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沟通的语言艺术
14815900000043

第43章 说服别人的10大有效策略

管理者说服别人的有效策略是什么呢?

(1)注重感情

人是十分珍视感情的,在人与人的接触和交往中,感情的作用十分重要。在说服人的时候,首先要创造一种平和、温暖或是热情、诚恳的气氛。有人说,再雄辩的哲学家也不好说服不愿改变看法的人,惟一的手段就是先使他的心变软。其道理就在这里。在说服对象抵触情绪比较重的情况下,先让他们发挥一下是对的。发挥不只是情绪的宣泄,而且,可以让他们在原来的路上往前走得更远。这时,因为事情已经过火、过头,也因为走得越远,错误越容易暴露,他们自己便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自己就把自己说服了。

(2)先顺后逆,先退后进

心理学有个“名片效应”,是说与人接触,先要向人家介绍自己的情况,让人家了解自己,取得信任。心理学还有个“自己人效应”,是说与人接触,要取得人家的信任,就应该先让人家认可你是他的“自己人”。我们采用这种先顺后逆的说服方法,确可以消除对方的对立情绪,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引出认同感。

当两个方面对立起来的时候,再在对立的观点、认识上说服,就很难收到效果了。但是,你转换一下思维的角度,取其可取之处、可扬之光加以肯定,先转化对方的心理和情绪,然后再进行理性说服,这就容易有效果了。

先退后进是说,要先按被说服者的思维线路和行为途径往前推,一直推到错误处,以此得出结论——此路不通。这样,站在对方的思想和行为的角度说理,就容易被接受了。

(3)激发动机

美国的门罗教授提出了一种激发动机的五步法,一是引起对方的注意。主要是要善于提出问题。二是明确你需要什么。把说服对象引到他自己的问题上来。三是告诉他怎么解决。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四是指出两种前途。即是不同的两种结果。五是说明应采取的行动。这便是结论。这种方法实际上也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说服对方,是从对方的动机出发,先在动机上寻求一致点,再去求同存异。

(4)寻找沟通点

这即是如何引起对方注意,善于提出问题。实际上,无论在心理上、感情上,还是在理性上,我们都可以找到双方的共鸣之处,即沟通点。共同的爱好、兴趣;共同的性,格、情感;共同的方向、理想;共同的行业、工作等等。这都是很好的沟通媒介。事情往往是这样的,对方哪怕是向我们这方迈过一小步,他们的立场、态度、认识,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5)归纳法

这是一种提供多种事实,让对方自己去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对立情绪的人,采用具提出事实,不给结论的方法,容易被接受。

(6)对比法

摆出正反两个方面的事实,让对方自己去判断是非曲直,或让他们跟着我们一起去判断对错。这也是一种好方法。

(7)心理换位法

我们站到对方的位置上,或使对方站到我们的位置上。这样容易相互理解、体谅。有一句话:“挤上车的人往往会改变态度。”这话是有道理的。

(8)以大同求小同

在具体问题上发生分歧,把问题停留在具体问题上,事情往往不好解决。如果把这个问题挪到相关的,如目标、理想这样的高层次上,我们就容易找到共同点。自然有共同点,又是大共同点,统一认识、看法,也就好办了。

(9)利用兴奋点

就是利用人们最关心、关注,引起人们兴趣、兴奋的事情,把这些事情和我们要说的事情联系起来,以此来激励、刺激人们的理性、心理,以便获得说服人的效果。这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善于寻找那些确使人兴奋的事情。

(10)拿出权威的数字

心理学有个“权威性偏见”,是对权威产生的一种过分崇拜的评价性偏见。人们听到、看到权威的,往往是闪光的东西,并不了解他的另一面,所以会产生盲目性。问题是,人们并不很清楚这一点。你用权威的话说,人们就信服:你拿出权威的数字,人们就很少提出疑问。这样,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当引用权威的语言或材料,也能起到说服的作用。比如,“事故多发地段,请注意安全”和交警提醒您“这里一个月有3人死于车祸”,显然,后者的作用会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