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男人心,女人心:来自心理咨询
14805500000009

第9章 解析灵魂迷惑:病态心理

扔掉“失眠”这个标签

又是一个周六的晚上,我的心理咨询专线铃声响过,传来一位男子的声音:“马老师,我想心理咨询,我今年三十几岁,我得了一篇文章中说的神经症……”

常常有一些来电来访的朋友开口就说自己得了什么什么病,于是我说:“还是先不给自己定性,请讲讲具体情况好吗?”

“我睡不好觉,总失眠,失眠时总是胡思乱想,什么都想。医生开了药,我就吃。白天没有精神,总想睡觉,还有时候神情恍惚……这病有十来年了,越治越重,越来药量越大。现在我每天要吃五六种药才能入睡。”他介绍说。

“如果不吃药情况怎样呢?”

“不吃药不行,睡不着觉,就着急,就在床上滚。”

“一点也不睡吗?”

“也就睡两三个小时。”

“怎么知道只睡这么长时间?”

他几经叙说也没有说出具体可靠的证据,只是模模糊糊地一种感觉。于是我转而问他:“可以讲讲你白天工作的情形吗?”

“我们家里开了一片鱼塘,养鱼,没什么事,不是很忙累的活。”他说。

我又初步了解了他的家庭的相关情况之后,虽然我猜想他还会有一些情况没有讲出来,也可以初步判断他的问题主要是睡眠障碍,由此带来一些连带的其它的身心障碍,不是什么神经症。因此应从调节睡眠入手。于是我分析说:

“首先我想告诉你,靠吃药也许可以让人睡觉,但一般说靠吃药是不能治好失眠的。你吃了十来年的要命越吃越重,就是最好的例证。所谓失眠常常是自己夸大了主观感觉,觉得没睡好觉第二天就没精神。心理学上有个‘主观失眠’的说法就是指的这种情况。当人一旦用药时,就容易形成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我是失眠的人,要靠吃药才能入睡。结果哪天不吃药躺在床上心理就会这样想:我今天会睡不着觉。于是呢,就果真睡不着觉了。其实,通常情况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使人能够保证起码的睡眠,闹失眠的人,常常是把不睡的时间的感觉夸大了。所以,除了特殊的暂时需要外,一般不用药物治疗失眠。以你的情况说,十多年前你正是二十几岁,因为某些偶然原因而有几天睡不好觉是自然而正常的。可是你一旦用药,在给自己贴了一个‘失眠者’的标签。于是,你就真成了失眠者了。人常常是先给自己贴一个‘失眠’的标签之后才失眠的。失眠这东西就是这样,你越在乎它,它越吓唬你;如果你不在乎它了,它反倒就自觉没趣缩回去了。你领会这个意思吗?”

“您是说首先是认识上要调节好了,不要总想自己是失眠的人。”

“对,你领会的很好。”我说。随后我又介绍了两个实用方法:

一是充实活动。他主要活动是看管鱼塘,应该说活动是比较闲暇单调的。应该增加日常的活动内容,特别是增加一些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把一天的活动排的满满的,让自己有做不完的事。这样一来转移了自己对失眠的注意,二来调节了神经活动,从而有助于睡眠。

二是欲擒故纵。失眠的人常常这样:一到睡眠时间就硬性地躺在床上,强迫自己入睡,心里总想着怎么才能睡着,唯恐睡不好。只要你这样想,灵得很,你准睡不着。如果转念一想:睡好睡不好,无所谓,由它去。困就睡,不困就随便做点事什么的。躺在床上睡得着就睡,睡不着就随便翻点书什么的,只是别看小说一类故事性强的书。反正睡好睡不好不碍什么事。结果呢?入睡反倒容易得多。这是因为总想怎样才能入睡,实际是刺激了大脑,而把这念头扔掉,欲擒故纵随它去,大脑反而平静了。于是人无意之间就进入了梦乡。

最后我说:“别急,相信自己肯定会每晚都能进入幸福的梦乡。能睡个好觉了,身上的病也就好了,你也就精神十足地开始每一天的生活了。”

电话里他满有信心地说:“谢谢您,我知道怎样做了。”

放下电话,我想到最近一些读者咨询有关失眠的问题,顺便提醒朋友们,对于失眠以及其其它心理障碍的调节方法,需要用心领悟并一定要做到位,不能过分依赖药物和他人。如此,才能自己救自己,更好地为自己造福。

怎样驱散自己心空的乌云

一位患者的自述

一位曾患有抑郁性神经症的朋友回忆患病期间的心身感受,写下这样一段话:在性情开朗乐观的人看来,抑郁性神经症是可笑的,无非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抑郁的痛苦,只有患此病的人知道。抑郁袭来之时,如乌云四合,身心笼罩于黑暗之中。整个人成了行尸走肉,兴趣与活力全无。排遣不去的重重忧虑,使人愁眉不展,有气无力,满嘴苦涩,食欲减退。可怜巴巴的自卑自绥,令人厌恶自己,羞于见人,信心尽丧,胆小如鼠,连处理日常琐事,也觉步履维艰……这段话维妙维肖地描述了轻度抑郁性神经症的主诉症状。

自我诊断

抑郁性神经症的症状主要是围绕抑郁情绪而出现的,例如,对生活和活动的兴趣显著减退乃至丧失;心情压抑,忧伤苦闷,悲观消极,丧失希望,对工作缺乏热情,无所企求,缺乏动力,身心疲惫;自卑、自责、自我贬低、自我评价下降;感到生活甚至生命失去意义,愿意长眠不醒;常将自己的抑郁心情归咎于他人或外部环境,对外界和人际关系失去兴趣,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自认病情严重,希望治好,要求治疗。总起来说是:没有乐趣,没有希望,没有办法,没有精力,没有意义,没有用处。由此引起躯体症状,如,疲劳,头痛,耳鸣,心悸,胸闷,腹胀,便秘,失眠,多梦,食欲减退,注意力分散,记忆力衰退等,这些躯体症状可随情绪状态的改善而减轻或消失。

在自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分两种情况:

一是区分抑郁性神经症与一般性的抑郁状态。人们平常都可能产生情绪的抑郁状态,这种一般性的抑郁状态情境性很强,通常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好转或消失;抑郁性神经症的抑郁症状在情境改善后仍不能自拔。

二是区分抑郁性神经症与抑郁症。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不仅普通群众常把二者混淆,就是有些读物上也把二者当成一码事。其实,尽管两者都有情绪抑郁的临床表现,但是,抑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范畴,是精神病,有躁狂或抑郁的发作史,有明显的精神运动阻滞,有自罪观念,有妄想和幻觉,自知力严重缺失;抑郁性神经症属于神经症的范畴,不是精神病,而是神经症,没有妄想和幻觉,有自知力,能与现实保持正常关系。再有,抑郁症既然是精神病,就有个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的问题;而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对自己的症状有清晰的自我意识,主动求医。总之,抑郁性神经症既不能等同于抑郁症,也不能简称为抑郁症。

自我探源

抑郁性神经症的病因大致有三:一是社会心理因素。生活中遭遇重大挫折,如突然失去亲人,家庭关系破裂,人际关系紧张,生活矛盾增多,工作困难增大,社会出现急剧变化等,作为紧张事件都可能带来精神创伤,得不到及时的调节就可能导致心理失衡从而患抑郁性神经症;二是个人心理因素。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在人格上有情绪低落,寡言少语,依赖性强,悲观绝望等特征,同样的生活现实,他们就比别人难于承受因而也就容易患病。三是躯体因素。如意外伤害,躯体疾病,身体疲惫等,患者担心、紧张、苦闷、沮丧,不能及时排遣,也会致病。

在上述病因中你究竟哪里出了问题,需要毫不隐瞒地做出明确地分析。因为查明病因,是抑郁性神经症自我治疗的必要前提。

自我治疗

抑郁性神经症可以自我治疗吗?答案是肯定的。自我治疗的心理疗法是:

——认知疗法。从改善心理状态开始,对于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患者需要通过自己的诱导启发,进行深刻的反思,排除心中的非理性观念。不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抑郁性神经症,都有非理性观念在作怪。比如,“工作失败是我的无能,我的无能让我没有希望,没有希望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这是许多年轻人常有的非理性观念。只要破除了这一非理性观念,抑郁情绪很快会跑掉了。至于怎样攻破这一非理性观念就不需这里多话了。

——暗示疗法。积极的心理暗示会使人的灰色心境亮起来。比如可以用这样的暗示语:“我现在处在一个很安静的地方,心情十分平静舒适。我以前所以情绪抑郁,全是自己主观臆想造成的。不要认为自己有一两次失败,就是无用的人,就是比人家差的人,就是抬不起头的人。我知道了挫折困难并不可怕,我有毅力战胜困难和挫折。我开始学会凡事都要往积极方面想,我的心情不再压抑和抑郁了,我的心情愉快起来了,我的症状正在消失。我喜欢和朋友交往了,我的朋友多起来了。我心中的天空宽阔起来了。”这个方法与上一个相辅相成,前者是从意识层着手,后者是从潜意识层着手。

——倾诉疗法。把心中的忧愁、烦恼、痛苦、悲哀等等,向你的亲朋好友倾诉出来,该哭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别怕丢面子。大雨过后有晴空,心中的抑郁情绪会一扫而光。

——日记疗法。美国心理学家曾用让患者写日记的方法对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进行治疗,发现患者在坚持写了一段日记后,都使心理状态有所改善,生活多了几分乐观。日记可以有两种写法:一是主观性的。有消极情绪时,在日记中自我倾诉,然后对消极观念进行剖析,辨明其中的谬误。这可以算第一种疗法的一个具体方式。二是客观性的。不写自己的内心感受,不提“我”字,尽可能地记录外界的现实生活。这样逐渐会看到生活中的阳光,心中也就会洒进阳光。

——快乐疗法。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应该学会寻找快乐。生活中不是没有快乐,需要的是我们会寻找快乐。培养一种兴趣爱好是一种快乐,看一次喜剧小品是一种快乐,踢一次球是一种快乐,唱一首歌是一种快乐,说一个笑话是一种快乐,来一次聚会是一种快乐……

——交友疗法。搞好人际关系,增进人际交往,是保持精神振作、情绪开朗的一剂良药。在良好的人际交往中,可以化解挫折带来的精神创伤,进行心理保护,维护心理健康;同时,以真诚的态度来帮助和关心别人,自己还会获得欢乐。这便是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目标疗法。一些朋友所以感到工作生活受到挫折,往往是因为自我目标定的不切实际。目标难以实现,就感到自卑失望,抑郁不振。所以,应该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不要太高太严,让自己有一颗平常心。目标调低了,就容易获得成功,心里就容易多了一些欢乐。

