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壹场绝代风华
14810100000043

第43章 千秋若只是儿戏

兴庆宫中有一座花萼相辉楼,始建于唐代开元八年。盛唐时代,花萼相辉楼位列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山西的鹳雀楼这四大名楼之首,天下人统称之为"天下五大名楼"。而又因为花萼楼位于帝都长安皇宫之中,是长安城内的文化艺术中心,也是盛唐天子与万民同乐、交流同欢之处,享有"天下第一名楼"的美誉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遗憾的是,后唐的战火将这座名楼摧毁殆尽,因而后世少有人知晓"天下第一名楼"究竟何指。

唯一让后世的人们能够从诗词中寻得一点蛛丝马迹的故事,也只剩下诗人张祜做下的一首《千秋乐》了。这首诗词的背后,还有着一段需要娓娓说起来的故事。

曾有一位王大娘,极擅长长竿表演。有一次在兴庆宫的宴会上,王大娘的长竿表演掀起了一场热潮。这次宴会从白天一直开到了晚上,楼上楼下都挂满了花灯。一边是美人身段,一边是灯花相映,两者相比,留在人们记忆之中的事情竟是缺一不可的。六十年之后,诗人张祜在回忆当年兴庆宫王大娘的长竿表演时,写下了这首七绝诗:

千秋乐

张祜

八月平时花萼楼,万方同乐奏千秋。

倾城人看长竿出,一伎初成妙解愁。

八月份的花萼相辉楼下,人潮汹涌。百姓和当朝圣上可以同过一节,这该是怎样的一种荣耀啊!若是能够有幸一睹王大娘的长竿表演,怕是这辈子都要回味无穷的。这是一片无可争议的祥和世道,兴庆宫的热闹和繁华使得人们全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早就不解什么是忧愁的滋味了。

这样的日子,该是多么值得怀念啊!

只是风水轮流转,后来发生的事情让人忍不住开始唏嘘起来。

安史之乱爆发后,潼关失守,叛军马上就要攻进长安。唐玄宗此时已经在准备逃往四川了。临行前他登上了花萼楼,命令乐队再演奏一遍旧时的歌曲。此时的心绪,总是免不了要伤感一番。有一位少年暗暗暗思忖了皇帝的心情,于是自己举荐唱了一首《水调》。唱完后,看着玄宗尚且意犹未尽,他又唱起了李峤的《汾阴行》:

汾阴行

李峤

君不见昔日西京全盛时,汾阴后土亲祭祀。

斋宫宿寝设储供,撞钟鸣鼓树羽旂。

汉家五叶才且雄,宾延万灵朝九戎。柏梁赋诗高宴罢,诏书法驾幸河东。

河东太守亲扫除,奉迎至尊导鸾舆。五营夹道列容卫,三河纵观空里闾。

回旌驻跸降灵场,焚香奠醑邀百祥。金鼎发色正焜煌,灵祗炜烨摅景光。

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马乘舆出。彼汾之曲嘉可游,木兰为楫桂为舟。

櫂歌微吟彩鹢浮,箫鼓哀鸣白云秋。欢娱宴洽赐群后,家家复除户牛酒。

声明动天乐无有,千秋万岁南山寿。自从天子向秦关,玉辇金车不复还。

珠帘羽扇长寂寞,鼎湖龙髯安可攀。千龄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

豪雄意气今何在,坛场宫馆尽蒿蓬。路逢故老长叹息,世事回环不可测。

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

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这是一首怀古诗,原本是吟咏汉武帝巡幸河东、祭祀汾阴后土的史事。现如今再听来,偏偏就应了眼下的光景。每一句听来,都有着撕心裂肺的气,字字听得人声泪俱下,悲肠欲断。

诗中提到的"秦关"指的便是指函谷关。相传道家始祖老子是西出函谷关中而到异地弘道。当年汉武帝一心要习得长生不老之仙术,却最终也没有摆脱命归黄泉的结局。昔日的坛场官馆、青楼歌舞,全都化为蒿莱蓬草、黄埃荆棘,人世间的盛衰无常,也总是要惹得人无限感怀。尤其是看到王国由盛转衰,又感叹起"富贵荣华能几时"的时候,曾经的沧海还怎么样重新化作巫山之云,从而再让你我过上称心如意的好日子呢?

,原本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江山,现在一切都变作了未知。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没有一个是不害怕未知的,尽管人人想要从未卜的未来中寻得一丝光明,最后捕获的究竟是什么,谁也不得而知。

于是,一番风花雪月之后,留下的却变成了满地狼藉。

这一天,唐玄宗并没有在楼上等乐队把整首曲子演奏完。他的匆匆离去似乎在说明着什么,是疲于奔命还是再无心思去面对旧时家国,留给众人的只剩下一片空想。

安史之乱四十年之后,诗人戎昱做过一首五言律诗《秋望兴庆宫》,又一次提起了此地的多少过往:

先皇歌舞地,今日未游巡。幽咽龙池水,凄凉御榻尘。

随风秋树叶,对月老宫人。万事如桑海,悲来欲恸神。

先皇歌舞,已成旧闻;如今此处,安有霓裳?再没有皇家来这里游玩了,如果流水有情,它的叮咚声便是最好的哀怨。当年皇帝卧过的龙塌还在,只是已经被灰尘铺满。落叶随秋风,宫女空忆,多少情思随月明。人们的每一次诉说,似乎都离不开对往昔的留恋。然而,终归剩下的也只有留恋了。沧海桑田都已经起了这么大的变化,更何况人间的百事呢?这样的故事是让人悲伤的,可更让人悲伤的是人们偏偏不懂得应该以此为警戒,却还在沉迷在故国情怀中,一点点流逝掉手上攥紧的时日。

安史之乱后的七十年间,当年的兴庆宫已经变得一片荒凉。大门紧锁,满地苔草,这一繁华场景如此复又归于平静。杜牧写到"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再勤政爱民的君王,也把命运搁于了流年享乐。千秋节也因着一场动乱而只留下了千秋的故事,独不见千秋万代的欢娱传承至今。

原来,一切,都只是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