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沟通的语言艺术
14815900000022

第22章 意味深长,妙用潜台词

(1)潜台词的含义

潜台词原是戏剧、电影表演技巧术语,指角色台词的内在实质,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

谈话中的潜台词是指说话的人对想要说的话不直接说出来,或者是不全部说出来,但其想要表达的意思却体现得很清楚。在听者一方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理解未说出的话的含义,即所谓“听话听声,锣鼓听音”。

在领导活动中,潜台词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应用得很广泛。在一定的场合下,有些话不便于直接说出来,或者是没有必要全部说出来,就可以通过潜台词的表达方式,使听话的人意识到或者是领悟到未说出的部分,彼此尽在不言中。

潜台词一般由明项和潜项两部分构成。明项是指已说出的那一部分内容,潜项是没有说出的那一部分内容。明项的功能在于准确地引出潜项的含意,潜项则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主体,使听者在听到明项内容后,能够准确地了解说话人未说出的实际的意图。因此,明项和潜项之间在内容上有其紧密的联系。这种内在联系表现在明项的内容已经暗示出潜项的主旨,使听者不必做太多的思考,就能理解潜台词的内容,从而使潜台词增加了隐秘感或深沉感。十九世纪,一位作曲家带了一份音乐手稿向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罗西尼请教。当乐曲演奏时,罗西尼不断地脱帽。这位作曲家关心地问:“屋里是不是太热了?”罗西尼回答说:“不,我有见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致意。”这是一个很典型的运用潜台词的生动的例子。罗西尼并没有当面指出作曲家的作品抄袭了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但谁都能领悟到这一部乐曲中有很多不是作者的创作。其中潜台词的明项是:我见熟人有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致意。潜项是:这一部乐曲中有许多部分是我熟悉的其他人的作品,分明是抄袭他人的。在这里潜台词口语艺术的运用既表现了罗西尼广博的音乐基础,又表现了他的机敏,准确地表达了这一席话的主旨。

(2)潜台词的类型

①潜下句

利用成语、格言、歇后语、诗词等上下句之间的固定关系,以上句为明项,以下句为潜项所构成的潜台词。只要把上一句说出,听者自然地联想到下句,从而领悟说话人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例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姜太公钓鱼,愿者上勾”等等都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作为潜台词使用。

②潜局部

利用事物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以事物的整体为明项,以事物的局部为潜项。在说话时把事物整体的意思表述出来,而说话的主旨却落在未说出的局部事物上,构成弦外之音,使听者很快地领悟到说话人想要说明的主要问题。

有一个人在集体宿舍的洗手间中,打开水龙头冲西瓜,另一个人走过时说了一句:“这可是公家掏钱啊。”一句话是潜台词的明项,指出公用的自来水也不应当浪费这样一个普遍的道理。冲西瓜的人马上意识到这句话的潜项是:“你正在浪费公家的自来水,如果是在自己家中,还会这么做吗?”等丰富的涵义。所以潜台词口才艺术确实有点到为止的作用。

③潜喻体和潜本体

利用比喻修辞方法中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类比关系,以本体为明项,以喻体为潜项的表达方式,构成了潜喻体类型的潜台词。在潜喻体结构中,说话的人只要把事物的本体说出来,听者就可以依照类比关系,了解喻体。反之,如果以喻体为明项,以本体为潜项,就构成了潜本体式的潜台词。试看两例:据说,战国时期的齐国人淳于髡,听说邹忌成为齐国的国相之后,很不服气,就去试探邹忌,想证实他到底有没有治国安邦的才干。淳于髡问:“做儿子的不离开母亲,做妻子的不离开丈夫,对否?”

邹忌答:“对,我做臣子的也离不开君王。”

淳于髡问:“车轱辘是圆的,河水向低处流,对否?”

邹忌答:“是这样。方的不能滚动,河水不能倒流,我也不能不顺乎民情。”

淳于髡:“貂皮破了,不能用狗皮去补,对否?”

邹忌说:“对,我也不敢让小人占据高位。”

淳于髡问:“造车必须算准尺寸,弹琴必须定准音调,是不是这样?”

邹忌说:“是这样,我一定注意法令,随时整饬纪律。”在这一个例子里,淳于髡的问话里只有一个本体,而他实际要问的是治国安邦的道理。而邹忌的回答则是略过潜台词的明项,即淳于髡所问的事物,直接从潜项来回答,切中了问题的要害。

鲁迅先生曾经说:“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常在学这种方法,可惜学不好。”(《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先生在这里要讲的主旨是如何写作,但这一段话却从画画入手,“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眼睛”是比喻中的喻体,又是潜台词中的明项。其本体是说在写作时需要抓住重点来写,枝节问题无论写得怎样细致,也不能使特点突出。而这一本体并没有在上面一段话中出现,是潜台词中的潜项,也是需要领导者去体会去领悟的。

④潜代指

利用借代的修辞方法,不把事物的名称直接说出来,借用与事物主体有关的事物来代替主体的名称而形成的借代关系,在潜台词口才艺术中称为潜代指。其构成方法是:以借代的事物作为潜台词的明项,以原有的事物主体作为潜项。当说话的人把借代事物说出后,听者立刻领会到是指原有的事物主体,起到只能意会而不需言传的表达效果。阿根廷著名球星马拉多纳在一次世界杯比赛中在对方的球门前依靠手球的帮助攻进了一球,而裁判并未发现,从而使阿根廷队夺得了世界冠军。在赛后观看录相中,发现了这一情况,于是马拉多纳的这一次手球被戏谑为“上帝之手”。以后,一提到“上帝之手”,其潜意思“手球”不需要解释而听者自明。运用潜代指方法时需要把握好下面几点。其一,作为明项的借代事物与潜项本体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要选用很明显、很典型的特征来代替原有的事物。例如:“他们没有见识,没有胆量,只晓得饭碗!饭碗!饭碗就是他们的终生的惟一目的。”(叶圣陶《抗争》)这里用“饭碗”来替代“生计”、“职业”,具体形象,突出了为生计而奔波的“他们”的本质特征。其二,用事物最显著、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为借代体,作为明项,来替代原有的事物,会显得生动、有力。例如“板儿爷”在北京语汇中专门借指蹬三轮车运输货物的个体劳动者,既生动又形象,就是因为抓住了这一类人在职业上、气质上等许多方面的特征。其三,潜代指的运用要考虑具体的时代特征和语言环境。只有如此,才会引起听者合乎逻辑的联想,准确地把握和理解潜项中的本来的事物主体。例如“金饭碗”、“铁饭碗”、“泥饭碗”等词语中的借代意义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打破原有的用工制度所,出现的,有其特定的内涵,其所指代的事物本体也非常明确。又例如曹操诗中有“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诗句,这里“杜康”是指代“酒”的,虽然现在大多数人都理解,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再有用“杜康”来指代“酒”的情况了,这就是因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语言要求,潜代指也是如此。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这一成语在潜台词的使用中却不受时代约束,其在具体的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作为潜项的事物主体可以完全不同,它可以指代有才干的人各处都存在,也可以指代自己所追求或所爱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