伤在腰部,脑子怎么出了毛病

“请您快来!梅静从车上摔下来了,说是把腰摔了一下,却把脑子摔出了毛病,啥都不知道,谁也不认识了!”消息突然传来,是那样地让人担心而又困惑。

梅静在厂子装车时从车上摔了下来,摔得不重,回家来还能走动呢。可是不久,刚才还能够走动说话的梅静,忽然大叫一声“哎呦”坐到床上起不来了。随后,梅静竟然不能正常回答家人的问话,而且,几乎是同时,她不认识面前的每一个她那么熟悉的人了:丈夫,她不认识,孩子,她不认识,家人亲友,她更不认识了。她什么都不知道了!梅静只知道闹腰疼,稍一疼痛就大声地哭叫。就这样,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平时说话很有分寸的人,此时已经没了遮拦,乱了思路,哭闹的时候对谁都敢痛快淋漓地大声斥责,说笑的时候又对谁都重复着同样的一句话:“你挺好的,你也挺好的……”梅静神经错乱了!大家意识到这一点时,立马都慌了手脚,乱了方寸:好好的,怎么就摔成这样?这可怎么办?于是,有人用硬币占卜,有人大声地想把梅静唤醒,有人嘤嘤地哭,有人则想到了我。梅静见到我的时候,眼神定定地,表情笑笑地:“你也挺好的,你也挺好的!”这眼神,这表情让人难言的心痛。从那似乎混乱的话语中,我听出的不是强者对别人的赞赏,而是一种弱者对别人的羡慕。是摔伤让她感到自己如此不幸吗?我心中疑惑。

赶紧送医院。这是大家共同的选择。

已经很晚了,大家都很急,又不敢让车开快了。因为梅静还是一面说些颠三倒四的话,对车里的每一个人重复那句“你挺好的”,一面闹腰疼的厉害。在路上,我断断续续知道了事情的一些由来。

梅静30多岁,在服装厂一个班组里当组长,是一个要强的女人。这天下午临下班,一辆汽车停在服装厂的院子里,一帮女工忙着装车。裁剪剩下的下脚料准备运走。装车到一半的时候,一阵雷声传来,不好,要下雨了。车上已经有了两个女孩子,梅静又爬到了车上:“来,大家快点!”忙碌的身影,紧张的场面,协作的氛围,也是一道好风景。也许是这道风景感动了上天,不忍心让暴雨来煞风景,雷声过后,雨却跑到了别的地方去了。眼看任务完成,车上的人准备下车。就在这一瞬间,梅静滑倒,溜下车来。大家忙扶起梅静,还好,梅静还能够自己走动。车已经装好,大家就把梅静送到了不远的家里。随后,梅静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照如上情况看,梅静似乎不是摔得很重。可她为什么如此意识丧失,记忆丧失?是脑子摔坏了吗?我心中还是疑惑。

在医院里,梅静根本不知道配合医生。听家人对医生解释说“您别生气,她好像脑子出了毛病。”梅静便大声嚷:“我没病!我脑子没病!”

梅静脑子到底有没有病?我不安的心急切地等待着医生的诊断结果。

医院的服务很是到位。虽然已经快深夜了,个个部门都很有效率。很快结果出来了:腰部脊椎一个横凸骨折,脑子正常!医生解释说,骨折不重,很快就会好的。至于脑子的混乱,可能是惊吓造成的一过性的意识丧失。

谢天谢地!脑子没病。医生的诊断与我不谋而合:一过性意识丧失。但,我推测不单是从车上滑下来造成的惊吓,因为我已经知道梅静不是胆小懦弱的女人。据心理咨询的经验,我可以断定,梅静表面刚强的背后,内心一定有很大的压力,或者说是生活的困境。

后来了解到的情况证实了我的推测。

梅静家里本来就丈夫一个人上班,婆母身体不好,长年不断药,两个孩子上学。家里本来没有多少积蓄。好强的梅静自己在家里做些手工活贴补家用。半年前,丈夫下岗后一蹶不振,一直没有找到像样的工作,就闷在家里。很快家里几乎一贫如洗。好强的梅静自己闯出了家门,刚刚找到了这份服装厂的工作。几个月前,儿子又出了车祸,好容易才治好,虽没成落下残疾,孩子却跟不上课了,闹着要退学……

梅静的病根找到了——压力,太重的心理压力!

也许梅静早就感到了这一点,她只是坚持着,坚持着。而此刻她自己又遇到了这件事。刚受伤那会儿惊魂未定,没有感到伤痛多重。稍事平静,骨折的疼痛袭来了。此刻,梅静不知道自己哪里摔坏了,她把自己的伤势过分想重了,把自己的不幸过分夸大了,她忽然感到自己要坏,大灾将临!我怎么这么不幸,谁都比自己幸运——这便是她下意识地对谁都说“你也挺好”的心理背景。灾难性的体验让梅静的心灵承受不住了!有什么好办法可以逃避灾难?一时间在意识中是找不到出路了,只好让潜意识来处理了。潜意识很会帮助人,难道还有比什么都不知道都忘记了更好逃避灾难吗?于是,便让意识出现了一过性丧失。这都是一瞬间在潜意识里运用心理防卫机制的表现。

梅静的心理防卫至少涉及到两种机制。

一是“否定作用”。这是一种将已发生的令人不快或痛苦的事情完全否定,以减轻心理上的痛苦的心理防卫机制。它能使个体从难以忍受的处境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焦虑中逃避出来,以获得心灵暂时的安宁。它和人自己能意识到的自我否定现象不同,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我们知道沙漠里的鸵鸟,据说当被敌人追赶而难以逃脱时,它的对策就是把头埋进沙里。因为既然难以面对眼前危险,怎么办?把头埋进沙中岂不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于是,暂时逃避了痛苦。因此,这种心理防卫机制也可以叫做“鸵鸟策略”。所谓“眼不见为净”“眼不见心不烦”就是这个道理。为了心里“净”,为了心里“不烦”,最省事的办法是“眼不见”。可是,人能像鸵鸟那样把头埋进沙中吗?人能对眼前的现实视而不见吗?既然不能“眼不见”,只好“心不见”了——关闭意识之门,不是比“眼不见”更好吗?于是,梅静出现了症状——意识暂时丧失了。

二是“退行作用”。这是指在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借退回到幼稚行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获得安慰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例如一个四五岁孩童,本来已经学会了自行控制大小便。后来突然开始尿裤子、尿床。为此,母亲很是困惑。原来家中新近添了一个婴儿,母亲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小弟弟身上,整天“端屎端尿”,而无暇顾及“能自己照顾自己”的“乖哥哥”了。小哥哥发觉不能像从前一样获得父母亲的照顾,就退回到尿裤子等幼稚的行为上来了。本来,人长大后应付现实的方式会变得逐渐成熟。可有时在遇到挫折时,也会放弃已经达到的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恢复使用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或满足自己的欲望。退行行为其实是一种幼稚化的行为。因此这种心理防卫机制也可以叫做“幼儿策略”。人难免出现想重回到幼稚时期的表现以重温旧梦获得满足的时候。例如,当妈妈的也会孩子似的失声大叫“哎呦,妈呀!”,当爸爸的也会孩子似的哭成“泪人”。但是,你能张口就孩子似的叫“妈呀”?你能随便就孩子似的就当“泪人”?又何况困境太大了,不是大叫一声大哭一场可以天下太平的。因此,彻底退回到童年,彻底变成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才最好逃避困境。此刻,不是一个“合情合理”的机会吗?于是,梅静出现了症状——意识暂时丧失了。

心理防卫机制的运用给梅静带来了两个好处:一是逃避了现实,忘记了痛苦;二是得到了呵护,满足了需要。当然,上述的这一切都是在潜意识中来完成的。

从梅静的经历中,我知道她是一个心理素质较强的女性,只是持续的压力让她高估了面临的危险和困境。我让梅静的家人放心,她很快就会清醒的。

果然,梅静的意识开始渐渐地觉醒了,她认出了围在她病床边的每一个人,也知道了我。

人的心灵很坚强,有时候也很脆弱。所以,人的心灵也需要休整。心理防卫机制的使用对梅静是无可非议的,是正常而必要的。但是,心理防卫机制只能暂时地维护心理平衡,不能替代对问题的现实的解决,所以只能偶尔为之。我们更需要的还是学会面对现实。

现在,继续给梅静一份安宁是最好的治疗。在梅静的意识彻底清醒后,再逐渐地减少关照和呵护。这样有利于她更快地恢复。我知道梅静的心灵经过休整,维护了心理平衡,很快就会恢复心理健康面对现实的。梅静的家人接受了我的建议。

在几天后的随访中,梅静的意识早已彻底恢复,腰部的伤也不再那么疼痛。在谈笑中,我把如上的意思直接说给她。她表示了深深地领悟。而后,我们就生活和人生做了很多交流。我说,人总是容易看到别人比自己幸运的一面,其实,不如意事常八九,谁都有自己生活的另一面。只要换个角度,就会看到生活的希望:比如,过了这段日子丈夫会去找一份事做,孩子就要长大,伤情会很快好转——就说这次摔伤吧,当时挺吓人的,居然几天就好了,说不定会有人羡慕你:你看,梅静挺幸运,梅静命运也挺好的……最后我有意模仿她的话说。她笑了……这笑让我心中释然。

我想,如果梅静能看到这篇文字,她会笑得更好。因为生活的强者,一旦学会笑对自己的过去,学会善待自己的生活,就会给自己的心创造更多的幸福。

目光,让年轻小伙子想自杀

怪病出在目光上

灯下,又一封读者来信展在我的面前——

我是个20多岁的男青年,有个非常痛苦的毛病向您求治。这个毛病出在目光上。起初,是不敢看别人的目光。一次,在课堂上我偶一抬头,正好与老师不经意的一瞥相对,我脑子“嗡”的一响,内心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羞愧恐惧,彷佛灵魂出了壳,六神无主,不敢再看老师,只是呆呆地盯着黑板。只想早点逃出这种尴尬的境地。好不容易下课了,我才发觉自己一身冷汗,两脚打颤。我非常害怕同学老师发觉我的狼狈相,怕他们看穿我的思想。后来,上这门课对我简直像在法庭上受审一样,再后来,对别的老师的目光也怕。最后,发展到怕同学、生人、熟人,甚至所有人的目光。现在,我以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可这个毛病一直困扰着我,见到领导和异性时更为严重。

痛苦中我想,为什么要怕?与其回避,不如面对。于是,我强迫自己去迎接别人的目光,越是怕越是盯着别人看。可是一盯住别人,目光就收不回来,别人不得不逃避我的目光,看我像怪物似的。于是,我又强压住与人对视的欲望,开始斜视别人。但这样好像也被人讨厌,我就被迫又低眉顺眼。结果,弄得与人说话时不知目光落到何处,痛苦万分。

更让人痛苦的是,生活中时时处处仿佛被人窥视,别人的目光仿佛看透了我的灵魂,看透了我心中的窘迫和难堪,让我魂不守舍,让我无地自容……有时我真想自杀……

读罢来信,我的心沉沉的:这位年轻的朋友陷于恐怖症的困扰之中。

恐怖症,又叫恐怖性神经症,它是指对某些特殊情境或事物所产生的强烈恐怖或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并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种神经症,多发生于青少年或成人早期。与通常的恐惧心理不同,恐怖症患者的恐惧是不切实际、不必要和不合理的,也就是说,有关的情境或事物对人不构成现实的伤害或危险。恐怖症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社交恐怖症、空间恐怖症、动物恐怖症和疾病恐怖症四大类,此外还有利器恐怖症、黑暗恐怖症等。每一类又可具体分为几种,如社交恐怖症可分为赤面恐怖症、见人恐怖症、异性恐怖症和对视恐怖症等。

