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学校不大教的55门必修课
14803900000050

第50章 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很多父母都为孩子有一些怪异的行为而感到困惑。例如,孩子去朋友家玩时总是将朋友家的玩具带回来;孩子在陌生人面前说话口吃,可是在家里却说得很流畅……其实这些都是心理作用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当今的父母往往时刻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小山村里来了一个旅游团,他们观光的时候从路边采摘了一大串蘑菇。蘑菇可以算得上一种非常奇特的食物,既蕴含着天底下最鲜美的味道,又隐藏着天底下最可怕的毒素。团员们纷纷议论这些蘑菇到底能不能吃。

后来,团员们只好求教于村里的农民。有一位村民看了看,说:“这是龙肝菌,味道很好,可以吃的。”尽管这样,大家还是有点放心不下,于是决定煮好后找只狗来试吃。这种蘑菇的味道果然鲜美,狗嗅了一下,便大口吃了起来,大约10分钟后,狗依然活蹦乱跳。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蘑菇肯定没有毒!于是,大家非常开心地吃了起来。

正当大家吃得起劲的时候,村民走了过来,对大家说:“那只狗死了。”大家一听,顿时慌乱起来,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种蘑菇的毒素效果比较迟缓,在开始时并不发作,而等到一定时候,才会突然毒发身亡。但这里地处山野,又没有医院能够就近治疗,看样子,大家都要死在这里了。许多人开始哭起来,还有人开始口吐白沫瘫倒在地,而更多的人则感觉身体血液流动开始放缓,各种头晕目眩的中毒症状也不断出现。

这时,一个孩子问在旁边疑惑不解的村民:“那只狗是怎么死的?”村民回答道:“哦,是刚才与野猪打架,被撞死的。”原来如此,团员们顿时清醒过来,而种种头晕目眩,身重无力的“中毒”症状也奇迹般消失了。

旅游团的团员们只因为心理作用,以为蘑菇是有毒的,所以表现了种种中毒症状,这就说明了:一个人的心理作用是可以影响到身体健康的。专家们也曾提出,心理疾病是诱发其他病变的罪魁祸首,像冠心病、高血压、癌症、糖尿病、溃疡病等都与心理、社会因素紧密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满的状态,而不是指没有疾病的状态。父母可以轻易地发现孩子的身体状况,可是心理状况却被忽视,所以父母应该注意,让孩子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第一招:判断孩子的心理状况,以便“对症下药”。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嘉伟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应具备以下特点: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喜欢观察事物,爱动脑筋,思维敏捷,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试,对新鲜事物反应快,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意志力强,不怕困难和挫折,不达到目的不罢休,从不半途而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还能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玩耍;活泼乐观,与人交往坦诚、随和,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遇到困难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绪能很快释放,不淤积心里;心态平衡,经常保持欢乐愉快的心态,遇事冷静,情绪很少大起大落,能理智地分析遇到的问题,很少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忧郁;富于同情心,乐于帮助别人,乐于关心别人,常表现出“利他”和“亲社会”的行为;人际关系良好,心胸开阔,尊重别人,能与别人和睦相处,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适应纪律约束和行为规范。

孩子的身体是否健康,一般的父母都会判断,而孩子心理是否健康,大多数父母却不知道怎样来判断。孩子在吃睡都正常的情况下,如果父母发觉孩子与同龄孩子相比,发育滞后,表现反常,就应该带孩子看心理医生。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孩子治疗心理疾病,另一方面能为父母解答育儿过程的困惑,指导父母如何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心理问题:

孩子一般的心理活动与年龄是否相适应。

孩子言语功能的发展水平是否滞后于同龄孩子。

孩子智力水平与同龄孩子是否一致。

孩子适应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多长时间,与同龄孩子相比时间是否过长。

孩子掌握运动技能的时间是否较同龄孩子长。

孩子情绪的稳定性、协调性及反应性是否适度。

孩子的思维、情感、行为的协调情况如何,是否有不协调的情况。

孩子的表现是否精力过剩、躁动不安、喜怒无常,做事不专心,难与他人相处。

孩子是否有一定的情绪障碍,如恐惧、自卑、压抑、自伤、敏感、强迫、冷漠。

孩子是否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如不适当的吸吮行为,咬指甲,拔毛发,重复性小动作,害羞等。

孩子是否存在品行问题,如易怒、欺骗、偷窃、撒谎、破坏性行为等。

孩子是否具有精神疾病,如儿童焦虑症、儿童恐惧性障碍、社交敏感性障碍、儿童强迫症、儿童癔症、儿童抑郁症,儿童多动症等。

第二招:为孩子营造温馨家庭,呵护关爱孩子成长。

孩子在和睦友爱的生活环境中,即使没有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心情也愉快,活泼自如,良好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和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促使孩子身心健康。

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气氛。一个温馨的家庭气氛主要表现在尊重、平等、形成民主等方面。孩子虽小,但也和大人一样自尊心很强,父母应像对待大人一样尊重孩子的权利和要求,注意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引导,使他们主动快乐地去做各种事情。只有尊重孩子,以理服人,才能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

建立心理上的平等关系。一般来说,缺少平等精神的家庭,孩子容易养成怯懦、自卑、自私的不健康心理。因此父母的心情不佳时,应尽量克制,不向孩子发泄,做错了事,也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许多豁达大度,直言不讳的人的性格就与他们开放性的心理特征分不开。

注意家庭民主。孩子一天一天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父母在处理家庭事务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有发言权。心理上的开放有益于养成孩子开朗的性格,父母要善于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的,也要说出来。

第三招:对孩子进行情感投资,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爱。

许多孩子的心理问题很多是因为父母和孩子缺乏交流而引起的,这就要求父母随时随地与孩子交流,通过交流沟通了亲子感情,使自己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发现孩子需要引导的问题,也就可以使孩子更深切的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怀和爱,从而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这是孩子心理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默契的关系,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脸是父母之间关系的晴雨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要对孩子进行情感投资。美国精神病专家坎贝尔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父母要作出的“精神投资”:深情地注视孩子,和孩子进行温馨的身体接触,一心一意地关心孩子。

要对孩子宽严并济。父母既不能为了赢得孩子的开心和笑容,就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熟视无睹、听之任之,不合理的要求也予以满足;也不能苟求孩子,把孩子与同伴进行横向比较,甚至拿孩子的短处去比同伴的长处,要注意纵向比较,一旦发现孩子的闪光处和点滴进步,要及时加以表扬。

第四招:正确评价孩子,让孩子认识自我。

正确评价孩子。对孩子的缺点,应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开导;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高过急,有点滴进步就应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不能用“你真笨!”这些负面词语来评价孩子。

父母要以礼相待,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尊重孩子,不要歧视、虐待和任意打骂、体罚孩子。父母应尊重孩子的人格,把他看成是家庭成员中具有一定自主性的成员。当父母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可能讲错了话、做错了事之后,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并及时道歉,这不但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反而会使孩子感到父母更加可亲可敬。

循循善诱,让孩子认识自我。父母可采用各种形式来进行:鼓励孩子在镜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的五官长得怎么样、身材如何;启发孩子通过不同的手段,绘出自己的形象,比如躺在地上,请父母帮忙描出身体的轮廓,然后自己进行剪贴,也可自己画自画像;引导孩子对自己的照片、作品进行分类、整理,按日期前后进行排列,或按照内容进行编排,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成长档案;把各种折纸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册,使孩子能经常翻阅、观赏,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

科学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父母要帮助孩子安排有节奏的生活。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它可以使孩子的生活有张有弛,劳逸结合,防止过分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