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沟通的语言艺术
14815900000021

第21章 委婉含蓄,礼貌得体

含蓄委婉的谈话技巧是领导者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取得良好谈话效果的重要技巧。含蓄的特殊表现力正在于它把本来可能由于直言而引起的不快巧妙、婉转地加以回避,而又不失本意,起到了避拙就巧的作用。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含蓄和得体,比口若悬河更可贵。”

谈话是双方或多边的交际活动,参加谈话的各方的地位、境遇、心态不尽相同。谈话中,要尽可能适时调整谈话内容和谈话方式,使自己讲的话能够为对方所接受、所认同,做到心理相容,至少不会引起听者的反感和不愉快,破坏了谈话的气氛。

含蓄委婉不是含混不清,也不是含糊其辞,敷衍了事。含蓄委婉是在特定的谈话氛围中所采用的一种高品位的独具魅力的表达技巧。有一句尽人皆知的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一句话,颇得含蓄委婉之妙,它给人以希望,并且激励人们在困难中奋进。1954年,国务院讨论北京街道上的牌楼要不要拆除的问题时,有的同志强调其历史和艺术价值,主张保留。周恩来总理考虑到北京市的整体规划和城市发展,不赞成保留,但他没有正面讲述为什么必须拆掉的道理,也没有反驳不主张拆除的同志的意见,只借用了一句古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简洁而含蓄,切中问题的要害,也为人们留下了很多思考的余地。

(1)委婉含蓄语言的礼节性应用

①谦语和尊称的应用

在领导活动中,礼节是很重要的,谦语和尊称就是树立良好形象、表达礼节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说到自己或自己的公司时,往往使用谦语,以表示谦虚、谨慎。例如把自己的意见说成是“不成熟的意见”;当对方恭维或赞扬自己公司的业绩时,回答说“还好”,“还过得去”,“马马虎虎吧”,再以诚恳的态度继续与对方交谈。

对自己的成就也往往使用谦语。当代著名散文大师冰心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说:“我自己也曾‘努力出棱,有心作态’地写过这种镀金莲花似的,华而不实的东西,现在重新看来,使我愧汗交下。我恳切地希望我的年轻有为的朋友,要珍惜自己真实情感和写作的时间,不要走我曾走过的这条卖力不讨好的道路。”(冰心《垂柳集·序》)这是冰心为作家刘心武的散文集《垂柳集》写的序中的一段。序中先说了散文应该是“最单纯、最素朴的发自内心的欢呼与感叹”,然而近几年来的不少散文写得没有生趣,至于如何写,冰心没有从正面去说,而是谦虚地说自己的散文也曾有过一些毛病,劝年轻的朋友们不要走自己走过的“卖力不讨好的道路”。这一段以对自己的作品的评价,委婉地提示如何进行散文创作,谦语的运用使散文大师冰心老人虚怀若谷的精神和对年轻作家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在称谓对方时,要尽量选择符合对方身份、年龄、性别的尊称,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无论年纪大小,也不管男女,谈话中只是直呼“你……”,极易招致对方不快。在使用尊称时要亲切,自然,真诚大方,切不可以故意做作,若如此,也易引起对方心里不舒服。

②讳言词语的运用

有些事物或现象,人们从来不愿意直说,便采用讳言词语婉转地表达。最明显的例子是关于“死亡”一词的应用。

死亡本来是一种极为普遍的不可抗拒的生理现象,然而世界上各民族却大都忌讳直言,而是用种种说法来婉言指称,由此便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例如:

鲁迅的小说《祝福》中有这样一小段对话:“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地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徐刚的《曙光升起的时候——天安门前抒怀》中对于1976年我国三位伟大的领导人先后去世采用了三种不同的表达方法:“元旦刚达,周总理与世长辞……七月盛夏,朱委员长不幸逝世……九月,毛主席又永远无可挽回地离开了人民……”对于某些疾病、生理缺陷等,为了避免刺激对方,人们一般不愿直说,往往使用婉言。例如对于听力很差的人,如果直称为“聋子”是一种很不尊重对方的说法,一般可以说是“耳背”,或者是“重听”。对于生病,一般说身体不舒服等。