这个青年的主诉症状表明,他患有较典型的对视恐怖症或叫视线恐怖症,属于社交恐怖症的一种,主要症状是不敢与人对视,惧怕别人的目光,担心别人会看出自己内心的秘密,为此而痛苦不堪。这种神经症的病因有:先天因素,如国外调查发现恐怖症患者的家庭中患恐怖症的比例较高;后天因素,如父母患恐怖症时,孩子由于模仿也较容易发生恐怖症;人格因素,如恐怖症患者多有胆小、多疑、自卑、害羞、内向、依赖等人格特征;精神因素,如某些精神创伤会诱发本病。那么,这个青年的病因是什么呢?我当晚给他回信,一是告诉他坚定信心必能告别痛苦,二是请他讲讲自己的故事。在他的第二封信中发现,上述四方面原因中除先天因素不得而知外,其它三方面病因都存在:先是早年父母过于严厉而留下了一幕幕惊恐痛苦的记忆,潜移默化中形成胆小自卑、敏感猜疑的人格特征,长大后高考两度失利又成创伤,后受人传染而发病。

第一步治疗:重建自信

面对他信中的“我该怎么办”,我决定先采取第一个步骤的治疗:帮他重建自信。于是,我在给他的第二封信中写道——

从你的两次来信中,我感到你是个挺不错的小伙子。你聪明,善良,进取,而且头脑清晰,思想及文化素养较高。更重要的是你能恰当地表情达意,思路有条不紊,这都是与人交往的有利条件。如果能有较多的了解,我想还会找到你身上更多的闪光点……

自卑是你怕看人目光的心理根源。致于你想强迫自己盯住别人的目光,也不过是一种自卑的心理防御行为,而且有时也许只是一种防御意念,是一种臆想,这以后再谈。人需要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这就是自信。建立自信是你告别痛苦的关键。

哲人说:自胜者强。相信你能找回自信,走向自强……

显然,我的信给他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他开始了自强之路。

在后来的两次通信中,我们就如何寻找自信的具体办法作了交流。其中他感到最有效的是记“成功”日记。这个办法就是每天都仔细回顾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把成功和满意之处一一记录下来,不放过哪怕一个小小的闪光点,比如一个满意的眼神,一次得体的谈话……记录时用描写性的语言,包括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等都记述下来,描述的越具体越好。

在他又一次来信中告诉我:“您的分析和方法真管用,我正在找回自信的我……”

我心中有了几分释然和欣慰:他的病已经治好了一半。

第二步治疗:消除猜疑

于是,我决定帮他进行第二步骤的治疗——打消他的猜疑。在又一次信中我着意写道——

关于你信中说的“被人窥视”、“被人看穿思想”的感觉,都有很大的猜疑成分。假使别人知道了你的“毛病”,也不会整天只留意你,盯着你。因为人大多有很强的“自我中心”倾向,更在意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你有点“自作多情”了……你说的盯视或斜视别人,也有很大的意想成分。就是说,它也是一种强迫观念:“我不要躲,要盯住他看,即使不敢直视,可也在斜视他,反正没有逃避……”其实,你并没有这样去看人。不信,你可以用恰当的方式在周围的人们当中做做调查。

不久,他终于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他承认自己以前是过敏和多疑。他说,一次他跟一个邻居大爷调查,是不是能看出他心里想什么,是不是发现他过去有盯视或斜视别人的毛病。邻居大爷说:我看你这小子现在才有毛病,好好的年轻人,想点什么不好?他告诉我说,他再也不“自作多情”了。电话里他的笑声有了几分轻松。

我也欣慰地笑了。对视恐怖症的自我调节,最关键的就是认知领悟,建立自信,消除猜疑。至此,通过两步认知治疗,他的病情的确有了可喜的根本性的好转。

第三步治疗:行为调节

随后,我们的咨询进入第三步:帮他进行自我行为调节。我先给他介绍了系统脱敏疗法,以便他进行自我调节。

针对他的具体情况,我信中写道——

就对视恐怖症的自我治疗来说,具体操作方法为:首先把引起恐怖的目光分成等级,按程度由弱到强排队,如:家人的目光→好友的目光→熟人的目光→生人的目光→领导的目光→异性的目光。然后从引起恐怖强度最弱的第一等级的目光开始,反复地主动接触恐怖对象,每次接触恐怖对象后立即进行肌肉的自我放松,直到恐惧反应消除。再主动接触第二等级的目光,依次类推,每个等级用1……2周的时间。这样循序渐进,最终达到消除对人目光的恐惧反应。你应注意的是这一方法越是及早运用越好,就是说对引起恐怖的目光不能回避,而应及早地主动去接触,越及时越好。还有,这个方法你也可以在没有实际接触恐怖目光而在想象恐怖目光出现时进行。

此外,我给他提供的自我调节的建议还有:①用建设性的发泄法进行调节。这种方法就是通过一定的情境训练,增强自己应对恐怖和危险情境的适应能力,如看惊险恐怖电影、小说等。训练时先在理论上适应恐怖和危险情境,以宣泄一部分恐怖情绪,并学习他人的一些有益的经验。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排除部分恐怖情绪,一般可作为先导疗法在系统脱敏疗法之前运用。②用心理分析法进行调节。这种方法主要是自己找出早年引起精神创伤的生活事件,使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上升到意识层次加以“领悟”,以“成人的态度”重新认识,比如他对两次高考失利就需要重新认识。一般有所领悟后恐怖症状就会减轻或消除。③用接纳自我法进行调节。在自我训练中经常提醒自己:不要过分要求自己,不要过于自我约束,不要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学会坦然接收自己身上的不足,钟爱自我,接纳自我。④在自我调节中可以适当运用药物,一些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对恐怖症有一定疗效,可用于辅助治疗,但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我告诉他,在前面的认知调节的基础上,再辅以这些行为调节,只要把每一步都做到位,你就会告别这目光的困扰。

过了挺长的一段日子,他在一次来信中终于传来佳音:他已经开始找回了坚定自信的目光。我非常欣慰地遥祝他开始拥抱新的人生。

扮演“病人”的女士

“您是马老师吗?我有病,看过不少心理学方面的书,是强迫症,病的很厉害。请您帮帮我,太痛苦了。”

一个周六晚上,已经快10点了,我刚刚放下话筒,准备结束当天的心理咨询服务,可一位女士又立刻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我只能继续振作精神。不少求询的朋友常常这样,一开口就给自己的心理问题定性,说自己得了什么什么病。可是心理咨询师不能就此作出诊断。所以我请她讲讲自己到底遇到了怎样的麻烦。

我今年50来岁,在宾馆工作。我发病是从去年开始的。我家住浙江的一个县城,去年去杭州看望生病的母亲,精神上受了点刺激。回来的时候又和别人走散了,在车站的地下通道走错了方向,又回到了杭州。自己又下吓了一跳。后来回到家的第一天晚上,我和丈夫做爱的时候,不知怎么下身又出血了。本来不是来月经的时候呀!这下我可吓坏了!心里非常害怕,怕自己得了什么麻烦的病,怕有什么麻烦的事。唉呀,怕死了!因为怕,就不敢去医院检查。不敢去医院,可心里还想知道怎么回事。于是,就在外面的书摊上随便找到了一本很迷信的小书,上面迷信的说法更让我发愁害怕……就这样整整拖了40多天,提心吊胆,心神不宁的。最后,还是丈夫和我一起去医院检查。结果就是生了一块息肉,小小的手术就好了。可是,从此就成了我的心病,心里烦乱,心慌急躁,心情抑郁,吃不下,睡不着,失眠的滋味更痛苦……

先是在本地医院看,医生开了一些安神镇静的药物,不管用。又去地区医院看了精神科,他们说是焦虑症。我说看书上像是强迫症,其实我不懂。他们就开了一些治疗强迫症的药。回来吃了药难受的不行,受不啊!

我丈夫在本地做行政领导工作,孩子们都上班了,工作也不错。他们都说在家里养病吧。就这样我不去上班了,在家里养病。直到现在我几乎总是跑医院了,本地,外地,还去过北京。药也吃了不少。可是病还是没有治好。特别是那次一个专家门诊的大夫说了一句“好可惜呀!这个年龄得了这个病……”为了这句话,我非常苦恼,脑子里总是想着他这句话,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病没有希望了……

说到这儿,女士痛苦地问:“难道这病就没有办法了?”

时常有一些求询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去看了医生,医生不作任何交流就开药,结果越吃药越难受,还有些相关人员对求询者随便说这样那样不符合心理咨询工作要求的话。求询者跟我诉苦说,从心理门诊或精神科回来心病不但没趣,还会添点心病。这说明我们的心理咨询心理医疗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还参差不齐。这位女士的故事又一次看出这样的问题。这不能不说是她的心病没有很好地解决的原因之一。

现在究竟怎样看这位女士的心病?可以肯定地说,她不是强迫症,也不是焦虑症,她根本就不是什么神经症,充其量就是有些抑郁状态或焦虑状态,就是说她根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毛病。如果说有病,真是名副其实的“心”病了——是自己心里想出来的病。女士50左右岁的年龄,正处于更年期。女性更年期的表现比较明显,会出现一些身心方面的异常反应。这位女士主诉的心里烦乱,心慌急躁,心情抑郁,头晕失眠等便是这方面的反应。这原本不是什么特别的毛病。这些本来都是正常的,有些人较为平静地就度过了这一特殊的年龄段,有人则由此会陷入深深地心理低谷,总认为自己得了难以治愈的毛病。这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人格特征有关。这位女士的母亲生病,自己走错路,特别是夫妻性生活的出血,都是精神因素,是诱因,使自己注意到了更年期的身心变化,并有了较深的体验。而她的疑病观念,使她把把自己推向扮演病人的角色。一旦把自己当成病人,往往好像心病真的缠身了。而她由此不再上班,跑医院,吃药,这样的行为模式又强化了自己的病人角色。恶性循环使“心病”好像越来越重了。

即使是神经症症状,也是自己给自己整出来的毛病。按森田的看法,神经症症状纯属主观问题,而非客观产物。它是由患者的疑病素质所引发的精神活动过程中的精神交互作用所致。换句话说,疑病素质是神经衰弱、强迫观念、焦虑发作、各种恐怖症等神经症发病的基础。具有疑病素质的人常把一般人在某些场合可能产生的感觉,如过度用脑时的头昏,紧张时的心慌等,误认为是“病”而紧张恐惧。注意力越集中在这些“症状”上,感觉越敏锐,“症状”也就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森田称之为精神交互作用。在其影响下,患者陷入内心冲突状态,形成神经衰弱和发作神经症。

当我们交流了这个意思后,女士有所领悟:“我这是自己给自己找病了?”

“很高兴您能有这样的领悟。”

“那我该怎么办呢?”

事情常常这样,弄清了缘由,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我给女士的建议是:第一,别再扮演病人的角色。接受自己的心理状态,把它看成是自然而正常的,自己对自己说,我不是病人,这些体验都很正常。第二,别再依赖药物。心理状态的调节以及一些神经症的治疗,在必要的情况下不是完全不能用药。但那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措施。心病还需心药医。事实一再证明,随便用药往往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加重了心病。第三,赶快走出家门去真正地干一份工作。整天一个人在家中,这本身就是不利于调节心态的生活环境,即使是一点问题没有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也会呆出病来。

“您说的太好了,我已经感到在家里很难受了,正准备要去做点事情。”

“好,行动起来,这样能更好更快地摆脱病人的角色,能让自己的心病不治自愈,能让自己的生活再次充满生机和美丽。成熟的女士,其实本来就该生活在美丽之中啊!”

