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文坛巨匠
14782700000034

第34章 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奚谷生。唐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自幼能文,才智出众,深得牛党令孤楚的赏识,被引为幕府巡官。后举进士。李党泾原节帅王茂元爱其才,辟为掌书记,又以女妻之。后牛党当权李商隐像,商隐长期遭到排斥。后任剑南东川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一生穷困不得志。在他的诗中反映了对晚唐国运的关心和对宦官专权的愤慨,通过一些咏史诗曲折地表达了他的政治见解。商隐诗以抒情见长,故所作情诗多为人传诵,成就最高者为七言律诗,语言凝炼,典丽精工,在这方面他继承了杜甫七律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融合了齐梁诗色彩的浓艳,以及李贺诗幻想象征的手法,成为唐代一大家。他的诗歌,尤其是爱情诗,对后世影响很大。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李商隐自幼就能写文章。令狐楚镇守河阳时,商隐用文章触犯他,年仅二十岁左右。令狐楚因为他年纪轻,才智出众,待之以礼,并让他和自己儿子们交游。以后令狐楚督镇天平军和汴州时,商隐跟从他作为巡官。令狐楚每年供给他费用和衣服,让他跟自己回到国都长安,报告本道当年政情及收入、户口等情况。开成二年(837)才考中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后转迁为弘农县尉。会昌二年(842),又因书判优异,以拔萃选及第。王茂元镇守河阳时,征召他任掌书记,后来又得到侍御史的官职。王茂元爱惜他的才干,把女儿嫁给了他。茂元虽然读书为儒,但原本是将门之子,李德裕一向信任他。当时德裕掌权,便起用茂元任河阳镇帅。德裕和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之间结怨很深,商隐既然作为茂元的从事官,李宗闵之流便非常轻视他。当时令狐楚已经去世,其子令狐淘任员外郎,令狐淘因为商隐辜负父亲的恩德,特别憎恨他的品行。不久,王茂元去世,商隐出游到了京师,许久得不到转迁。正遇上给事中郑亚视察桂州,邀商隐任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847~860)初年,白敏中执裳朝政,令狐淘在内府,一同把李德裕排挤出朝廷。郑亚因为和德裕同党而获罪,也遭贬谪,任循州刺史。李商隐跟随郑亚在岭外多年。大中三年(849)商隐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任命商隐为佐官,让他主管表奏。第二年,令狐淘作了宰相,商隐多次上奏阵述衷情,令狐淘都不能明白。卢弘正镇守徐州,商隐又随从去作掌书记。府职结束后被征入朝廷,又用文章求取令狐淘的谅解,于是补任太学博士。正巧河南尹柳仲郢镇守东蜀,便辟召他任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年,仲郢因专擅杀人而获罪贬官,商隐也被罢免官职,返回郑州,不久病死。

商隐能作古文,不喜欢对偶。在令狐楚幕府供职时,楚善于撰写上陈皇帝的章奏,便把写作方法教给了商隐,从此戒为今体章奏。商隐学问广博,强于记忆,落笔后不能自己,尤其善于撰写悼亡祭奠之文。他和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当时号称“三十六体”。论文章思路和文辞清新华美,温庭筠胜过他。但二人都没有保持节操,依靠自己的文才,思想奇异偏激,背离常理,被当权者所轻视。功名、官职都无所成就,终生穷困不得志。他的弟弟李羲叟,也通过进士科及第,屡任宾佐。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