(2)委婉含蓄语言的表达技巧

①选用同义词语替代

婉言艺术中的一个主要表达方法就是选用同义词语替代。例如“胖”一词,可以选用“富态”来替代,如果是女生,还可以称为“丰满”;同样是“胖”,如果改用“肥”或者是“肥胖”,其中的感情色彩却有天壤之别。反之,“瘦”,可以说成是“清秀”、“苗条”等。

同义词语替代的手段是选择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同义词语。应用时首先要注意这些同义词语之间词义轻重的不同,例如“成绩、业绩、成就”在词义的轻重方面有所不同,“批评”、“批判”,在程度上也有不同;其次,同义词语的褒贬色彩不同,例如“侃侃而谈”和“夸夸其谈”、“见机行事”和“见风使舵”,这两组词语意思接近,但感情色彩则完全不同。

婉言中同义词语的替代因人、因事、因场合环境而异,在应用时应慎重选择。

②运用比喻、双关等修辞方法

1961年,毛泽东主席请被特赦的末代皇帝溥仪等人吃饭时,把溥仪拉到身边风趣地说:“你是我的顶头上司,我作过你的百姓呢。听说你现在还是个光杆司令,还可以再结婚嘛!”这里,毛泽东主席运用隐喻的修辞手法,把皇帝喻为顶头上司,把单身汉喻为光杆司令,使会见的气氛轻松起来。美国总统林肯的容貌不甚美观。有一次,林肯与道格拉斯讨论,道格拉斯说他是两面派,而林肯话头一转,泰然答道:“现在,请大家来评评看,要是我还有另外一副面孔的话,我还会戴这付丑陋的面具吗?”林肯以其特有的机敏,把“两面派”这一政治上的批评用语,运用双关的修辞方法,转换成容貌的问题,巧妙地避免了就是否“两面派”问题的争论,使对手陷于无法进一步申辩的尴尬境地,使一个有可能针锋相对的争论轻松地得到化解。

③暗示烘托,婉转表达意思

暗示巧妙,烘托得当,往往达到意想不到的婉言效果。有一次,一位素以严厉对待学生而闻名的英语教师,在讲课时竟在文法上出现了错误。有一名学生发现了,以为这正是使教师出丑的机会,便急切地指出了教师的错误。英语教师听了以后,严肃而认真地说:“你指出的很正确,说明你在认真地听讲,可是其他的同学却没有发现,是不是在打瞌睡呢!”然后,教师接着又说:“这个地方非常重要,许多人都容易出错,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英语教师在坦率地承认了讲课中的疏忽以后,不仅表扬了指出错误的学生,而且借此机会重复了这一文法的重要,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其暗示烘托的方法不着痕迹,却弥补了讲课中的失误,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④曲折婉转,谈言微中

谈话中,有时为了不使对方难堪,不直接把话说出来,而是有意地绕个弯子,婉转地说出,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乔治买了一块地皮,与建筑承包商签订了建房合同并准备择期开工。恰在这时候,公司决定派乔治出国工作,而且要求尽快起程。于是乔治去找了建筑承包商,打算中止建房合同。这位建筑承包商并没有以签了合同为理由,一口拒绝,而是委婉地指出:建房是您一生中很重要的一项决策,应该仔细考虑一下再决定是否中止。然后建筑承包商与乔治一起讨论解除合同是否划算的问题,并且说,现在施工,材料价格和施工费用都比较合算,而且可以在乔治出国这一时期内高质量地把房子盖好。乔治经过认真的考虑,接受了建筑承包商的意见,表示愿意按照合同继续进行。在上面例子中,建筑商并没有直接针对乔治所提出的中止合同一事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采用了曲折婉转的表达方式,以何时建房划算这一题目,进行诱导,得出了现在建房比中止合同以后再建在经济上要划算得多的理由说服了乔治,进而达到了自己承包这一建筑项目的目的。相反,如果建筑承包商不是采用这种方式,而是强调要遵守合同一口拒绝乔治的要求,只会引起乔治的反感,使这一项承包业务化为泡影。