话筒里传来女士的轻松开心的笑声:“谢谢马老师,我不再扮演病人,我要去重新寻找自己美丽的生活!”

多疑的女士,给自己编织痛苦

又到了周六晚上,7点刚过,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就传来一位女士的声音:“我以前向您做过咨询,这次是想请您帮个另外的忙。”

“说说看,我能不能帮上手。”我们开始了对话。

女士说,在一家报上经常看到我的专栏文章,一定和这家报纸的编辑张老师很熟。她说她和这位编辑张老师有点误会,问我知道不?说请我有机会一定帮忙向张老师解释解释,消除误会……

我实在摸不着头脑,只好打断她的话问道:“你和张老师有过什么误会,具体讲讲好吗?”

女士告诉我说:“我是个独身女人。还是好几年前,张老师写过一篇文章《女人你是什么》,我看里面说到了我的事。我不同意文章的说法,就给张老师写过一封信。我感觉张老师这些年总是有点嫉恨我,总是和我过不去。”

“你怎么知道张老师和你过不去,有什么根据吗?”我实在很糊涂。

她说:“我那封信里有些话说得过火,说得不妥当。可是,我没有什么恶意,只是说话不当。张老师怎么总是和我过不去?而且,还把我的事情,我们家的事情向外传播,弄得电台、电视台都知道了我们家的事情。”

这下事儿可闹大了!竟有这样严重?

“你根据什么知道电台、电视台都知道了你们家的事?”我问。

“电视里播放的电视剧,里面的内容我越看越是我们家的事,里面的人物也和我家的人名差不多。”她说,“我越看越觉得是在说我们家的事……我当时那封信里的话有些是说得过头,可是,我真的没有什么别的意思。怎么至今还和我过不去呢?就我和孩子生活,我很害怕……”

“你根据什么说电视剧里面的故事是你们家的事?”

“我只是看着有点像,就越看越像……您和张老师说说可以吗?和张老师解释解释,就说我当时写信真的没有什么恶意,就说……”

听到这里总算明白了她的心理障碍是什么。我问:“你一再说张老师对你有误会,和你过不去,究竟你有什么根据?我很想听听到底有什么根据。你刚才讲的所有内容我看都不能证明是张老师对你有误会。仔细想想你到底能说出什么根据吗?如果说不出可信的根据,那么,你就是自己……”

“是我自己多疑了?”她接过我的话说。

“好,你说的对。你终于认识到了这一点。”我说,“你的问题的关键的确是两个字——多疑。一来你自己找不出根据。二来我可以告诉你,我和张老师的确是很相互了解的朋友,张老师是一位心地非常善良的人,不可能和一位读者有什么过不去。再说,作为报纸编辑,每天都面对大量的读者来信和作者的来稿,实在没有那么多精力来过多关注那么多读者的每一封普通来信。由此说,你的确是多疑了。多疑心理是完全由主观猜测而产生的虚幻的心态,其特点就是在无中生有中自圆其说,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说的和真的一样,使自己在其中越陷越深。由于多疑,你惯性地把一些根本与自己没有事实联系的事,总是‘对号入座’。于是,你就为自己的‘对号入座’找出了一些所谓的‘理由’。一旦找到了所谓的理由,就更以为自己的猜疑是真的。于是,自己把自己推进了一个由猜疑编织的痛苦的深渊。”

女士表示有所领悟:“没那么回事就好了,我就不害怕了。谢谢您。”

后来的一个方便的时候,我和报社的张老师提起这件事,张老师果真一片惘然,根本就记不起有过这么一封读者来信了。事实进一步证明那位女士的故事实属多疑心理编织而成。

那位女士为什么凭空生出这么一个多疑的故事?虽然她没有更多地谈到自己的生活经历,据心理学的研究也可以判断与她的经历和性格有关。她的离异的生活可能给她带来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这样的心态,容易使人缺乏自信。而自信不足往往诱发多疑心理。就是说,对别人的多疑,其实是对自己没有信心。

所以,多疑的女性应从改变自己的生活和性格入手,包括正确处理自己的家庭、婚姻、工作,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努力培养自信心,相信自己对生活的选择。当然,增进人际交往,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对于培养自信心也是必不可少的。

别人拿怪异的眼神看我

“我有一块很重很重的心病——见人不敢说话,这毛病让我活得很压抑,很痛苦。可是我不知道谁能救我,我没有诉说的对象,今天终于找到了您……”一个20多岁的女孩走进心理咨询室,伴随着一阵阵长吁短叹,满腹愁苦地开始了她的诉说,我从小学到初中生活的都很快乐。我爸爸是个工人,特别不爱说,不爱交往,没有朋友,家里全是妈妈。妈妈对我们要求很严,总是教育我们要努力,要做好,要不别人就不喜欢你,就瞧不起你。所以,我们都对自己要求很严,而且和爸爸一样不爱交往。升入初中的时候我转到了农场的一所小学。那里的同学觉得我是城里来的女孩,我的学习又很好,同学们就都围着我转,老师也对我很好,特别赏识我。不知不觉中我感觉成了大家的中心,众星捧月一般。我每天生活的挺开心,那是我记忆中的快乐时光。

很快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了,临毕业的半年前因为户口问题我又要回到城里的学校来读书。我还是以在农场学校的心情,等着大家对我众星捧月,把我当成大家的中心。可是我错了。城里的孩子不像农场的孩子那么热情,这里的学生学习好的也多,一下子让我找不到感觉了。再有,我的身体有一种怪味,就是腋臭,现在治好了,其实当时也不重。但是我总感觉别人肯定很快闻到怪味。因此,我感觉同学们都疏远我,肯定拿怪异的眼神看我,把我当成怪物。我就独来独往,就形成了一个毛病,见人不敢说话,我感觉大家肯定看我像个怪物似的。

“此后我就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痛苦中。现在与人交往,除非别人先和我敞开心扉,不然我根本不能主动和别人交流,我没有那个能力,我也不敢。我总是感觉别人以一种怪异的眼神在看我,一定拿我当成一个怪物。这样让我失去了很多很多。现在,我只能做自己并不满意的服装裁剪检验工作。我对什么都没有信心,工作起来即使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可是却怕别人注意我,所以只要做得正常做得一般就过去了,不敢做得最好。我一直不敢交男友,一想到和异性交往,自己就想,他们肯定很讨厌我,一定会拿那种怪异的眼神看我。我很难受,我总想克服,可却越来越重了。我真的很难受,很自卑,我还有救吗……”

女孩抽泣得说不下去了。她稍事平静后我坚信不移地说:“肯定有救!”

女孩感到有了希望,很快平静下来。我分析说:“因为你这是自己吓唬自己,你的痛苦都是自己亲手编织的。你说的别人拿怪异的眼光看你,拿你当怪物,都是你的自作多情,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投射作用。所谓投射作用就是凭主想法推及外界事实,把自己心理上的一些东西投射到了别人身上。你来到陌生的学校找不到众星捧月的感觉,加上身体的异味,就对自己不满意,讨厌自己。这种想法情不自禁地就投射到了别人身上,认定别人肯定不满意自己,不喜欢自己,讨厌自己,一定拿怪异的眼神看自己,一定看自己像个怪物。于是,你就不会脸上挂着自然的微笑和别人交往了,说不定脸上真的就很怪很怪。人际关系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际交往中有很强的互动性。互动的结果呢?大家也许真的感觉你有点怪,不敢或不愿和你交往了。这似乎给你提供了证据:大家拿怪异的眼神看我,大家拿我当怪物。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和照镜子的道理一样,镜子里的那个人对你皱起眉头,眼神怪异,一定是你自己先这样的。不信,你还可以做个实验:面对一个婴儿,他如果见你就哭,一定是你脸上没有微笑。”

“哦,是,是这样。”女孩有所领悟。

“那么,你为什么不满意自己呢?”我继续分析,“是你的人格特征所至。由于家庭教育等影响,让你形成明显的完美主义人格,自我期望太高,自尊心太重。你转回城里学校期望众星捧月,你对自己的腋臭的过度敏感表明这一点。你说工作做得一般,你说很自卑,从反面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自卑的背后是过度的自尊,感觉自己工作一般的背后是自我期望过高,感觉自己形象不好的背后就是完美主义。这样的人往往伴随着内向敏感的性格,对生活事件感受太强烈。于是形成了你现在的心病,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敢和人说话,不能自然交往了。”我顿了顿说,“谈到这里,马老师想你该知道怎么办了……”

“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了。”女孩的确悟性较高。

“对,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了,对自己来点平常心。”我肯定说,“其实想一想就不难明白,来到一个陌生的学校,即使你仍然优秀,也不可能大家立刻就对你众星捧月;面对工作,即使你有信心,也未必一切都是你做得最好;面对别人,即使你敢于说话,也未必属你最会交际……一旦对自己有了平常心,你就会满意自己,就会喜欢自己,脸上的微笑就抹也抹不去。如此,别人怎么会不喜欢你,怎么会不愿意和你交往?你会裁剪,而且负责质量检验,说不定有很多人羡慕你崇拜你呢!”

“您说的对!”女孩终于笑声传来,“还有别的办法来克服我的毛病吗?”

“对自己有一颗平常心最根本的办法。”我再次强调,“如果说还有别的办法,就是对你的所谓症状,千万不要刻意采取什么办法来克服,不刻意地去对抗它。好比一个跳动的皮球,让它静下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管它。人的心理活动常常也是这样,你越是刻意控制压抑,它就越来和你对抗,顽强表现自己。所以,第二个重要的办法就是,一切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女孩感到既新奇又欣喜地大声地重复着。

“对,带着你全部的所谓症状,该干什么干什么,心病就会不治而愈。不过关键的还是第一条,对自己要有平常心。”最后我说,“许多心理问题的解决难以5分钟见效,但你的心病很快就会消散。因为你是个有领悟能力和自救信念的女孩。”

女孩又轻松地笑了,原来她笑起来是那样地朗润。愿笑声永远伴随她的生活。

姑娘心病:没完没了的洗涤太痛苦

“您就是马老师?我有心理障碍,我快受不了!可找到您了,您救救我吧!”周六的晚上,一个女孩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声音低低地怯怯地紧张不安中带着几分哭声地开始了与我的通话。

“马老师愿意当你的好听众,说说看你遇到了什么麻烦,别急,慢慢说。”我努力使她的心情平静下来。

“我今年23岁,是一名幼儿教师。”她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前不久,清明节我带孩子们去扫墓,刚巧碰上送葬的队伍。孩子们去捡拾了扔撒的“纸钱”。当时我没怎么样。后来的一天,我忽然想:孩子们捡了“纸钱”,回来用手拿缸子去喝水,那缸子,那水,会不会把脏东西传染给我。我越想越怕,一个多月来我不敢和孩子们接触。我没完没了地洗手,洗脸,洗澡,洗衣,洗被子。我洗手洗脸都是冲洗,让水冲过就流走,怕溅到我身上又会传上脏东西。洗过的水溅到哪里就要再洗一遍。就这样,总是没完没了地洗,一天要换几套衣服,10天就洗了三次被子……我真的不想这样,可是这回怎么也克制不了自己,我痛苦极了。我觉得没有干净的地方,只有我的床是干净的地方了。我就想干脆不起床了,不离开自己的那张床了。这样生活太痛苦了,我感觉我要得精神病了。马老师,我该怎么办……

她的低低地怯怯地话音被哽咽抽泣淹没了,我也沉重地无言,电话里只有她低低地哭泣声……

等她逐渐平静下来,我尝试着说:“你现在心情好多了,是吗?你感到马老师可以做你的好听众吗?你的故事没有讲给别人听吗?”

