集》。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考中进士,后荣登宏辞科。他精通古文,擅长写五言诗,今体文章文采绮丽。曾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中充任记室,杜佑对他十分礼重。后随杜佑入朝,被授予监察御史。刘禹锡与吏部郎中韦执谊十分友好。

贞元末年,王叔文在东宫任要职,追名求利的下级官员,有许多人依附于他。刘禹锡尤其被王叔文看中而受到夸奖,认为他具有宰相的器度和气质。顺宗即位后,因长期患病无法过问政事,宫中的文诰都出自王叔文之手。王叔文将刘禹锡和柳宗元引进宫中,同他们共同图谋计议,对刘、柳二人的意见言无不从。刘禹锡转任屯田员外郎,审理度支盐铁事务,兼任崇陵使判官。颇依仗权势,中伤正直人士。柳宗元一向不喜欢武元衡,当时武元衡任御史中丞,由左庶子改授右庶子。侍御史窦群上奏刘禹锡扰乱朝政,不应该在朝廷任职,结果窦群当日被罢官。韩皋凭借自己门第高贵,不依附于王叔文集团,被派往湖南任观察使。王叔文等人任情喜怒,盛气凌人,京师人士都不敢直呼其名,只有在路旁以目注视,当时号称二王、刘、柳。

王叔文失败,刘禹锡受其牵连被贬为连州刺史。在前往就职途中,又被贬为朗州司马。朗州地处西南夷族聚集地,穷乡僻壤,风土人情与内地相差甚远,连个谈话的人也没有。刘禹锡在朗州十年间,只能以撰写文章和吟咏诗词来陶冶情操。南蛮风俗喜好巫术,每当祭神击鼓起舞,必唱粗俗的歌曲。刘禹锡有时跟随其间,还依据诗人的作品,编写新歌辞并教给巫祝。所以,武陵溪洞之间的夷族歌曲,有许多是刘禹锡编写的歌辞。

当初,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的行为犯了众怒,宪宗也非常生气,故将他们再度贬职。朝廷还对他们制订“遇到大赦也不原谅”的命令。然而执政者可惜他们的才华,打算为他们减轻罪名,渐序起用。当时正值程异再次兼任转运使,皇上下诏任命韩皋和刘禹锡等为边远郡的刺史。但因武元衡在朝廷中书省任职,他会同十多名侍御史一起谏阻,说对这些人不能重新起用,此事便作罢了。

元和十年(815),朝廷将刘禹锡从武陵召回朝中,宰相又想任命他为郎官。但因刘禹锡当时写了《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词语间影射讥讽,朝中执政者十分不悦,又将他派往播州任刺史。诏令下达后,御史中丞裴度上奏道:“刘禹锡有八十多岁的老母,播州地处西南遥远边界,是猿类居住之处,人迹罕至。刘禹锡确实有罪,但他的老母是万万去不了那个地方的。这样,她与儿子就是死别了,我想这恐怕会有损于陛下的仁孝风范。请求陛下法外施恩,将地点改到近处。”宪宗道:“作为人子,凡事应十分谨慎,唯恐给父母带来忧患。但刘禹锡所犯的罪过比他人要严重,你怎能仅用仁孝来为他辩解呢?”裴度无言以对。过了好一会儿,皇上面色略有好转,说:“我所说的,是指为人子弟的职责,但最终还是不想伤他亲人的心。”于是改授刘禹锡为连州刺史。刘禹锡此去离京又是十余年,连任了好几个郡的刺史。

大和二年(828),刘禹锡被朝廷从和州刺史任上召回,任命为主客郎中。他对前事仍耿耿于怀,又写了《游玄都观诗序》,道:“我于贞元二十一年(805)任尚书屯田员外郎,当时此观中没有花木,这年出任连州,不久贬为朗州司马。十年后,被召还京都,人们都说有道士在观中种满了红桃,有如晨霞闪烁,我才作诗记述当时情景。马上被派往外地任职,至今有十四年,才得以再度回京任主客郎中。重游此观,树木已是荡然无存,只有兔葵和燕麦在春风中摇曳,于是再题28个字,以等再游时纪念。”其前篇有“玄都观里桃千树,总是刘郎去后栽”的诗句,后篇有“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又到来”。世人都夸他的才气而看不起他的这种行为。刘禹锡非常生武元衡、李逢吉的气,对此事裴度略有所知。大和年间,裴度在中书省任职,本想任命刘禹锡为知制诰,朝中掌权者得知他又写了《诗序》,很不高兴,就转任他为礼部郎中、集贤院学士。裴度被罢职后,刘禹锡请求到东都任职。终因其恃才傲物而心胸狭小,没能在朝廷久站。六月间,他被任命为苏州刺史,皇上赐予紫金鱼袋。任职期满回朝,又被使命为汝州刺史,后又转任太子宾客,到东都任职。

刘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十分友好。他的诗作、书法、文章水平在当时无人能超过。刘禹锡曾作《西塞怀古》、《金陵五题》等诗,被江南文人学士称为佳作,虽然他名位并不很高,但朝廷中有许多高官贵人与他有交情。

开成初年,刘禹锡再次被任命为太子宾客分司,不久又被任命为同州刺史。任职期满,又任检校礼部尚书、太子宾客分司。会昌二年(842)七月去世,时年71岁,追赠为户部尚书。

刘禹锡之子刘承雍,进士及第,亦颇有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