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完美女孩全书
14869200000066

第66章 第66招 培养女孩对学习的融会贯通能力

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有的父母这样说:“我的女儿平时学习很勤奋,但成绩怎么也上不去。我给她请家教,让她上补习班,虽然花了很多精力夯实了基础知识,但一到考试,这孩子总感觉反应慢、思路狭窄。”

为什么努力学习的孩子考试时会觉得举步维艰呢?

维维是一个很爱学习的女孩,她的各科成绩很均匀,但都不是很突出,现在在一所普通初中上学。自从上了初中之后,维维学习更加努力,中午大家午休时,她在学习,晚上人们已经进入梦乡了,她还坐在书桌前温习功课,有时妈妈催促她休息,她都没有动。维维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可她的成绩却节节后退,而且幅度很大,刚进班级是全班前10名,第一次期中考试竟退到了20名以外。看到那些平时没有她学习努力的同学考的成绩比自己好,维维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并且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也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维维的父母是看在眼里愁在心里,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办。

维维的这种学习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死读书,读死书”,孩子虽然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平时学习不灵活,才导致考试中灵活应用的题目失分过多。而父母遇到女儿出现这样的情况时,不仅要让女儿学好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孩子的思维品质的训练。

给女孩父母的建议

出色的思考能力有助于发展女孩子的智力,并提高她的学习效率,所以,父母不要只是一味地帮助孩子找寻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而忽略了对孩子思维能力的锻炼和良好思维品质的提高,这很容易导致孩子自主学习能力降低。

方法一:鼓励女儿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各个环节

培养女儿的思考能力,首先就要让孩子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因为这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鼓励女孩子积极参与听讲、提问、做作业、讨论等过程,让她将所学的知识通过学习活动过程的参与达到融会贯通,以便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发展她良好的思维品质。

悠悠是一个很爱学习的小女孩,她的爸爸妈妈平时除了引导女儿学习基础知识之外,还一直锻炼她的思考能力,希望孩子能不被刻板的教条损害跳跃的思维。

有一天,悠悠放学回家之后,很乖地坐在书桌前写数学作业。爸爸很欣慰女儿这么听话和爱学习,于是好奇地走到孩子的面前去看,因为女儿刚刚上小学二年级,数学题目在大人看来都是十分简单的,但是不一会爸爸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悠悠在写数学题的时候,不假思索地就写上了答案。

爸爸问她:“悠悠,2乘以3等于6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悠悠自豪地说:“爸爸,乘法表我早就背熟了,不用老师教,我就知道答案。”

“那你能告诉爸爸2乘以3为什么等于6吗?”

悠悠一脸不解地说:“2乘以3当然是等于6了,乘法表上就是这样的。”

于是,爸爸引导她说:“悠悠,你看这里有6块糖,你能用它给爸爸讲解一下2乘以3吗?”

悠悠盯着桌上的糖想了想,突然小脸发亮地说:“爸爸,你看,把6块糖分成3小组,一组有2块糖,这样2块糖乘以3小组,不就是6块糖了。”

爸爸赞许地点点头,这时悠悠又兴奋地说:“爸爸,还有一种方法,把6块糖分成2小组,每组3块糖,这样也行,呵呵!”

“悠悠真是一个爱思考的好孩子,以后也要这样学习啊!”

方法二:肯定女孩学习中的“异想天开”

洛洛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数学老师把洛洛的妈妈请到办公室,对她说:“洛洛是一个很聪明的小女孩,但是她的想法实在是有点怪。现在我们班数学教学正在进入直式运算阶段,学生们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从低位向高位顺序运算,唯独你们家洛洛别出心裁地从高位到低位进行逆向运算。上课的时候,我已经说过她很多次,但是这孩子还是一意孤行。所以,希望你们做父母的能够好好劝一下孩子。”

妈妈回到家盘问,洛洛振振有词地说:“左边算到右边是我想出来的窍门。”听女儿这样一说,妈妈马上意识到女儿虽然违背数学规律进行运算,但却透露出一种萌芽状态的独创精神。于是妈妈在对她的“找窍门”给予充分肯定之后,循循善诱地告诉她,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要多方位地观察,对思维结果还需要科学验证,而验证的标准就是看它的实际效果,然后妈妈再和女儿一起分析逆向运算的弊端。最后,洛洛终于心服口服地忍痛割“爱”了。

女孩子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伴随着自主意识的加强,她的脑海中会出现越来越多“异想天开”的想法和做法,此时父母要做的就是先肯定孩子的这种“奇怪”行为,然后鼓励孩子说出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并且加以验证,要让孩子自己去认识到对与不对的地方,父母不要强行地让孩子一味服从和依赖,这样她的思路才会打开。

专家教你 女孩怎么养

父母如何帮助不会发散思维,学不会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知识的女孩呢?

第一,多让孩子自己分析问题。无论什么时候父母都不要代替孩子思考,更不要在孩子做错事时一味斥责,可试着让她自己想一想什么地方做错了,为什么做错了,应该怎么做。

第二,父母要多用疑问的语句问孩子,使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如果女儿不能立刻回答出来,父母不要着急,要耐心地引导、启发她。

第三,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父母首先应该问孩子:“你该怎么办?”“你有什么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