“家里人都不理解我,瞧不起我,说我骂我,我更不敢和外面的人讲。您是第一个听我故事的人,真谢谢您,这么晚了还打搅您。您说我这是怎么回事?我会不会成为精神病?我该怎么办?您是好人,您一定救救我!”她声音还是那么低低地怯怯地。

根据她的症状可以确诊为强迫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是指以强迫症状为中心的一种神经症,简称强迫症。所谓强迫症状是指患者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能克制的观念、情绪、意向和行为的存在,似乎谁在强迫自己这样做。虽然患者认识到这些观念、意向或行为是毫无意义的,但又难以自我控制,从而导致严重的内心冲突并伴有强烈的焦虑和恐惧。这个女孩的强迫症状主要是强迫性洗涤行为,与之相伴随的是强烈的不洁恐惧、疾病恐惧以及对自己症状的恐惧。

我简要通俗地谈了上面的意思后,特别强调说:“你不会成为精神病,强迫症与精神病是两码事。”

强迫症不会突然降临。她的强迫症的病因在哪里呢?我请她回忆一下童年的生活和家庭的情况。

沉静了片刻后她说:在小学二年级时,一个同学得了肝炎。听说会传染,我怕传染,只要看到那个同学用过的东西,我就担心被传染,回家就反复地洗手。家人就说我骂我臭毛病。我就克制。慢慢地就好了。后来看到书上有描写疾病的内容,就怕落到自己的身上。有时想到一些疾病一类不好的念头,我也会想到会不会落到自己身上,就洗手洗脸洗澡,就想啊想的。我就克制自己,心里默念说:不会的,不会的。后来就自言自语说出来:不会的,不会的。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慢慢地消除了。

我上班要远远地路过一个火葬厂。不记得从哪一天开始的,我一经过那里,看到开着的窗子,也担心什么脏东西传到我身上。回家就洗澡洗衣。经过很大的努力,现在慢慢淡化了。

“再后来我用水洗脸时,一碰到水,就想那些脏东西随着水而落到自己的身上。我就努力克制:不会的,不会的……就是在这痛苦的煎熬中我渐渐地长大了,可我至今没有告别那种痛苦。”

她停了一会儿继续回忆说:“我的父母对我教育非常严格,特别是父亲更严厉。一次考试得了80多分,父亲不知道这80多分在班上已经是第二名了,非常不满意,把我骂哭了。我觉得一直是在父亲的支配下生活的。就是中考报志愿我本来想报高中,也是父亲一定让我报了幼师。以至我今天对自己的工作一点也不满意,很痛苦。还有,自己搞了一个男朋友,可家里不同意,说是家庭条件不好,工作不好。我们只好偷偷地谈。”

“你觉得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呢?”我问道。

“我感觉自己做事认真仔细,性格胆小谨慎,对什么事都放不开,做事之前总是喜欢把事情想的周全又周全。”

果然和我的推测差不多,从通话中已经让人感受到了这一点。

至此,她的强迫症的病因十分清楚了。父母过分的严格苛求是家庭教育因素,由此造成过分拘谨凡事放不开是个人性格因素,而童年时担心受到同学的肝炎传染是一个直接的诱因。此后,由于家人的责骂以及自己一味地克制,无形中从反面强化了症状和对症状的恐惧。虽然有时淡化了,只是潜伏下来。后来的择业特别是爱情受到家庭的干预而形成了一种深层的心理冲突。最近的不敢和孩子们接触,反复洗涤的强迫症状,便是这种深层的内心冲突的外在表现。但这是通过潜意识作用曲折的表现出来的。于是,主体直接体验到的只是对强迫症状的恐惧,而没有体验到择业和爱情上的挫折。

第一步需要引导她正视自己深层的内心冲突。在我作出分析后,她表示领悟。于是,就职业和恋爱问题我们进行了较多的交流。

淡化对强迫症状的恐惧是有利于减轻症状的。我建议说:从现在起你一反过去和症状对抗的克制策略,采取“由它去”的策略,不再跟自己斗争,不再和自己较劲,全当洗手洗衣的是别人,不去刻意进行控制,先给它一个充分的自由。因为心结的解开也需要先放松一把。

“我明白了您的意思。”她思索片刻说。

我继续建议:最重要的是重塑自己的性格,由“放不开”,变为“放得开”,就是说什么事别再苛求自己,放弃完美主义。性格的重塑是你从根本上告别痛苦的心理前提。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你从今天开始有意地重塑性格,你的痛苦也就从今天开始减轻。你有信心吗?

她想了想说:“有信心!”

我终于听到了她一句大声说出来的话——她心中的天空开始阴转晴。我趁势问道:“你听过小孩子哭闹时成人吓唬他们的话吗——你再哭闹,墙角里就会跑出一个大黑熊把你吃了!你说,这样的话能吓唬住成人吗?”

她笑了:“成人再怕这样的话不就是小孩子了?”

“为什么成人不怕呢?”

“因为这不符合成人的经验和逻辑,成人知道屋子的墙角不会跑出大黑熊。”

“说的好!”我有意地充分肯定说,“那么,你怕脏怕传染的恐惧心理和排除恐惧的强迫行为是成人的逻辑,还是小孩子的心理?”

她沉思片刻说:“这样说也是小孩子的心理了?”

“你开始的怕传染还是可以理解的。”我说,“但是,后来看到什么都怕传到你身上过度的恐惧的心理和用反复洗涤来消除恐惧的行为,都是幼年儿童心理的表现,是幼稚性的。你需要学习用成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恐惧心理和强迫行为。你的那些荒唐的念头和行为就会逐渐消失了。”

她表示要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努力消除幼稚性的心理和行为。

“好,你可以尝试一个作业。”我说,“在一个小本子上把每一页折成两拦,左面先把自己脑子里出现的荒唐念头比如不敢和幼儿接触的念头写在上面,然后你去找例证来试图证明荒唐念头的合理性。当你发现找不到例证后,你就会有新的想法产生,那么就在本子上右面一栏记下这些新的想法。如此,那些荒唐的念头就逐渐不攻自破了,你也就逐渐走出幼稚性心理的误区。”

听她重述了对这些方法要领的理解后,我说:“好,你的领悟能力的确很好。那么我们可以说再见了?”

可是,电话里却是沉默。

“怎么,不愿意说再见,是吗?”

她轻松而又欢快地笑了:“我只想听您说话……”

产生对心理咨询师的依恋感,这是心理咨询中常常遇到的情况。可是这不利于治疗。于是我说:“你说说看,要告别痛苦,最终靠我还是靠你?”

她沉思片刻:“靠我自己。”

“好,有你这样的领悟能力,再加上自信,肯定会早日告别痛苦,早日迎来心中的阳光。”

终于听到了她的有了几分自信的“谢谢您,再见!”

告别口吃,年轻小伙子挺直了腰

走进了心理咨询室的是一个年轻小伙儿。一见面,我就发觉他口吃,因为他还没出声,口唇眉眼就先出现不少多余的动作,而且缩肩弓背,不敢挺直年轻的身躯。在他艰难的叙述中,我知道他叫建成,今年刚好20岁,正要走进大学的校门,的确是趁着暑假为口吃前来求询的。

口吃,是一种多发生在男性身上的心病。说它是心病,是因为口吃极少发音器官的器质性原因,多是由于模仿、紧张、个性等心理原因逐渐强化而成的。一旦形成口吃,不仅会给人带来语言上的障碍,还会使人产生心理上的自卑感。口吃造成的自卑就是这样扭曲着一个年轻人的形象和心灵,往往给人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思绪至此,我尽力营造着轻松的氛围。“先请坐,我们一起来想办法,不用急。走进心理咨询室,你一定是把心理咨询师当成最可靠的朋友,是不是?一点也不用紧张,坐下来慢慢聊,好吗?”

建成脸上有了笑容,显得轻松多了,语言表达也开始有点流利了。

“你看,你现在讲话比刚才好多啦!”我及时肯定。

“刚……刚才,太紧张了……第一次……第一次到您这来……又不知道……心理咨询……怎么回事……现在,轻松多了。”他和我已经能较为正常地对话了。

“正是这样啊,”我接过话题,“面对权威或有求于人时,由于身心紧张,人往往容易口吃或口吃较重。而在平时谈笑或跟小孩儿说话时,由于身心较放松,就不容易口吃或口吃较轻。所以,在临场谈话前,应松弛一下四肢及面部的肌肉,意念下沉,做做深呼吸。一句话,努力使身心放松,这是能流利讲话的心理基础。你刚才已经有了切身体验,是不是觉得身心放松好得多?这就是克服口吃的第一个方法——临场放松法。你有意识地在生活中进行一下放松训练好不好?”

见他心情确实放松了,我让他随我说一些平常的交际用语,他重复我的每一句话,基本能够正常表达。说来说去,我们会意地笑了。

“好,心情放松了,就是好!”他脸上的愁容开始消散。

我们第一次咨询会话就到此结束了。临别,我给了他一个任务:“你留意观察一下,看你周围是不是也有不少口吃的人。过几天,我们再聊。”

几天后,建成找到我,一见面就说:“马老师,真是怪事,平时不留意,这几天留意观察了一下,发现口吃的人,还真不少呢!我爸爸说话着急的时候原来也口吃。”言语间没有丝毫的幸灾乐祸,只是对自己的发现感到惊奇。

“好!你看,刚才的讲话你一点也没口吃。”我有意识地渲染一种好气氛。

经我一提,他也明显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惊喜之余又生出疑惑,喃喃地说:“奇怪——”

“一点也不奇怪,”我说,“刚才你是急切想告诉我自己的‘重大发现’,没有意识到‘自我’,就是说,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越是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越是感到‘我在讲话’,越是在意他人的态度,就越容易口吃。相反,越是‘忘我’,就越不容易口吃。是不是这样?”

