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沟通的语言艺术
14815900000034

第34章 曲线交谈,效果更好

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一般说,直言快语,是人的真诚所在,是受欢迎的。但有时候,效果并不佳,轻者损害人际关系的和谐,重者造成麻烦,违背言语交际的初衷。而有时有意绕开中心话题和基本意图,即“兜圈子”,却常能收到较理想的交际效果。请看下列三例:例(1):一位年轻媳妇,见小姑穿上了件新的羊毛衫,猜想是婆婆买的,故意高声对小姑说:“嗬,真漂亮!从哪里买来的羊毛衫?”婆婆在一旁答话:“从对门商场买的,刚到的货。我先买了一件,让你们穿上试试,要看中了,下午再买一件,你们俩一人一件。”

例(2):一天,某青年教师早早回家做了一锅红枣饭。妻子下班回来,端起碗,高兴地说:“这枣真甜,哪来的?”丈夫说乡下姨妈捎来的。妻子不无感慨地说:“姨妈想得可真周到,年年捎枣来!”丈夫说:“那还用说,我从小失去父母,就是姨妈把我抚养大的嘛!”妻子说:“她老人家这一生也真够辛苦的。”稍停,丈夫忽然叹了口气,说:“听捎枣人说,姨妈的老胃病又犯了,我想——”“那就接来呗,到医院好好治治。”不等丈夫把话说完,妻子说出了丈夫想说还未说出的话。

例(3):晚饭后,几位青年人去拜访某教授。谈到深夜,教授接着青年人的话题说:“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明天我去A城参加一个学术会,准备就这个问题找几位专家一块聊聊。”几位青年人立刻起身告辞:“很抱歉,不知道您明天还要出差,耽误您休息了。”例(1)年轻媳妇见小姑穿上了新的羊毛衫,猜想是婆婆买的,也想要一件,但又不好意思说出口,于是转向小姑夸羊毛衫,“王顾左右而言他”,达到了目的。例(2)青年教师想接姨妈来城里治病,但不直说,而是通过吃枣饭,忆旧情,造成一种适宜的氛围,然后再说姨妈生病了,而让妻子接过话题,说出接姨妈的话。这样言来语去,自然圆满,比直说高明多了。例(3)教授明天出差,要早休息,但碍于情面,不好直言辞客,而接过对方话题一兜,即达到了辞客的目的,话语委婉得体而不失礼仪。由此看来,说话兜圈子,有时候确实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起到直言快语所不能起到的作用。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说过兜圈子是一种说话的艺术。要正确运用这种艺术,首先要善于分辩言语交际的具体情况,做到当兜则兜,不当兜还是直说为好。言语交际中兜圈子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顾及情面,有些话不便直说,可以兜。

比如婆媳之间、恋人之间、两亲家之间等,均系刚刚建立起来的情感宝塔,基础欠牢固,交往中双方都比较谨慎、敏感,言语中稍有差错,都会带来不快或产生误解,造成矛盾。例(1)那位媳妇,如在娘家面对亲生母亲,大可不必兜圈子;但在婆婆家,面对婆婆,就不好直说要东西了。而她的兜圈,既达到了要羊毛衫的目的,又不失情面。

——出于礼仪,有些话不便直说,可以兜。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称“礼仪之邦”,具有文明礼貌的社会风尚。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十分注意话语的贴切、得体。私人场合、知己朋友,说话可直来直去,即使说错了,也无伤大雅。在公共场合,对一般关系的人,特别是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对待外宾,说话就要特别讲究方式、分寸。为了不失礼仪,说话就常兜圈子。例(3)那位教授的话,就与特定的交际场合、对象、自身的身份相称,实现了和谐的沟通。试想,如果直言明天出发,改日再谈,虽可以达到辞客的目的,但却易置对方于较为尴尬的处境,也有失教授慈祥和蔼的一面。

——某个意思,直接挑明,估计对方一时难以接受,一旦对方明确表示不同意,再要改变其态度就困难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强调事理,征服对方,就可把基本观点、结论性的话先藏在一边,而从有关事物、道理、情感兜起。待到事理通畅、明白,再稍加点拨,自能化难为易,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例(2)那位教师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兜圈子的。如果他直言接姨妈来城里治病,妻子不一定同意。而通过吃枣饭、谈红枣、忆旧情,事理人情双关,形成了接姨妈的充分理由,水到渠成,所以不用自己讲,妻子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有时候,由于对方的情绪、思想所致,难以与之进行交际,而要说服对方,就要想方设法与之接触,开辟言语交际的信息渠道。兜圈子就常常能发挥开辟信息渠道的作用。如人们所熟悉的《触龙说赵太后》,触龙的言语成功就在于他采用兜圈子这种艺术手段。

