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所谓故乡
14867600000018

第18章 对儿子说

儿子终于以比较满意的成绩,考上了他喜欢的大学和喜欢的专业。高考的那天,儿子满十七岁。他的生日就是高考,他似乎是为了奔高考而来的。我感谢儿子。有一阵子,我对自己的遗传发生了动摇。儿子不喜欢语文,虽然他读了许多的古典名著(绝对比我多),也在偷偷写他的半文半白的长篇《陈氏春秋》,但他讨厌作文。高中进入快班时,全班倒数第二名,只是在临高考前三个月,才突然进入了前十名。

进入大学他就要自己管自己了,他突然长大了,从过去一双袜子也没有洗过的他,马上就能洗长短衣服,这太神奇了,不用人教,全会,这一代小子!但,做人的道理他未必懂,生活的经验他未必会。于是,就要一点点教他,比方食堂的几十种菜肴,要他一个个尝遍后,再慢慢选择自己喜欢的菜;打开水小心烫着,若烫了,赶快用自来水冲,五分钟后抹万花油;买贵东西一定要砍价;对来寝室推销的人,不要买他的东西;不要相信从路边突然窜出来伸手找你要钱的人;不要着凉,有汗随时换内衣;记住,要大方,对同学一定要大方,小里小气的人,是不会受欢迎的,与同学一起出去,要争着买票(车票、门票),一起消夜,争着买单。

对儿子交待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忍耐”。中国最伟大的格言就是一字格言:“忍”。如果你骑车擦了别人,上车踩了、碰了别人,一定要笑着说:“对不起。”微笑是最好的东西,它可以化险为夷,伸手不打笑脸人嘛。这世上有许多横蛮的人,可你不要横蛮,你没有必要与他们争一时的胜负,大丈夫能曲能伸。当别人踩了你一脚,骂了一你句,你忍忍,就过去了。那些蛮不讲理者大多是地痞泼妇之类,你被骂了,被踩了,依然笑,记住,笑着走开。如果你没有变脸,你就理解了“忍耐”的真谛。争论,为什么要与他们争论呢?有必要与他们费口舌吗?他们值吗?你的外表永远要谦逊,对陌生人,对朋友,对同学;对好人与坏人,永远谦和,内心不妨狂傲一点,内心的狂傲能保证你有创造的冲动。忍耐,这是保全自己的根本。没有忍耐,一切都无从谈起。当你受到伤害,你就想想古代那些忍胯下之辱的英雄。退一步海阔天空,忍字头上一把刀。忍辱负重是中国男人的美德。当你知道侮辱会使人不好过时,你要永远记得,千万不要在有意无意间伤害你的朋友和同学,你因一句俏皮话,或一件事伤害了他,有些人会把这事记一辈子。这个世界上,心胸开阔的男人不是很多。

另外,我还要对儿子说,记住一句古训: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这对吗?可是,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会说这话绝对正确的。你们这一代孩子,内心充满了阳光,可你不知道,我们那代人是从阶级斗争大揭发的环境中过来的。我们那代人里,有许多的小人和告密者,你推心置腹给他说的话,转眼说不定就把你出卖给了你的上司,你的同事、朋友或敌人。我十分担心我们这一代人恶劣的告密嗜好会成为基因,传到八十年代的后一辈身上去了。你自己看着办吧,你完全可以凭着你的感觉,寻找你可以值得信赖的人。

同情心是非常重要的,你要记住,与你一同进校的、年龄一样的农村孩子,一进大学就要自食其力,打扫楼道的卫生,在厨房洗盘子,抹桌子。你要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们,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主动出手。可以分给他们你的饮食,你的学习用品。因为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那个在读高中时争着帮厨以混两顿饭吃的自己。我对儿子说,他们是你老爸曾经的影子,你的老爸曾是一个十分贫穷的青年。你帮助他们,但不要做出施舍的样子,那样会伤人家的自尊心。往往这些孩子,他们的自尊心特别强。

当然,对儿子说的远不止这些,事无巨细,都要一一交待,因为儿子要开始他离开父母的人生。儿子说,老爸比妈妈还要过细。的确是这样的,过细得让儿子有些烦了,总是说:我知道,我知道。但是,作为父亲,有必要对他说这些。父亲不说,谁会给他说呢?我宁愿反反复复地唠叨,千叮咛万嘱咐,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儿子在他的人生之路上,有一个指点的人,不致于惶惑和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