他笑着点了点头。

我接着说:“所以,你应该主动地创造一种‘忘我’的讲话情境,把‘我在讲话’‘我讲得如何’的意识尽量淡化以至消除。有时候,干脆学习扮演某一角色说话,先单独练习,再到陌生场合,以进入角色的状态与人对话。再逐渐‘迁移’到生活中来,你也就习惯了淡化‘自我’或忘记‘自我’的谈话方式了,这可以叫做淡忘自我法。”

“淡忘自我法,有道理。”他默念着,心怀几分欣喜。转而又对自己“口吃的人还真不少”的发现表示怀疑。

我分析说:“一点也不用怀疑,你的观察很正确。许多人都可能在一定情境下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发生口吃,青少年更是如此。因为青少年时期,正是自我意识最强的时期,特别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你观察的结果正反映了这一点。这正好给你一个启示:许多人都有过口吃,说明口吃不是什么大问题,不必顾虑重重。顾虑一消除,沉重的心理负担也就抛到了九霄云外,语言表达就会好得多。再退一步说,就是口吃较重的人,也该消除对后果的顾虑,这样想:比不能谈话的人不知要好多少倍呢!对后果的顾虑减轻了,心理障碍也就减少了,讲话自然也就流畅起来了。对了,这正是克服口吃的一个方法——消除顾虑法。”

至此,我已向他介绍了几种必要的心理疗法。我建议他先练习一段时间。因为,口吃基本是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解决了,口吃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只要增强自信,通过心理调节,口吃一般都能治好。

过了一段时间,建成来找我说:“马老师,您帮了我的大忙,好多了,好多了,不太口吃了。只是,有时候着急了,特别是开头,还口吃,这该怎么办?”

“听你刚才较从容的谈话,基本没有了口吃,该为你祝贺。”我高兴地说,“至于你现在的问题,我再介绍相互联系的三个语言训练的方法:一个是舒缓平稳法,一个是节奏发音法,一个是首字突破法。为什么口吃的人在唱歌、低吟、朗诵时几乎不发生口吃呢?就因为唱歌、低吟、朗诵时有节奏,而且节奏缓慢。所以,应练习用细、慢、轻、柔的语调谈话,努力避免急、快、猛、重的谈话。同时,还可以悄悄地打拍子。这种慢节奏的练习,特别要用在第一句特别是第一个字上,或用在一个节奏单位的第一个字上。因此,开始说话时,更应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慢,轻,再慢,再轻’。这样,气流轻缓,发音器官也就不容易出现阻碍。第一字及第一句的语调平缓了,就突破了第一关,会有利于整个讲话的效果。以上三个方法结合训练,也就解决了你刚才的难题。怎么样,试试看?”

建成很有兴致,于是我们用一节儿歌当场进行了实际的训练。训练方式如下:

村里/有条/大铁牛,不会/吃草/爱喝油。

尾巴/拖着/大梳子,梳得/田里/光溜溜。

村里/有条/大铁牛,太阳/落山/还在吼。

问它/耕地/累不累,光是/呼隆/不开口。

用上面的儿歌练习时,所谓舒缓平稳法,就是把每个字都用舒缓的语气以拖音的方式来发音;所谓节奏发音法,就是凡是有“/”的地方都停顿一下;所谓首字突破法,就是把带点的字都如同“耳语”似的,轻轻地说出来。

随着我们的练习,建成轻松地笑了起来,发音越来越流利。我建议他自己回去可以随便找一段诗歌来这样练习发音。

随后,我告诉他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试试下面一些辅助性的发音方法:

(1)深深吸气。如果发现自己要口吃时,就停下来有意识地深深地吸一口气,再说话。(2)动作配合。用一些与言词有关的动作来配合税活。比如别人问你考分是多少,这时你就可以一面缓慢地伸出两个指头比成“八”,一面说:“80分”。(3)含糊其辞。我们平常说活不是每个字都发得清清楚楚,很多字是含含糊糊地一带而过。如我们说“中国人”三个字时,仔细听听,只有“中”字还清楚,其他二字都很含糊。尤其是“国”字发音更是一带而过。有些口吃患者一遇上难发的字,总想发音清楚,就容易在这个字上卡住。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含糊其辞,一带而过。(4)换字迂回。遇上上难发音现象时,可以采取迂回战术。就是在前面加上一两个无意义的字,或换个同义词代替一下。暂时策略地迂回一下,不要不讲策略地硬拼,这样是有好处的。(5)面带微笑。保持一种微笑从容的风度,也能起积极作用。这样能调整一下心情,也有助于一些方法的运用。(6)动作矫正。通过矫正伴随动作来矫正口吃。比如,有颈部偏斜伴随动作的口吃患者,最初因为说话困难,想用足气力说出话来,因而促使颈部的偏斜,多次重复以后,养成习惯,后来说话稍微用力,颈部就要发生偏斜。针对这一现象患者在进行语言训练时,就应特别注意自己的颈部,不让它偏斜。经过多次的矫正训练,这种伴随动作就会和口吃的吃音,同时获得矫正。

最后,我强调说:“不要在这些辅助性方法上多费心思,关键的还是前面的三个心理调节方法和三个语言训练的方法,只要用到位了,就基本最终矫正了口吃。”

最后一次咨询会话,是建成就要入学前的一天。“您的方法真管用!真的感激您!”建成告诉我,现在已经基本能用舒缓流利的语言交流了,感觉自己像是变了一个人。

我目送建成挺直了腰阔步向前的身影,知道他对新生活充满了自信。

“窥阴癖”,让年轻学子掉进痛苦的深渊

“马老师,请您救救我,一种难以启齿的恶习让我掉进了痛苦的深渊……”周六晚,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刚刚开通,就传来一个小伙子怯怯地低低地的声音。我知道他一定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几经沟通后,小伙子终于艰难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我今年23岁,大学毕业又考取了研究生。我出生在农村,这里的人们晚上洗澡习惯在自家院子里,这里的厕所也不很封闭。于是,给我的恶习提供了条件。如果看见异性去了厕所或在院子里洗澡,我就控制不住要躲在一个能够看到的地方去偷看。有时候会看很长时间,但只是躲在一边偷看,不会采取什么别的行动。在看的过程中心里很紧张,担心别人发现,一面注意周围情况,一面盯住异性身体,看完后才有性冲动,躺在床上想着看到的情形进行手淫。这种偷看的情况都在晚上。有一次,我正在厕所偷看别人,被人发现了。人家找到我家里对我妈妈说了这种情况。这样,家里也很不放心,我也很苦恼,很想改掉它。还有,我感觉心情烦躁孤独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如果心情好的时候,就会好些。我很内向,从来没有谈过女朋友,但我内心还是希望和女孩子交往的,脑子里也有过性幻想。我喜欢过一个女孩子,只是怕影响学习,就一直没有明确谈过,但是我渴望和异性接触,愿意恋爱结婚的。

最早的一次偷看是偶然发生的,那是在我14岁的时候。那天,一个伙伴拿来了一本黄色书刊,还和我讲了有关性的内容。在此之前我对性的问题一无所知,这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内容。这样让我的脑子一整天就想这些东西。当晚,我第一次遗精了。当时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是后来知道叫遗精的。此后我对异性开始关注了。那天,正好我看到邻居的一个异性去厕所,我就好奇地去偷看了。这是第一次。后来就经常这样,故意去看,慢慢形成了这个坏毛病。

这些情况在学校里基本上没有。一来学习压力很大,二来也没有机会和条件。有时候有这样的欲望自己也控制住了,用理智告诉自己不能这样。在学校的时候主要靠手淫来缓解性压力。所以,我的毛病主要发生在放暑假在家里的时候。现在,我怕自己万一管不住自己了做出傻事。您说我这是不是堕落了?窥阴癖是不是这样?我怎样才能逃离痛苦的深渊?请您救救我。

“你肯定不是堕落,只是遇到了心理难题,不必过分自责自罪。你专门求询本身就表明你是一个能够自救的好青年。只要坚持自救,肯定会走出心理困扰的。”我对他进行了必要的心理支持,而后分析说:

窥阴癖又称“窥淫癖”或“目淫癖”,指暗中窥视异性裸体或性活动,以达到引起自身性兴奋的强烈欲望,常常伴有当场手淫或事后伴随回忆窥视景象的手淫,借此获得性的满足。作为一种性变态,主要表现在患者以窥阴得到最大的心理或性欲满足,而对正常的异性性生活却往往表现冷淡。此病几乎仅见于男性,常在15岁以前开始。患者成年后周期性出现强烈窥阴欲望,千方百计以图一逞,作为满足性欲的惯用方式。窥阴癖不仅限于窥视女性阴部,还包括窥视女性裸体及性交过程。前者又称窥体癖,后者则称窥淫癖。

具体说来窥阴癖的表现有:①窥视的手段很秘密,不易被人发现。如偷偷在墙上挖一个小洞,从门缝里看;利用镜子的反光;也有个别胆大的,装扮成女人混进女浴室或女厕所。②患者的窥阴动机主要是追求冒险和刺激。因此,他们对自己的性配偶裸体往往无兴趣,国外统计资料显示,95%的窥视行为都是针对陌生异性的。对公开的公众性的异性暴露也无明显的兴趣,如在游泳池,对某些体育或艺术表演,甚至在西方国家某些地区盛行的裸体浴场或裸体社团活动等对他们都没有特别的吸引力,然而只要环境有压力,异性即使是非充分裸露而被其窥见也可引起性兴奋及性满足。如在可能违纪或招致周围人反感或议论的情况下,偷看色情录像、色情图片可使患者得到性满足,反之,若环境很安全,同样的行为则失去性意义。③伴随手淫。患者往往在窥视时伴随着手淫,以获得性快感;有的在回忆窥视情景时手淫,引起性兴奋和性满足。④反复地周期性地窥视。一旦形成窥阴癖后,便千方百计地寻找各种机会去窥视,甚至冒着被人发现名誉扫地前途毁灭的危险。如果克制这种欲望,不去窥视,便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往往处于欲罢不能屡改屡犯的痛苦处境。

必须说明的是,如果这种窥视现象并不影响正常的性心理和性生活,就不能视为窥阴癖。好多年轻人都会有过偷看异性的行为,这种窥视行为与窥阴癖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对正常的性行为感兴趣。窥阴癖只对偷看异性这种行为本身感兴趣,对正常的性行为不感兴趣;而一般的偷看异性行为并不排除对正常的性行为的兴趣。如,有些青少年出于好奇的窥视异性裸体,不过是为了获得性欲望的一种替代性的满足;有些成人在性交前窥视异性裸体,不过是为了激发性冲动;有些成人通过镜子来观看自己的性交过程,不过是为了获得更强烈的性兴奋,这都属正常性行为,而不属于性变态。

在我们进行了如上的沟通之后,我说:“就你的情况看,的确有窥阴癖迹象,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矫正,就会形成顽固的窥阴癖,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痛苦。但还是先不要给自己定性为‘窥阴癖”,因为你对常态的性行为还是感兴趣的,不妨叫做“窥阴症”或者叫做“窥阴行为’。就是说你不要把自己的问题看成是多么严重的病态,这更有利于你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来矫正和改变。”

小伙子长长地嘘了一口气,我知道他有了些许的轻松。随后他又关切地问道:“我为什么会这样呢?”

