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儒家智慧活学活用
14818500000018

第18章 规格——享受自己应该享受的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

在礼乐制度严密的社会里,礼乐的等级就标志着社会的秩序。天子用天子的音乐,既标志着他的身份,同时也体现着他对百姓的关怀与慈爱;臣子用臣子的音乐,除了标志着自己的身份外,还表示了对于天子的尊敬和对百姓的体恤。然而鲁国的大夫季平子竟然在自己的家庭宴会上使用了天子的音乐歌舞,其野心是可想而知了。连这样的事他都能做得出,他还有什么样的事情做不出呢?“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反映了孔子对于扰乱社会秩序者的无比愤慨,便成了后世义愤至极的代名词了。

佾,行列的意思,一佾为八人。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可享用八佾六十四人的大型舞蹈。天子以下,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古代的礼,从广义来看,礼仪之外,还广泛涉及典章制度、行为规范等等,是为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社会生活有序进行的必要典章。如果礼制紊乱,那么国将不国了。由于这个原因,孔子才大力呼唤礼制,正是体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秩序渐趋紊乱的内心忧虑。

季氏是谁?他就是季家,当孔子时代,鲁国有三家权臣,即所谓权门,而且不是普通的权门,是可以动摇政权的权门。这三大家是孟孙、仲孙、季孙,国君都拿他们没办法,整个政权都操在他们手上,鲁国当时的国君就那么可怜。

季氏这位权臣,在家里开家庭舞会,玩出天子的味道来了。照规定他只能欣赏四人一排的舞蹈,他居然摆出八人一排的舞,完全是天子的味道,已经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在孔子看来,这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

中国传统消费思想以儒家的等级消费观为主流,其代表人物就是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维护等级制度,提倡道德教化。认为人有名分之分,社会有等级差别,名分、等级决定一个人的政治地位、经济利益和消费状况,并由此提出贵贱有序、贫富有差、消费有别的等级消费观。同时,他主张节用、宁俭,强调对消费行为进行必要的道德约束。

孔子消费观的核心是以礼的等级名分来规范社会成员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孔子重礼,认为礼是国家的纲纪,主张“为国以礼”。(《论语·先进》)礼讲等级名分:“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左传》宣公十二年)孔子把其归结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为政》)在其主张的礼制下,社会成员依据各自的血缘宗法关系,形成贵贱有序的社会等级网络。政治上,“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左传》桓公二年)经济上,“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国语·晋语》)由此可见,在消费上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阶层其政治地位与经济利益具有严格的等级差别。从礼的等级名分规定出发,孔子主张在消费上应该体现出尊卑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