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个日本侵略者的祖先发动侵略的日子,哪怕过去了五十年、一百年,也应该记得,更应该记得。
这几年,人们常常可以听到“九·一一”这声音,这是恐怖分子同美国发动突然袭击,一下子就轰掉了纽约两座世贸大楼的日子。但在几十年前,我们中国人常常记得、时时想起的却是“九·一八”,那是日本帝国主义突然袭击沈阳,大举进攻中国的日子。“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一首《松花江上》的歌后来就流传在我们中国人的口头,人们念念不忘,要还我河山,报仇雪耻。
有关“九·一八”的歌还有一首《九一八小调》:“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这首歌,就把中国军队的不战而退描写得更加具体了。
中国军队为什么不抵抗?因为是奉命如此,是东北军张学良奉了蒋介石的命令,不许对日军的侵犯进行抵抗。人们表面上看到不抵抗的是张学良,因此把张学良称为“不抵抗将军”。
这终于引起了奉命不抵抗的张学良的反抗。“九·一八”是一九三一年的事,五年后的一九三六年,张学良终于和杨虎城一起,对蒋介石实行兵谏,以“双十二”的“西安事变”来表示抵抗还是不抵抗。张学良因此才洗脱了“不抵抗将军”之名,蒋介石终于在内外交迫的形势下领导了抗战。
“九·一八”、“七·七”、“八·一五”……这一个个日子,是我们中国人忘记不了的。“九·一八”是日本大举侵略的开始;“七·七”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正式抗战的开始;“八·一五”是日本投降中国抗战胜利的日子。“九·一八”距今七十五周年了,“七·七”距今天六十九周年,“八·一五”距今六十一周年。这一个个日子我们都记得一清二楚。
张学良是因“西安事变”的兵谏,迫蒋抗日的,自己因此而失去了几十年的自由。到晚年才逐渐恢复自由,他却没有自由地返回故乡,而在临近百岁的高龄,死于异国,葬身异城,只是留下一个何以不还乡的谜,让人们去猜想。
他晚年在海外接见过一些旧部,共叙乡情,其中之一是至今仅存于世的共和国开国上将吕正操将军,今年已经是一百零一(一说一百零三)岁的人了。
“九·一八”的时候,吕正操还是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军官,在东北军中是团长,在东北军外是东北抗日救亡先锋队总队长。西安事变时,他是张学良公馆中的内勤负责人,后来参加了中共解放军。在华北平原,打过地道战、地雷战、青纱幛战。抗战胜利后,他在东北担任了民主联军副总司令、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建国后,又担任了铁道部副部长,铁道兵政委等职。
能得到张学良接见的旧部是不多的,吕正操不但得到接见,还得到了他写赠的一首诗:“白发催年老,虚名误人深,主恩天高厚,世事如浮云。”诗中第三句反映了他作为一个教徒的感情。
“九·一八,九·一八”,当日本某些政客硬说参拜供奉第二次大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是表示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此刻,这就不能不使人对“九·一八”的日子更加不能忘记了。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八十年,我们就更应该记得,这一个个日本侵略者的祖先发动侵略的日子,哪怕过去了五十年、一百年,也应该记得,更应该记得。
“九·一八”是不抵抗,“七·七”是“不,抵抗”;“八·一五”是终于打赢了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