导致窥阴癖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一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少儿时代的不良影响。有人发现,窥阴癖者大都是幼年时受到不良视觉性诱惑或有不良的性经历,使得性心理发展受阻的结果。典型的情况是患者在幼年时看到母亲的全裸体或窥视到双亲的性交行为,产生了某种身心方面的不良反应。二是偶然的窥阴行为与手淫结合的不良影响。有人在调查中发现,窥阴行为与性唤起之间形成条件反射的关系最初大多是偶然的,如果事后不用手淫去加强,并把那个偶然事件当作手淫时性幻想的内容的话,这种癖好就可能不会最终形成。三是色情文化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在看过黄色书籍或录像后,由于内在的性的萌发和冲动,会对异性性器官产生强烈的兴趣,并在看后出现性满足。当性成熟之后,可伴窥视异性裸体或性行为而体验到性快感,这种联系一旦形成即成为窥阴癖。四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性方面的压抑的影响。如有的人不能过正常的性生活,或是性知识缺乏,性自信心低下,对性行为惧怕,有一定的性功能障碍等,都易促发窥视异性的裸体或他人的性行为的动机,并在窥视行为中得到程度不同的性满足,得到强化就会形成窥阴癖。五是性格因素的影响。患者的性格大多是内向、腼腆、害羞、封闭,极少社会交往,缺乏与女性交往的能力,于是就会通过窥阴行为来缓解性紧张和心理压力。

介绍了如上情况后,我说:“具体到你的问题,上述原因中除第一条不得而知外,其他几个原因都是明显存在的。在你已经进入青春萌动期的时候,伙伴提供的性刺激激活了你的性意识,性欲望促使你想对异性探密,窥视后的手淫强化了神经联系,而内向、封闭、不善与女孩子交往的性格,使你性能量的压抑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缓解,于是你便重复着窥阴行为。而且,人面对其它方面的压力也会采取性行为来减压。你说的心情不好的时候容易出现窥阴行为便是这个道理。这都是因为你不能以成熟的心理来对待性压力和其它心理压力的反应。”

小伙子一直静静地听:“您分析的有道理,心情不好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萌动那种欲望,过后心情似乎就没事了。照您的意思说,我现在不该再以这种方式来缓解性的压力和其它心理压力了?”

“你的悟性很好。”我赞赏地说,“确实,所有的窥阴行为都是性心理发展不成熟的表现,是用儿童式的性行为来解决成人的性欲问题。儿童期的性心理需求,实际是一种取乐行为,人们能够允许儿童这样的行为,但是不允许成人这样的行为。现在你已经成人,你应该也可以用成人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性欲望的问题。比如手淫,比如现实的两性交往和恋爱,比如适当的时候结婚等。等你领悟到了这些之后,你就会为自己的窥视行为感到幼稚可笑了。所以,现在你不妨经常这样暗示自己:我已经长大,不该再有小孩子的心态和行为了。这样会有助于你的矫正和改变。你能够主动求询,表明了你的自救行动和信念,只要坚持努力,就会成功。”

“我一定会坚持自救的!”小伙子的话语终于有了力量。

对于窥阴癖的矫正来说,基本策略就是两步,第一步是认知疗法。以上便是认知疗法具体实施,为的是促进领悟强化自救信念。接下来的第二步便是行为疗法了。

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如果一个反应经常与一个刺激相配合,二者就会形成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不断得到强化就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即动力定型。这便是一切习惯行为的神经机制。行为疗法就是破坏原有的动力定型,以矫正某种习惯行为。如果与某一反应对应的是一个令人厌恶的刺激,人们会形成对这种刺激的逃避或避开反应,这种反应也称之为“恐惧反应”。行为疗法中的厌恶疗法利用的也就是这种恐惧反应,使患者形成对不期望行为的逃避或避免。

厌恶疗法治疗窥阴行为的理论基础就是上述的条件反射原理,也就是把引发窥阴欲望的刺激与不愉快刺激,如疼痛、作呕等刺激配对,来抑制或消除引发窥阴行为的神经联系,逐渐消除了窥阴行为。橡皮圈致痛法属于厌恶疗法的一种。当出现窥阴欲念时立即拉弹预先套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圈,使之产生疼痛刺激,以抑制和消除窥阴欲念。具体做法是:①每当出现窥阴欲念时,就开始拉弹橡皮圈;②拉弹橡皮圈必须用力,以引起适度疼痛感为宜;③拉弹橡皮圈时必须集中注意力计数,直到窥阴欲念消失为止;④拉弹橡皮圈开始可能时间长,次数多,日后会逐渐减少;⑤记下拉弹次数,以便和日后的效果加以比较。

上述厌恶疗法还可以在想像中进行,即在想像中把窥阴行为和不愉快的结果联系起来。

听我谈到这里,小伙子似乎找到了希望:“懂了,我懂了,感谢您帮我找到了自救的办法!”

知道小伙子对于自我救助的对策有了较好的领悟和把握,我最后说:“前面谈到,内向、腼腆、害羞、封闭的性格,是形成窥阴行为和窥阴癖的重要原因,是心理背景。所以,改变性格对你来说是更重要的。要想改变性格,就必须改变生活,改变生活方式。你应该在读书之外,增进人际交往特别是增进和女孩子的交往,以及开始现实的恋爱。这样,通过正常的两性交往来满足性心理的需求,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来缓解心理压力,你的心灵也就走出痛苦的深渊,走向了成熟。”

“义务清洁工”:怪女孩的怪故事

一个奇怪的女孩,给我讲述了一个奇怪的故事——

马老师,您好!我叫菲菲,经过再三考虑决定给您写这封信。我太痛苦了,请您救救我!我已经是一个19岁女孩了。可是,人长大了想的问题反而越来越幼稚了。总是为一些没有丝毫意义的问题胡思乱想,我想控制自己不再去想,然而,越控制越严重,有时我简直要发疯了……

我经常像中邪似的出一些很怪很怪的事。有时候锁好了门也总要反复地看几遍。更奇怪的是,看见路边有碎砖头或碎玻璃这些东西我都要捡回来。捡回来就堆在家里的一个地方,到收拾院子时妈妈再扔掉。有时候我跟妈妈一起骑车,总要在妈妈后面,有时要下车20多次捡这些东西。有时候怕别人看见,就拿着扫帚晚上行动。有时我竟拿着笤帚到村外的大堤上去扫这些东西。我做这些事情时不是出于什么做好事的心理,而是有一股力量支配着我,我不想去也不成,一种念头告诉我:你不去老天爷会报复你。就这样,如果不去做就觉得会终身遗憾,如果不去做就觉得以后人生不堪设想。这种念头多发生在晚上,这种行动也就多发生在晚上。

有时候我把这种事想的特别复杂。我想如果我把碎玻璃踢走了,也许别人就注意不到那儿有玻璃,自行车更容易被扎胎。如果不踢吧,两辆车相对而行,肯定有一辆车会被扎胎。晚上夜行人如果碰到这样的事该多着急呀!就这样一点点小事我想好多好多,为此我非常痛苦。只要一想起来,就觉得自己神经有问题,于是就心跳加快,四肢无力。这样的思维把简单的事情想的过于复杂,反而在学习上显得迟钝了……

这些日子以来,我活得很累很累,我究竟做错了什么?难道是爷爷在惩罚我吗?在爷爷去世前几天,我和他吵过嘴。不过过后我知道错了,向爷爷道歉了,爷爷好像也没往心里去。我还帮奶奶洗衣服,爷爷好像很高兴。后来别人说爷爷是我给气死的。我心里有些不安,但我不信。爷爷去世后,我很想他,在当时哭的泪流满面。马老师,您说是不是爷爷在惩罚我?我是不是应该去坟地给爷爷道歉?您说我是不是真的中邪了?您说我还活得下去吗?我好怕,真的好怕,我简直要发疯了。马老师,请您救救我,救救我!

菲菲似乎很是奇怪的故事其实并不奇怪,透过这奇怪的症状可以判断她遭遇的就是强迫性神经症。

强迫性神经症是指以强迫症状为中心的一种神经症,简称强迫症。所谓强迫症状是指患者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能克制的观念、情绪、意向和行为的存在,主要的是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似乎谁在强迫自己这样做。虽然患者认识到这些观念、意向或行为是毫无意义的,但又难以自我控制,从而导致严重的内心冲突并伴有强烈的焦虑和恐惧。她的捡拾和清扫砖头玻璃等东西的行为和锁门后反复检查的行为,就属于强迫行为,而她的不去做那些事就会感觉后果不堪设想的意念和那些把简单事情也想的很复杂的幼稚的胡思乱想,就是强迫观念。

就一般而言,强迫性神经症病因大致有三:一是精神因素。在儿童早期生活中遇到重大变故,如父母离异,亲人亡故等,这些精神刺激会引起恐惧,使儿童忧心忡忡,胆战心惊,这是诱发强迫症的主要因素。二是性格因素。具有内向孤僻,寡言少语,胆小拘谨,做事特别认真,待人特别有礼貌等人格特征的儿童容易患此病。三是家庭因素。父母内向拘谨,有强迫行为,也会给孩子带来影响。

那么,菲菲遭遇强迫症的病因是什么?为什么她在长长的信中没有提到原因?她谈到的爷爷的去世是最初的诱因吗?如果不是为什么她在信中却谈到了爷爷?她的病因到底是什么?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迷,这才是真正让人奇怪的。

这个迷需要解开。因为不弄清病因,无从给她更好的帮助。许多心理障碍的初始病因往往在人生的早期,然而就心理咨询的经验看,却常常有些来询者有意无意地回避了一些与病症有关的早期生活经历。于是,我在回信中谈了上面的意思之后,请她仔细回忆一下童年生活,不要有顾虑,谈谈对自己影响较大的事件。

不久,菲菲在第二封来信中继续了她奇怪的故事——

我的毛病不是因为爷爷,是从小就有的。说来话长,希望您不要笑我。在我上小学二年级时,一个亲戚家的爷爷曾经伤害过我。在我的记忆中,他用砂纸诱骗我,让我摸他的小便,大约两次后,我觉得脏就再也没有去。必须说明的是他没有碰过我,只是让我摸他的小便。当时我虽然还是小孩子,但也知道不好看,就一直没和家人说,连父母也没告诉。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我走过小学,走过初中,很少想起这件事,渐渐地就像没发生过一样。为了美好的理想我努力学习,终于考入重点高中。开始比较轻松。不知怎的,到下半学期一开始我就像变成了“神经病”。整天胡思乱想、无精打采的样子,我又想起了这件事,我觉得缺少了一份“纯洁”,再也找不回的“纯洁”。眼前时而浮现出那种情景。在我的记忆中他似乎没有碰过我,但随着时间的变化,我心里又感觉好像当时他与我接触了。我就越想越怕。于是,自己偷偷跑到医院去检查。大夫说没事,就是接触过也没事,因为我还小。后来我仍然不放心。又找过几次大夫,都这样说。后来我又告诉了我的同龄朋友,朋友也说没事,不要去想。我不相信他们,认为他们怕我接受不了事实,在骗我。后来实在坚持不住了,终于告诉了妈妈。妈妈似乎不很在意,不知是不是装给我看的。妈妈只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并答应我不去找那个人,也答应我不告诉爸爸。可是我还是不相信他们任何一个人,我觉得所有的人都在骗我,我总是想:如果真的没事,那么以后就可以快快乐乐了;如果有事他们都不说,生活就没了希望……

马老师,我将这件事从头到尾详详细细地告诉了您,您也许能找出我上一封信的问题的本质原因。我想做一个“快乐天使”,我不想如现在这样,我很累很累!我相信您,您一定要帮助我!

