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唐王朝来说,这是一块痛彻心扉的伤疤。
公元755年,手中握着军权的大将安禄山勾结史思明起了一场叛乱。安禄山从范阳起兵,率领十五万大军向南挺进,仅仅用了33天时间,洛阳城就已成他的囊中物。随后叛军继续向京城长安推进,大有一翻李姓王朝的气势。可怜整整一个盛唐,却也只养出来一些毫无抵抗力的军来作战,节节败退之余,反倒给安禄山助长了不少气焰。
安禄山随即又攻占了潼关,占领了长安城。面对此情势,玄宗也只好领着家眷、群臣离开自己栖居多年的宫殿,仓惶向着四川的方向逃去。
在这一场战乱中,更苦的却是百姓。
当时诗人李白也带着家人在外漂泊,一路上,他亲眼目睹了安史叛军的烧杀抢掠。路边士兵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这不免又激起他心中的一腔仇恨,只为这一片家国,也是要让仇恨染红双眼的。
是时,永王李璘接受了父王唐玄宗的任命,带兵在金陵抵抗叛军。当他得知李白正在庐山隐居后,几次派人请李白出山。怀着一腔爱国热情的李白最终参加了永王的抗敌大军,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天下太平。只是现如今这个愿望只能够用以杀止杀的方式来实现了,这偏偏却是最低下的手段。
无奈的是,政治终归不是他玩的游戏。虽然也有战功,但永王部下的将士们多受到了惩罚,李白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背着一个罪名,苦苦熬过了四年的时光。这一日,在长江一带游玩的李白得知了唐肃宗下令大赦天下的消息,从此后可以过安生日子了,王朝已经安定,再不用去历经杀戮之苦了。这是最值得兴奋的事情。
兴奋之余,李白便写下了这首传唱千古的佳作: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一番启程,自是信心满怀的。
五彩云霞笼罩在白帝城上,像是在催着行人起航,又像是极尽诱惑之态而想要把人留下来。心情好时候,再长的行程也是要变得短暂。千里之行,一日风景,半叶扁舟,几许心情。甚至连两岸的猿声都像是在欢呼,欢呼这大好的日子,欢呼这轻舟的速度,欢呼这重峦叠翠,欢呼这山色湖光。
而高兴的,哪里是不见身形的猿猴呢,分明是自己那颗正在跳动不已的内心,正为着这份际遇而高歌不止。
那场历时七年的安史之乱终究是过去了,这像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难关一样,在最让人崩溃的时候突然把结局呈现了出来。好在这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结尾,好在天下复归太平,只为了这一点,就算是最值得安慰的事情了。
然而这一场动乱留在人们心中的苦难,怕是永难消灭了。不仅仅是李白,杜甫、王维等知名的诗人也都亲历了唐王朝的这场劫乱,每到一处,因着敏感的心性,他们也都比众人多看在眼中一些苦难,也就造就了他们必定要比世人经历更多的伤痛。战争带来的故事,怎么会有欢喜?若是有人有心把这些人的诗篇连串出来,怕可以算作是一部战争史了吧。
在这些人中,又只有杜甫一个人被战争伤害得最深。只有他,是走在贫民的行列中处处寻找着生的希望,只是每一次燃起的希望都会被征战士兵不带丝毫怜悯之情的杀戮摧毁掉,连一缕青烟都没有留下来。
在这样的时日中,辛酸总是自己的,他人纵是多有安慰,也永不解埋在杜甫心中的那份悲怆。只是可怜自己一天天上了年岁,人生还有几多时日值得如此等待,等待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等待一片盛世艳阳天。生逢乱世中,这终归是一个暮老时节却还要上战场杀敌的故事:
垂老别
杜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终应该是要老去的吧,或许只有上了年纪才有可能逃过这一劫。假若那些杀人的士兵还有一点心性,也是不会对一个老人下手的。人生都已经走到的了这般风烛残年地步,还有什么值得留恋了?活着反倒成了最苦的事情。
相比之下,死反倒极其容易。那双浑浊的眼睛已经看到了太多太多的血腥和杀戮,这本不应该是用一生岁月换来的结局,可偏偏这一切就这么硬生生地摆在了面前。睁眼是死尸,闭眼是鬼魂,哪一刻还能寻得到安宁?村庄里的硝烟从来没有间断过,往日的安宁此时却成了最大的奢侈。
剩下这一条老命,究竟该如何交付给阎罗王呢?
本以为儿孙满堂是福,本以为鸡鸭满圈是富,本以为鹤发童颜是寿,可现如今这每一样曾经期望的美满都消失殆尽,子孙战死、家破人亡,自己身上却连件遮蔽野风的衣衫都没有。兵荒马乱的日子中,一条老命还有多少苟活的价值?
行走在路上,还有好心人会为自己伶仃的身影落下一些眼泪。除了悲叹这场不幸外,也总是要感谢一下他们的善意的。越是困苦的日子,大家也就越需要抱团取暖。当所有人都依偎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够让那份温暖一点点地渗入到心底。
唯有胃口还好,若是得到了一口吃食,也还能够勉强保住一条老命。古话总是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死是有多么容易,生又是有多么艰难!一辈子都已经挺过来了,现如今哪里甘心在阎罗面前轻易地低下了脑袋?满溢出来的悲伤也只能让这副身形枯槁不堪,但想要摧毁这颗依旧在跳着的红心,恐怕是还需要多一些的磨难吧。
扔掉这副拐杖,若还能够在风中站稳了脚步,一身老命也就不再需要怜悯了。骑得马上,披上一身戎装,在战场杀一两个敌人,此生也算有了慰藉。人老了,心哪里肯就此老去?
只是自己做了决定,那可怜的老伴呢?原本想要悄悄地离去,不惊动她大概是最好的分别。但这么些年的夫妻恩情,又怎么舍得不辞而别?寒冬腊月的天气,看着依旧身着单薄的妻子,再坚强的男儿也是要眼泪纵横了。这一别,大概是最后一次见面了。若有缘,下辈子还做个露水夫妻,你恩我爱,再不理这尘世的征战。老了你我之间的情愫,也断了现在对我的留恋吧。
老伴还在劝说自己多吃一些东西,好有更多力气去杀敌。这样的饭食是无论如何也吃不下的,咽喉中堵塞的,早已分不清楚是仇恨还是哀怨了。早知会战死沙场,可人终是有一死的,这把老骨头能够为后人填平前进路上的沟壑,也算是死有所值。
人生在世上都有个离合悲欢,哪管你饥寒交迫还是老弱病残。暂且只把自己当个人来看,免去了前面的"老"字,也当作是给自己的一点心理安慰。长吁短叹也换不来国泰民安,还不如匆匆上马,向着弥漫有硝烟味道的冈峦奔去。
一路上,尸体腐烂的气味盖过了将要即将要到来的春的气息。整片草原都被染成了血红色,换做是往日,此时或许已经能看到新绿了吧,只是此时满眼下都是死亡在弥漫。战火烧了家园,杀敌又能怎样,曾经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这颗心上的裂缝,也再没有人能补得了。
故事也是该结束了,剩下的传奇就留给后人去写吧。一声呐喊,震出个天翻地覆来,才算得上男儿气概,也让从心口迸出的每一滴血都有了价值。
若得来世,依旧只恋夫妻恩爱,白首到老不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