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城怀古,是最应该做的事情。
唐宣宗时期的诗人刘沧,在这一年深秋的时候经过咸阳,也不可免俗地写了一首怀古的诗。其实怀古这件事情,多半时候是在表达对现如今境况的不满。又恰值深秋这样一个让人容易动容的季节,怀古自然也就成了一件令人感到悲怆的事情。
刘沧,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刘沧生就一副魁梧身材,又兼喜欢饮酒且善谈古今,当时的人们全都被他讲起的那些王侯将相事而吸引到身边。因而,即便怀古的诗作已经泛滥,在刘沧的笔下也终是能够读出一些新意的。只是可怜这位诗人及第的时候已经是白发苍苍。为何天底下的才子都是如此薄命呢?
咸阳怀古
刘沧
经过此地无穷事,一望凄然感废兴。
渭水故都秦二世,咸原秋草汉诸陵。
天空绝塞闻边雁,叶尽孤村见夜灯。
风景苍苍多少恨,寒山半出白云层。
提起咸阳,略微懂些历史的人都知晓,这里曾是秦汉时期的旧都。多少年的岁月沧桑已经过去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惟独咸阳城还在,惟独咸阳城外的风景千百年来只有四季轮流换。想必这座古城心中装着的故事不比任何一本史籍中记载的文字少,无奈那城墙不会说话,否则便可以在一个月明之夜,捧上一壶美酒,同这位从历史中走来的老者聊个痛快。
眺望眼前的平川,不禁回想起历朝历代的往事。人啊,一旦陷入回忆中,就会颇为感伤。就像是曾经在渭水河畔建起了两世都城的秦王朝一样,再风光的故事也会落得一个凄惨的结局。又或者是那早已经埋葬在秋草丛中的汉室九皇,纵然曾经霸气临天下,也终得黄土一抔埋了身骨。
有些时候,总是不愿意提起这样的故事的。人人都知道,越是陷进这些往事中,就越会引得现在的自己伤悲起来。面对眼前的荒村败叶,偏偏又有几只从边塞飞过来的大雁慌着去寻找一个住所,甚至连远处茅草屋中的灯光都显得更加昏暗。不是看风景的人非要去提起这么些伤心事,着实是因为这番风景造就的情调让人忍不住想要诉说。
当你我还沉浸在这腔故国情怀中低语时,远处的山峰早就有一半露出在云天之外了。这是多么具有象征意义的一景啊!若不是这刺破云霄的一柱青山,恐怕再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打破心中的忧愁了。未来终归是明朗的,空怀古也自然是不足以改变现状的,如此反倒不如把眼光转向未来。最起码,还有希望可以点燃曙光。
秦时的咸阳城,人口便已经超过了百万,其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咸阳的名声大抵也应该是从那时传播开去的。秦始皇在消灭了六国后,曾命人绘制出六个国家的宫殿图形,后又在咸阳北面的黄土高原上重新一一修建,当时人们称之为"六国宫殿"。诗人李商隐所写的一首《咸阳》中就提及到了六国宫殿。仅短短四句诗,便写出了咸阳宫的豪华气势,又深深道出了秦灭汉兴的真正原因:
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
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
在咸阳城外的黄土高原上密密麻麻地矗立着许多宫阙,人们甚至根本就不用去猜想当年六国的宫殿到底是何等豪华,有机缘的人只需要一瞥这些宫殿中宫女的芳容就可以得知其时的概况。更何况,这里仅仅只是秦始皇仿造的小格局宫殿,若是再推而广之,当年的实体该是什么样子。,恐怕早已经穷尽了人们的想象。
人类的欲望是无止尽的。当年的六国之君如是,现如今的始皇帝也如是。难道上天真的是喝醉了酒,才能闭着眼睛对人世间暴虐的国君不闻不顾?再壮观的山河之景,在如此皇帝面前也值得俯首称臣,否则便有着被夷为平地的危险。
然而,这六国的宫殿对秦始皇来说还只是九牛之一毛。史载,在一统天下后,秦始皇又开始修建起工程更为浩大的阿房宫,据称是连绵"三百余里,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这样豪华宏伟的建筑,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当下的技术往上追溯,便可以得知要完成这一工程的难度究竟有多大。可怜始皇帝无命看到竣工后的景观。可死了一个暴君,百姓却赢来了更为残暴的秦二世。
苦难,只得继续。
到了后来,楚霸王项羽进驻咸阳,他一把大火烧了整个秦宫殿。据说这场火烧了足足三个多月,咸阳城中所有的壮丽、繁华的宫殿--包括当时的六国宫和阿房宫全部都成为了灰烬。当年始皇帝的一生畅想,当年百姓的几辈辛劳,都化作了冲天青烟而消散于无形。
很难说得明白这场火究竟该不该烧,楚霸王项羽是惯于意气用事的,这把火也必定包含着他难以言说的恨意。大火之后的咸阳,是应该重新拾掇出一幅新面貌来面对世人了。
可只有作别了古事,才能迎来一片新意。这本是自然的规律,你我还要为此纠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