果然,菲菲的强迫症源于早期生活经历的精神创伤。这一童年经历后来似乎消失了,其实是藏进了潜意识之中。到了青春期,很大可能是性意识的觉醒使她陷入了一个难以调和的紧张冲突之中:一面有与男孩交往的感情需要——也许她正想交一个男朋友呢,一面怕自己的不“纯洁”而不能满足自己的这种感情的需要。就是这样的强烈的内心冲突导致了强迫症的发生。那么,菲菲的强迫行为和强迫意念和早年的精神创伤是怎样联系的呢?他的心中有一种强烈的“自己不再是纯洁的女孩”的“不洁感”,她非常想消除自己的“不洁感”,于是在潜意识的作用下,她就身不由己地去捡拾清扫碎玻璃碎砖头,扮演了清洁工的角色,从而来排除对“不洁感”的恐惧,进行心理自我防卫,维护心理平衡。就是说,她的捡拾玻璃砖头的行为是一种潜意识中的应付“不洁”恐惧的替代性或象征性行为。人的心理就是如此,引起焦虑的对象和消除焦虑的方法,常常这样地在潜意识里转移之后以替代的或象征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人难于发现问题的本来面貌。至于她第一封信谈到的爷爷的事,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归因来寻求解脱又可免于尴尬,再加上两个角色具有相似性,于是,潜意识里出现了角色替代。但她现在知道了,不找出真正的心理根源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从心理学上说,这一切主要是对童年创伤事件的认识停留在幼稚阶段,是幼稚化的思维方式造成的。许多心理障碍的形成,常常源于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认知自己早期经历的事件。

现在,矫治他的强迫症的关键是通过认知领悟使她破除幼稚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于是,我在回信中用较多的篇幅通俗地说明了上面的意思。继而非常明确地提出两点建议:一、大夫的话是完全可信的;二、不要再四处检查,没有必要。最后写道——

你怎么破除幼稚化思维呢?请你回答一个问题。有人吓唬说:“再不听话,墙角会跑出一个大黑熊吃你!”你说,这样的话可以吓唬谁?谁才怕这样的话?为什么?好,这算一个作业,完成后再来联系。我建议你拨通我的心理咨询专线,或者直接来访。

一个周六的晚上,菲菲果然拨通了我的电话。在我们进行了初步的口头沟通之后,她说:“您的那个问题我肯定能答满分——怕被墙角跑出的大黑熊吃掉的,当然只能是不懂事的娃娃啦。可小孩为什么这样想呢?”

我很高兴她有了初步的领悟,顺势说道:“就因为小娃娃的思维是幼稚化的,是幼儿的思维模式。你说,为什么成人不怕呢?”

她笑了:“因为这不符合成人的经验和逻辑,成人知道屋子的墙角不会跑出大黑熊。成人再怕这样的话不就是小娃娃了?”

“说的好!”我有意地充分肯定说,“那么,你对担心自己不再是纯洁女孩的恐惧心理和排除这种不洁恐惧的强迫行为,是成人的逻辑,还是幼儿的心理?”

她沉思片刻说:“这样说也是幼儿的心理了?”

“对。”我说,“你开始的担心自己不洁的心理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几经就医证实你的担心是多余的,你还是那么恐惧害怕,就是幼儿心理的表现,是幼稚性的了。你已经是长大的女孩,也应学会用成熟的思维来考虑问题了。”

我们就破除幼稚性思维进行了较多的交流之后,菲菲表示要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努力消除幼稚性的心理和行为。

而后,我又谈到——

如果你晚上还出现那种强迫观念,马老师再介绍了两个调节的方法:

一是橡皮圈致痛法。当出现强迫观念时立即拉弹预先套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圈,使之产生疼痛刺激,以抑制和消除强迫观念。做法是:①每当出现强迫观念时,就开始拉弹橡皮圈;②拉弹橡皮圈必须用力,以引起适度疼痛感为宜;③拉弹橡皮圈时必须集中注意力计数,直到强迫观念消失为止;④拉弹橡皮圈开始可能时间长,次数多,日后会逐渐减少;⑤记下拉弹次数,以便和日后的效果加以比较。

二是深入思考法。不要怕强迫观念的出现,大胆地面对它,有意识地深入思考,尽力去想,强迫观念消失了也再想一段时间,就是说不愿想了也要命令自己坚持想下去,使劲想下去。

如果你还出现捡拾清扫砖头玻璃的强迫行为,可以采取下述方法:

一是任其自然法。就是说你不用刻意控制自己,不用和那种行为对抗,而是任其自然,想去捡拾或清扫了就尽管去。这样反而会减轻症状。

二是反应阻止法。就是请家人帮忙,设置一种刺激情境,比如在一段路上或适当的地方扔好些砖头或玻璃,引起你的强迫症状,产生内心焦虑,当你想去捡拾或清扫的时候,借助别人的外因作用,采取强制措施制止强迫行为的出现。开始你会很焦虑,但一定坚持住,慢慢地就习惯了这样的情境。

但是,关键的还是前面谈到的破除幼稚化思维。此外,你还应注意改变自己的性格,学会宽容自己,让自己放得开一些,别太拿事当回事。

“好了,现在全看你自己了。”最后我说,“你说你是一个无助的女孩,马老师可以理解。但是,别人的帮助的效果如何,最后都取决于你能否坚定地自救。请你仔细领悟,坚定自救信心,把每一步做到位,你就会逐渐走出这个痛苦的故事。怎么样,纯洁的女孩,你有信心了?”

从菲菲的笑声里,我听出了信心。

男子汉奇怪的“公厕恐怖症。”

电话里,一位家长诉苦说:我们的孩子不知犯了什么毛病,技校快毕业了,他却不想上学了。平常,孩子就胆小内向。最近告诉我说,他做什么事都害怕,见陌生人就心慌,紧张的哆嗦。有时候,说话紧张的口吃。上体育课时候,心里一紧张就肌肉僵硬,总也没有好成绩。我说你怕什么,他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心里总是想些怕人的事。昨天又告诉我说,他不想上学了,怕去学校。这可真把我愁坏了!您说,孩子这是怎么了?

既然孩子已经长大,最好还是与本人直接沟通为好。于是,第二天一个人高马大的男孩坐在了我的面前。但见一个挺帅的小伙子,脸上挂着羞赧,微笑中却不好意思看我,似乎是在躲避我的目光,表情很不自然。经过题外话的许多沟通,感到他比较自然轻松了,我们进入正题。他又重述了大致与家长在电话里谈过的相同的内容,反复强调一个“怕”字。据经验看,他这样的怕是由一个事物泛化而来的,偶然的口吃更是连带反应,都不是病症根源所在,背后一定有他真正“怕”的东西。不弄清真正的病症根源,咨询会话是没有意义的。

那么,帅小伙儿到底怕什么?

进一步的沟通之后,帅小伙儿坐直了身子,抬起了头,一副豁出去的神情:“马老师,我全说了吧!您看我外表像个男子汉,可我羞怯,懦弱,成年累月地生活在紧张恐惧之中。我有心理障碍好几年了。还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那时我十二岁。一天,课间和同学们在公厕里一起小便。忽然一个同学象发现什么秘密似的大声取笑我:‘你们快看,他的小便怎么这么大!’一句话,大家哄堂大笑,我满脸通红,羞愧难当,没解完小便就赶紧系好裤子,跑出厕所。第二天,我就趁着没人的时候去小便。没想到刚要小便时,后面就有同学说笑着来了。我赶紧系好了裤子。从此,我总为自己的小便感到羞愧痛苦,怕别人再看见我的小便。我不敢去学校的厕所,总是等放学回家后再小便。后来,我发现自己只要有人在一旁,就排不出尿。再后来,就是身边没人,在学校的公厕里也难于排尿。平时,一旦有了尿意,就心跳加快,浑身发热,老是被尿意憋的难受。就这样,我熬过了这么多年,痛苦每一天都缠绕着我,没有一天开心过,有时甚至想过自杀……”

他眼眶溢满了泪水,又低下了头,说不下去了。

现在问题清楚了:他对学校的怕以及所有的“怕”,根源在此。生活中偶尔的排尿困难是正常的,谁都可能遇到。但如果总是如此,甚至,只要旁边有人就排不出尿,以致怕去公厕,就是一种病态的心理障碍,构成恐怖症了。恐怖症的病因有先天因素,如国外调查发现恐怖症患者的家庭中患恐怖症的比例较高;后天因素,如父母患恐怖症时,孩子由于模仿也较容易发生恐怖症;人格因素,如恐怖症患者多有胆小、多疑、自卑、害羞、内向、依赖等人格特征;精神因素,如某些精神创伤会诱发本病。这个男孩形成排尿恐怖症,前面两个因素不得而知,后面两个原因是很明显的。他的胆小、羞怯、内向等性格是内在原因,而同学们的取笑以及自己对生殖器的大小的担忧,在他这样的性格背景上,就构成了一种精神创伤。而这样的困惑,男孩对别人更是羞于启齿的。沉重的心理压力下便出现了这种心理障碍。就是说,他的毛病就是自己吓唬自己闹成的,是认知上的障碍造成的。

沉寂片刻,男孩抬起头以一种求助的目光看着我。我微笑着就病症和病因等讲了上面的意思。我知道,消除他的心理障碍,首先要通过认知疗法使他获得新的领悟,来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

男孩听我讲了上面的意思,长吁了一口气,而目光中还有困惑:“那……”

我知道他要问什么。于是,就他关心的阴茎大小的问题,我自然而轻松地介绍了有关的知识。通过交流,使他明白自己的阴茎是很正常的,从而消除了他心存已久的顾虑。心病消除了,他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

“这下,好像一块石头搬掉了,我心里轻松多了。”男孩紧锁的眉头开始舒展,脸上有了微笑,“您还有什么办法让我可以在公厕里小便吗?”

系统脱敏疗法是治疗恐怖症较普遍应用的主要行为疗法,就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一步一步去接触那些引发恐怖情绪的事物和情境,即使患者暂时还会产生恐惧,也要使之以最大的勇气和毅力忍受和适应,直至恐怖情绪消除为止。具体操作方法分四个步骤:第一,明确引起恐怖的具体刺激情境;第二,将恐怖的反应症状由弱到强排成一个等级系列;第三,学会一种或几种与恐惧反应相对的松弛技术,如,深呼吸放松法、意守丹田放松法、想象放松法等等;第四,在恐怖刺激由弱到强出现时,进行肌肉放松,使松弛反应和恐怖反应这两种互不相容的反应发生对抗,从而抑制恐怖反应的出现。

针对他的具体情况,可以分两步。第一步在想象中进行:比如由想象自己一个人在家中厕所小便开始,到一个人在外面的公厕小便,到远距离和别人同时小便,到近距离与人同时小便,如此等等,具体排序以自己的实际恐怖程度由弱到强为准。每想象一个情境时,有紧张反应就进行自我放松。直到不再紧张了,再进行到下一个情境。第二步是把在想象中进行的过程迁移到生活的现实中来,也是一步一步地做下去,每一步都要坚持做到位。当然,这需要自己的信心、耐心和恒心,需要一个过程。

男孩听到这里,仿佛又看到了新的希望,握别时脸上又闪动着青春的光彩,更多了几分帅气。

不记得过了多久,男孩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告诉我说他一切都好了,说他每天的生活又充满了阳光,真的很感激我救了他。

我笑了:真正救助他的是他自己。因为,任何心理障碍的跨越最终靠自助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