准确运用兜圈子这种说话艺术,除了要善于区别交际活动的具体情况,做到当兜则兜外,还要了解兜圈子的一些常用方法,灵活地组织话语。从兜圈子所利用的事物、事理与中心话题、交际目的关系分析,主要有如下几种:

(1)因果法

即从促使对方接受观点,产生行为的诸种原因兜起。这种原因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理论。例(2)那位教师兜圈子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姨妈把青年教师抚养成人,姨妈每年捎枣,姨妈生病是因,接姨妈是果。这是用事实兜。再如陈毅任上海市长时,干部实行供给制,为了不给国家增添负担,想劝岳父回老家。顾虑到直接提出,老人产生误解,陈毅同志就绕了个弯先问老人家共产党好还是国民党好。当老人家说出国民党任人唯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时,陈毅同志说:“说得好,所以国民党要倒台……那您喜欢不喜欢您的女婿也这样?”老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决定回老家去。这是用道理兜,先以事明理,再以理论事。

(2)推论法

即从与交际目的相关的事物兜起,让对方由此及彼,或由表及里推论出新的意思。例(1)那位年轻媳妇的话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儿媳称赞小姑的羊毛衫,在婆婆心里必然产生这样的思考:儿媳夸小姑的羊毛衫,当然是自己也想要一件;儿媳也是自己家里人了,应同女儿一样看待,既给女儿买了,也应该给儿媳买,这是事理常情。所以那位聪明的媳妇,没说要羊毛衫而得到了羊毛衫。

(3)比照法

即寻找与交际话题具有类比意义的事物兜圈子,两相比照,语义明晰,或者兜而不发,令对方自悟,或者稍加点化。传说郑板桥早年家贫,一年除夕赊了一只猪头,刚下锅,又被屠户要了去转手卖了高价。为此他一直记恨在心。直到后来到山东范县做官,还特别规定杀猪的不准卖猪头,自己吃也要交税,以示对屠户的惩罚。夫人闻之,感到不妥。一天她捉到只老鼠吊在房里。夜里老鼠不住地挣扎,郑板桥一宿没睡好觉。他埋怨夫人,夫人说她小时候好不容易做了件新衣裳,被老鼠啃坏了。郑板桥听后笑了:“兴化的老鼠啃坏了你的衣裳,又不是山东的,你恨它是何道理?”夫人说:“你不是也恨范县的杀猪的吗?”郑板桥恍然大悟,随吟诗一首:“贤内忠言实难求,板桥做事理不周。屠夫势利虽可恶,为官不应记私仇。”郑板桥夫人通过两种事的比照兜圈子,而后画龙点睛,说服郑板桥。

(4)双关法

即寻找与中心话题相关的具有双重内涵的事物兜圈子,言在此而意在彼,获得一种含蓄委婉的言语效果。比如,一位农村小伙和姑娘暗暗相爱,都羞于直接表白。一天,俩人在田间相遇,姑娘灵机一动,指着在花间飞动的蝴蝶问小伙:“你说为什么只见蝴蝶恋花,不见花追蝴蝶呢?”小伙子一时发懵,“花怎么能追蝴蝶呢?”转瞬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坦率地表达了对姑娘的爱慕之情。这位姑娘的无疑而问,自然令对方思考到其双关意义,话语婉曲、巧妙,既实现了完美的感情达意,又不丢脸面,不留人口实。

(5)感情投资法

即某一交际话题一时难于为对方接受时,根据对方的思想、兴趣、职业等特点,先从本题之外的副话题兜起,待到言路通畅,再自然引入本题。《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的话就是运用了这种兜圈法。

附带说明,兜圈子有时能产生一种含蓄委婉的言语效果,但含蓄委婉的话却并非全是兜圈子。兜圈子也不是猜谜语、说隐语,它是曲径通幽,最终要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思想,如果兜来兜去,把对方引入迷魂阵,就不好了。再者,兜圈子这种说话艺术一定要慎用,当兜则兜,不然,兜之不当,会给人啰嗦、虚伪之嫌,与交际目的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