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爱情的时候,总是要提到李商隐的。只是李商隐写下的"情"字,每一个字句都像是在情爱中沉浸了太久一般,越是想要解说清楚,就越总是陷进一片谜团中,只记得曾经的一片痴情,却再看不清楚谁才是最后的归属。
这一首《无题》已经考究不到成书的年份了。有人猜测其是写就于开成三年,即李商隐即将要和妻子王氏成婚之前。从字里行间,分明可以看出这一个情种子对心中闺秀的思慕,每每读到此诗时,总是让人忍不住忆起往昔。
无题四首(选二)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有多少曾经,是许下了海誓山盟;有多少曾经,是惊醒了黎明一梦。梦的是当初的信誓旦旦,如今却不见枕边人;梦的是声嘶力竭般千呼万唤,只害怕声声不过万重山。这样的悲,是再难以向人诉说的,每当说起来时难免又要泪落沾襟。人家都是夫妻和合、花好月圆,自己又怎么忍心去说起这些伤心往事呢?满腹的闺怨,恰似都熏染蜡烛燃成的泪人。满篇相思语,若不是实在被逼得无人可说又哪里会作就在一片白纸上?只叹惜的是,纸上的墨迹未干,人却已经老掉了十分。
孤灯独宿,这景致显得越发凄凉了。金色翡翠鸟、幔帐芙蓉花,哪一样不是当初恩爱的见证?此时此刻,虽不敢说那心上的人儿在外地一定变了心肠,可他哪里晓得此时此刻孤枕难眠的妇人家是怎样备受煎熬!思念从来都是一种病,越想情越浓,越思心越痛。
当年汉武帝信神仙方士之说,东出大海访蓬莱仙山,最终仍未得结果。可怜深闺中的女儿只是想要见一眼心上的郎君,却为什么要比登天还难?人人都说距离千万里,相见不容易。可这飒飒东风、款款荷塘,哪一样不可以成为情语?怕只怕,不是路远相思无人寄,而是日久天长再没有了相思意。苦苦等着,满面芳容经得起几重秋雨?
若舍心于一个人,哪管他富贵贫穷。多少古事是在诉说爱情的际遇,只留待春心一片共春花,每一寸的相思都燃成了灰,也不见心上人儿入到梦里来。
这样的情爱总是惹人心伤的。想得却不可得,谁奈人生何?偏偏生活总喜欢开这样的玩笑,每一对情人被生生得分别后,才得以证明这份爱情到底可以有多坚强!可好好的恋人,何必非要历经相思苦?这份磨难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苦旅,更兼上莫名其妙的愁绪,却恰恰都流传成了才子佳人的美谈,一边满足了后人的猎奇,一边辛苦了故事中的主角儿。后世的志异小说中,总也少不了这样的故事。人们羡慕的是那份爱情的缠绵和伟大,可一旦涉及到自身,却只晓得沉浸于故事中,谁也不敢在现实生活中上演一出旷世奇恋。
这么说来,也总是有些悲哀了吧!
