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鲁迅影像故事
14846200000005

第5章 鲁迅的笔误一:关于施霖

看过藤野先生的照片,会喜欢鲁迅的笔墨的精准,只有两行字,便将藤野先生刻画了出来:“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因为中学语文教材的原因,藤野先生和白求恩、列宁等人一起,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外国人之一。甚至,在日本仙台,也因了鲁迅先生的缘故,藤野先生成为一个名人。

鲁迅从日本回国以后,除了给尚在日本的周作人写信寄钱物外,几乎没有写过在日本生活的回忆文字。差不多,《藤野先生》是他在日本生活的唯一文章。在这篇文章里,因为时间过了很久,鲁迅先生忆念起,十分深情。在他的笔下,藤野先生对他的作业进行修改,在鲁迅决定要退学弃医从文的时候,很是悲伤。

尤其当鲁迅先生写到藤野先生送他照片的时候,颇为细节:“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然而,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去世以后,引起世界文坛的轰动。远在日本的藤野先生也被记者找到。他也看到了鲁迅回忆自己的文章,根据他的回忆,他写了一篇忆念鲁迅的文字,其中谈到了照片的情形,他的记忆是这样的:“据说周君直到去世一直把我的照片挂在寓所的墙上,我真感到很高兴。可是我已经记不清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形式把这张照片赠送给周君的了。如果是毕业生的话,我会和他们一起拍纪念照,可是一次也没和周君一起照过相。周君是怎样得到我这张照片的呢?说不定是妻子赠送给他的。周君文中写了我照片的事情,被他一写,我现在也很想看看自己当时的样子。我虽然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但我所作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因此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藤野先生在教课的过程中,知道了一些日本人欺负中国留学生的事情。而他呢,在很小的时候,就对中国文化向往,所以,很尊重中国的先贤,不允许自己的学生欺负中国人,所以,在生活小节上偶尔会关怀到在异乡的鲁迅。这在他来说,不过是对所有留学生的共同的情感,而对于时刻有孤独感的鲁迅来说,无异于整个城市的温暖。

在《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处,鲁迅写道:“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7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这是多么浓郁的感情啊。然而,这段话,也像他在这篇文章的开始处说仙台只有他一个稀为贵的留学生一般,记忆有误的。

那三本在《藤野先生》一文里丢失了的讲义,实际上并未丢失,只是搬家的时候更换了地方,而被鲁迅遗忘。后来,鲁迅去世后,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这一大批学习笔记。不是三本,而是六册。这六册笔记本分别是《脉管学》、《有机化学》、《五官学》、《组织学》、《病变学》、《解剖学》。

文学作品,总会和真实稍有出入。然而,鲁迅却将一个对自己语言有过特别多的帮助的启蒙老师珍藏在记忆里,一直用合适的温度保存着,直到有一天,将他归还到文字里,让我们这些阅读者读来亲切,动容,感到有阵阵的暖意,就是最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