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学习的黄金期
14855500000019

第19章 良好的学习习惯影响孩子的一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习惯对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大,好习惯是不断增值的‘资本’可以使人终生受益;而坏习惯是人一生需要偿还的‘债务’,需要人一辈子不断地无偿付出高额利息,直到人们一无所有而破产。”

小学低年级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纠正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业有成的关键因素,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减轻孩子的身心负担,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要想孩子学习优秀、学业有成,请从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主动的学习方式,是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经长期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定势。

学习习惯形成的标准一般有三条:

一是动作的速度,指经过多次反复练习,组成学习习惯的一系列动作的敏捷性日益提高;

二是动作的质量,指动作的精确性和协调性应该不断提高;

三是学习者本身的体力消耗和脑力消耗要不断维持相对平衡。

如果孩子某种学习活动达到上面三条标准,说明他这种学习活动的习惯已经养成。

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孩子自觉地学习,及时预习、复习,上课注意力集中,笔记工整清楚,遇到问题积极思考等都是学习的好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中小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习的习惯。”教师和家长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抑制和消除不良的学习习惯。

正如乌申斯基认为的那样,坏习惯是人一生需要偿还的“债务”,需要人一辈子不断地无偿付出以偿还这种债务的利息,直到人们一无所有而破产。坏习惯会折磨人,使得人们丧失所有的创造力。而好习惯则是不断增值的“资本”,可以使人们终生受益。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习的“永动机”,是孩子学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好的学习习惯能减轻学生身心负担,使学生专心学习,因而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而不良学习习惯则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降低了学习的效率。美国心理学家曾调查过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结果表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增加。专家们据此认为,学习习惯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的,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已形成的习惯难有大的改进。那种认为“树大自然直”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一棵带有枝枝丫丫又弯弯曲曲的小树,长大能直吗?如果孩子在小学低年级尚未形成良好的习惯或者养成了不良习惯,则需要经过特殊的努力才能够改正过来。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有句名言:“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可见改正不良习惯的艰难。事实上,很多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直到高中以后也未能改正过来,成了孩子学习中看不见的拦路虎。

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举止言谈习惯等对孩子的成长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在众多好习惯中,学习习惯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人的一生中,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学习。只有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生命才能放出异彩,才能在事业上不断获得成功,才能在生活中脱离低级趣味。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说明,人的生命价值的体现,往往开始于学习。谁学习得好,较多地占有一些前人的智慧成果,谁就有可能使理想如愿以偿,因为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孩子的自我超越和更新,是孩子自我超越观念、自我超越能力、自我超越内容的选择和提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修正和完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