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学习的黄金期
14855500000043

第43章 正确指导孩子抓住阅读的重点

国外许多家长都非常注重引导孩子读书。歌德小时候,母亲就不断给他朗读;而美国总统布什的母亲,一直为儿子导读到中学。

日本早在1960年就推出“每日阅读20分钟”计划,要求家长督促孩子每天早上朗读20分钟,共同分享阅读快乐。

在瑞典,家长给孩子读书或和孩子一起读书,是许多家庭每天的必修课。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中小学生平均一学期应该阅读100万字以上,在小学到初中的过程中达到2000万字的总阅读量。”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小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很少,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指标。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发动全国215家少儿报刊,于2001年向全国30万所中小学的2亿名学生发出了“每天课外阅读10分钟”的倡议。

课外阅读本该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项活动,然而现在他们的课外阅读量很少,除了作业负担太重、缺少时间外,家长和老师没有或不善于启发、指导他们课外阅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许多孩子缺乏学习主动性,如果没有人启发、引导他们阅读,他们宁可玩也不会主动阅读。

有人说,学习主要靠自觉。但对于孩子来说,又有多少自觉性可言呢?况且,即使自觉性强,如果缺乏家长和老师指导,孩子也会因为读物选择不当或阅读方法不当而走上歧途。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尚小、是非分辨能力差,正是利用这一点,一些武侠小说、迷信读物、色情小说,披着花花绿绿的外衣,吸引他们去购买、阅读。以至于他们根本无法专心学习、做作业了,这不是家长的失职吗?

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尽心尽职指导孩子读书。

家长在指导孩子课外阅读时,有必要为孩子把握阅读的重点方向,这主要是指以下四个方面:

(1)思想修养方面

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给他们推荐一些有关青少年修养方面的读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体地说,低年级小学生主要是阅读英雄故事等具有教育意义的读物,高年级小学生则可以阅读一些哲理性较强的书籍,包括经典名著。

(2)文学修养方面

文学修养的提高仅仅依靠语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在为孩子选择课外读物时,时间、地域上要兼顾古今中外;体裁上要涉及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多种文体;要从阅读名家代表作起步,让孩子一开始就接触到文学精华。阅读时不要只关注情节,否则无助于文学修养的提高。

(3)配合教学方面

父母应结合课堂教学进度,推荐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同或相关的课外读物,让孩子从不同角度去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因为教材中的内容是最基础的知识,而课外读物无论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要丰富得多。通过阅读课外读物,可以满足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

(4)服从兴趣方面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离不开兴趣两字,这方面要掌握的原则是:对兴趣较广的孩子,可向他们推荐相关科普和报纸杂志;如果孩子兴趣专深,则向他们推荐一些该方面的专著,以便深入研究。绝不是孩子想看什么,家长就给他买什么。卡通、漫画、魔幻小说、搞笑故事看得太多,对孩子形成正常思维模式反而会起破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