《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叫《镜听》故事。故事讲到古代用镜听来预测吉凶的习俗。其说的是当一位妇女有烦心的事情而又不能马上知道结果的时候,就会找来一面古镜,用锦囊装着,任何人都不能得见,然后虔诚地向灶神行礼祈祷。之后还要双手捧着镜子,念七八遍的咒语。一切都完毕后还需要跑出门去偷偷地听别人的谈话,再根据他人的话语来推测自己所想之事的吉凶。妇人心中所想的事情,总不外乎是关于情郎的各种猜测。其实哪里总有那么多的不幸呢,此种祈祷也多是求得心里安生。假若偶然听到不好的话语,怕是真的要惶惶不可终日了。
诗人王建曾写过一首七言古诗《镜听词》,诗中写就的便是一位丈夫出远门的妇女用镜听来测吉凶的事情:
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凭镜听。
回身不遣别人知,人意丁宁镜神圣。
怀中收拾双锦带,恐畏街头见惊怪。
嗟嗟口祭下堂阶,独自灶前来跪拜。
出门愿不闻悲哀,郎在任郎回未回。
月明地上人过尽,好语多同皆道来。
卷帷上床喜不定,与郎裁衣失翻正。
可中三日得相见,重绣锦囊磨镜面。
这真是一个欢喜的妇人。
从心中挂念到占卜吉凶,每一步都按照着既有的礼仪进行着,生怕因自己的过失而触犯了神明。其实她心中想的哪里是神明保佑不保佑,这对她来说终归只是一个由头。她真正挂念的是丈夫的安危,只是因为怕听到不好的话语,这才在夜深人静的出门去,但凡没有听到恶语,就一定是代表着好消息了。又或者自己本就有了感知,说丈夫在三天之内也大抵是要回还的,这才忙不迭地给夫君赶做两身新衣服,却又一时间慌乱地连正反都不分了。
可如果三日之后仍不见呢?那不妨再用古镜来测一遍吉凶,再于夜深人静时分悄悄出门,又可再得三日的期待,如此总是能等到丈夫还家的日子的。之前还是漫漫无期的等待,现如今只消挂念三天,不正是最好的安慰吗!闭眼一望,好似夫君的身形已经出现在家门前,终不让自己再独守空房罗衾凉了。
可爱情的故事并不总是让人感知到相思无限,一旦涉及到了男女之事,便也总会生出些悲剧来。许多人其实并不知晓,唐王朝时期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强抢民女也是常有的事情。唐玄宗的哥哥宁王李宪曾霸占过邻近一个卖饼人的妻子。这女子在宁王府中被困一年多后,有一日宁王问她是否还想念那个卖饼的丈夫,并故意在宴会上专门把卖饼人叫到现场,以观二人笑话。谁知,在座宾客看着他们夫妻二人双双落泪的场面竟然也饶有兴致。
诗人王维,也曾在这列宾客中。正当有人叫嚷着要赋诗助兴的时候,王维便借着春秋时期息夫人的故事,写出了卖饼人妻子的幽怨:
息夫人
王维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息夫人本是春秋时息国君主的妻子,当楚王灭了息国后强将她占为己有。后来息夫人在楚宫里虽生下两个孩子,但却始终不和楚王说一句话。其实只需短短十个字,就说尽了卖饼人妻子的心事。若是忘了旧恩,在见到旧人的时候哪里还会以泪洗面?若是贪图荣华,在宁王面前又怎么会不事欢笑?花天酒地歌舞闹,在泪眼人看来都是要蒙上一层苦楚的。和不懂得情爱的人开口,简直就是糟蹋了爱情这两个字。如此一来,还不如让当初贫贱夫妻的情分烂死在心中,一辈子都不说出口,权当是自我祭奠吧。
于是,不禁又让人把思绪拉回到大唐王朝的情种子李商隐身上。当初李商隐和王氏两人虽也彼此恩爱。尽管有了这份磨难,两人也没迎来独属于自己的好日子。王氏夫人在李商隐三十八岁这一年早早辞别了人间。王氏的夭亡后,李商隐始终难以放得下这场情爱,自从再没有留给后世有关于情事的任何消息。这一伤,怕是几次轮回都难以平复了。
相传,李商隐放在自己诗集最前面的一首作品便是《锦瑟》,他幽幽怨怨地说着往事,于日落日分的低语像极了一场控诉。这场控诉来得毫无由头,却处处让人如同中了情伤一般,再也走不出情爱的泥沼。因这一场不得时的婚姻,李商隐自此也卷入了牛李党争中,单纯的情爱竟然也成了尔虞我诈的政治陪葬品。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或许几番沧海桑田后,故事中的男女仍还记得当初的你情我愿。唯独现世身边早已经寂寥如空,只叹当时事,全都做了惘然情。这一场情爱中,再也没有了智者,死去的或者依旧在世的人儿,心中都变作空落落的悲叹,一声琴响就足以颤掉满眼泪珠儿。
爱情,终归还是落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