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文坛巨匠
14782700000035

第35章 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的第六子。知音律、善词章、工书画、好声色、信佛教。嗣位之初,宋已代周建国,先后灭掉后蜀、南汉,南唐形势岌岌可危。后主自贬国号为江南,改称国土,遣使朝宋,岁贡方物委曲求全,苟延求存。宋开宝七年(974)宋朝遣兵南伐,次年占领金陵,俘煜入汴京,在度过了两年多囚徒生活之后,大宗派人将他毒死。李煜从皇帝到囚徒生活的巨变,也反映到他的作品中,使之呈现不同的风貌。前期多咏宫廷奢华、酣歌狂舞,风格浮靡,实为南朝宫体和花间词风的继续,被称为亡国之音。后期作品多寓身世感慨,倾吐内心深切哀痛,情致凄婉,其艺术成就在于使词摆脱了传统的风格,直接借以言怀述志,而不再是晚唐五代词人借妇女的不幸遭遇来曲折地表达心情,其艺术手法对后来豪放派词家影响颇大,且善于用白描手法表现,语言优雅简洁。郭麟曾在《南唐杂咏》中对李煜一生作了如此评价:“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后人曾以其词与其父中主李所作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李煜为人仁爱孝顺,擅长作文章,精于书画。他长得额头宽大,前齿并列,一目有二瞳子,有帝王之相。自太子李冀以上五子都早逝夭折,李煜按次序被封为吴王。建隆二年(961),李迁往南都,立煜为太子,留守监国。李去世,煜在金陵即位。李煜母亲钟氏,父亲名钟泰章。煜尊奉母亲为圣尊后;确立妃周氏为皇后;封弟弟李从善为韩王,李从益为郑王,李从谦为宜春王,李从度为昭平郡公,李从信为文阳郡公。在国内颁布大赦令,派遣中书侍郎冯延鲁向宋朝进献贡品。命令各官署中四品以下没有职事的官员,每天抽出二人到内殿待制,以备顾问。

建隆三年,泉州留从效去世。李在当初向后周称臣时,留从效也进呈表章向后周纳贡;周世宗因为李的缘故,没有接受。从效听说李迁到洪州,害怕是来袭取他,便派儿子留绍基向金陵纳贡。从效因病去世后,泉州人便将其宗族一并送往金陵,推举副使张汉思为泉州节度使。汉思年迈不能胜任,泉州人陈洪进便驱逐他而自称留后,李煜随即任命洪进为节度使。乾德二年(964),开始使用铁钱,民间大多把过去使用的铜钱贮藏起来,使旧钱越来越少,商贾则多用十枚铁钱换一枚铜钱,把铜钱带出州境,官府不能禁止,李煜便下令以一当十。任命韩熙载为中书侍郎、勤政殿学士。封长子李仲遇为清源公,次子李仲仪为宣城公。

乾德五年(972),命令中书、门下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殿和勤政殿学士,分别在光政殿轮流值宿,李煜和他们一道讨论问题。李煜曾认为韩熙载为国尽忠,能直言不讳,想要起用他作宰相。可是熙载的后房有娼妓侧室几十人,她们多到外面私自待客,因此李煜责备熙载,降谪他为右庶子,分掌南都。熙载将所有的妓女全部斥退,独自乘车上了路,李煜高兴地留住了他,恢复了他的职位。随即那些妓女又渐渐回来了,李煜说:“我对他是无可奈何了!”这样,熙载去世,李煜叹息道:“我终究没能让熙载当上宰相。”于是想要追赠他为平章事,便询问前代可有相同的例子。群臣回答说:“过去刘穆之曾赠官为开府仪同三司。”于是便追赠熙载为平章事。韩熙载本是北海将门之子,早先与李谷非常友好。明宗时期,熙载向南投奔吴越,李谷送他到正阳,畅饮后将分手时,熙载对李谷说:“江左如果起用我作宰相,我将会长驱而入平定中原。”李谷说:“中原朝廷如果让我作宰相,攻取江南如同探囊取物一样轻而易举。”等到后周军队出征淮南时,任命李谷为将领,攻取淮南,而熙载却不能有所成就。

开宝四年(971),李煜派遣他的弟弟韩王李从善到京师拜见宋朝皇帝,宋朝竟扣留了李从善,不让他返回。李煜亲自上疏向宋朝请求允许李从善回国,宋太祖不同意。李煜常常心中郁闷,为国家的窘迫局面而担忧,每天和臣下畅饮欢乐,愁思悲歌不止。

开宝五年,李煜下令降低制度等级。改下书称教,中书、门下两省改称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改称为司会府,御史台改称为司宪府,翰林院改称文馆,枢密院改称光政院,诸王均为国公,以此来尊奉宋朝?李煜性情骄横奢侈,喜好音乐女色,又信奉佛教,高谈阔论而不治理政事。

开宝六年,内史舍人潘佑上书极力规谏李煜,李煜逮捕了潘佑并将他投入监狱,潘佑上吊自杀。

开宝七年,宋太祖派遣使臣命令李煜入朝觐见,李煜声称有病不去。宋朝派兵南征后唐,李煜派徐铉、周惟简等人向朝廷献表请求缓兵,宋朝不予答复。开宝八年(975)十二月,宋军攻克了金陵。九年(976)李煜被俘送至京师,太祖赦免了他,封他为违命侯,官拜左千牛卫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