谈话时,也可以利用日常问候、个人经历、历史典故等,于有意无意之间,委婉地把谈话中的问题加以说明。这种由浅入深的自然引入,使对方于不知不觉中自我领悟的方法叫做“谈言微中”;其特点是委婉、巧妙,使人在轻松愉快地思考之中接受你的看法。1964年春节座谈会上,毛泽东主席对坐在身边的中央文史馆馆长章士钊说:“我想拿点稿费,通过你给溥仪改善生活,不要使他‘长铗归来兮食无鱼’。”其中“长铗归来兮食无鱼”典故是中国古籍《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中的故事。意思是冯谖在孟尝君门下做食客时,孟尝君招待不热情,即以食无鱼为由,想离去。在这里,毛泽东主席实际上是表达了要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照顾好他们的生活,使如末代皇帝溥仪等这样的统战对象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对他们的关怀与照顾。这就采用了谈言微中的婉言艺术,巧妙地表达了说话者的本意。因为章士钊本人也是中央的统战对象,直接说出本意反倒不容易取得好的效果,而且与春节联欢会的欢快气氛也不协调。毛泽东主席运用曲故使一个严肃的话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很好的解决。

⑤避实就虚

即以无关紧要的、众所周知的,或者是范围很宽的内容作为答复而回避实质性问题的语言技巧。这往往是由于某种原因不便于明确表示,或者是对于明显不合理的做法必须加以答复而又需要避免正面冲突时所采取的表达方式。汉城奥运会举办前夕,中国奥运会代表团到达汉城时,许多外国记者围住中国代表团团长李梦华,提出问题。有的记者问:“中国能拿几块金牌?”“中国的金牌总数会超过韩国吗?”李梦华巧妙地回答说:“10月2日以后,你们肯定能知道。”又有记者问:“中国的新华社曾预测能拿到8—11块金牌,你认为客观吗?”李梦华又说:“中国有充分的言论自由,记者怎么想,就可以怎么写。”李梦华的答话就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表达方式,避开了记者想反复摸底的要害问题,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回答却又无懈可击。有时候,谈话过程中对方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因为条件限制或是由因某种关系无法正面拒绝也常常采用避实就虚的办法,委婉地加以回绝。有一家商贸公司的经理在与一家工厂厂长洽谈进货业务时,忽然提出:“你看我们两家搞联营,好不好。”这位厂长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巧妙地回答说:“这个设想不错,只是目前条件还不成熟,以后可以再考虑。”既不伤害对方,又回避了正面作答,避免了直接否定所造成的尴尬场面。

⑥虚理实说和以实喻虚

在阐述一些抽象深奥的道理时,采用举实例、打比方等多种方式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以达到对方易于接受、易于理解的目的。80年代,陈云同志在阐述什么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时候,对于国家计划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打了一个比方,说商品经济好比一只小鸟、国家计划是鸟笼子。小鸟可以在笼子里自由地飞,但不能越出笼子。这就是人们后来所说的“鸟笼子”经济理论。陈云同志把一个抽象的经济命题,用浅显的比喻形象地加以说明,通俗易懂。生活中以实喻虚和虚理实说的例子俯拾皆是。陶铸同志《松树的风格》著名讲话,通篇以松树喻人,从松树所具有的不畏严寒酷暑到默默无闻地做出奉献,阐明人也应该像松树那样具有高尚的风格和情操。这篇讲话曾经激励了一代青年,是虚理实说和以实喻虚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