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学点心理操纵术
14870500000035

第35章 让他相信你,就让“权威”跟他对话

人们总是觉得权威人物常常是正确的楷模,服从权威人物会让自己具有安全感,增加了不会出现错误的“保险系数”。

虽然过分滥用权威可能会导致侵权、犯罪,但适当地引用权威人士或专家的意见增强自己的说服力是拓宽和改善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

有一天,我和一个同事出门要到南城办事,同事开车,我坐在副驾驶座上。

一不小心,走上了三环的主路。我说,凭我的经验,这个时间段肯定会塞车,朋友不听,结果果然一路塞车。在两次可以改道的路口,我都建议朋友走四环,朋友很固执,不相信我说的三环会一直塞下去,他决定继续碰运气,也许过一会儿就好走了呢。可是他的运气并不怎么样。

在我第三次建议他走四环的时候,我指着道路上的电子指示牌对他说,西三环南路公主坟到六里桥段堵塞严重。朋友确认了这个信息后,终于绕道改走四环。结果一路畅通。

前两次,凭我的经验还不足以说服朋友,但是第三次当道路指示牌上说道路不畅,朋友马上改变了态度。指示牌上说的当然比我的话有效千倍。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讲到,人们在做出判断的时候,最主要的依据是眼见为实。但是,在没有事实作为判断依据的时候,人们则会相信权威的话。人们认为权威更有发言权。

试想,当你失恋了,痛不欲生的时候,有人来劝慰你。如果劝慰你的是一个“知心大姐”,用她自己的经历来告诉你失恋不过是正常的事,你会觉得很受用;但如果换一个从来没有恋爱经验的年轻人来劝慰你,你会对他说的话不以为然,“你一个从来没有恋爱的人,根本就不懂失恋的痛苦!我为什么要听你的?”“你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我凭什么要相信你?”

当你在人生道路上感到迷茫的时候,你的父母劝说你应该加油,不要放弃,或许对你没什么作用,因为他们说的这些道理你都知道;但如果换一个职业规划师来为你分析今后的道路应该如何走,现在应该如何努力,那么你肯定非常愿意听从对方的建议。

所谓“人微言轻,人贵言重”。人们都具有安全心理,也就是说,人们总是觉得权威人物常常是正确的楷模,服从权威人物会让自己具有安全感,增加了不会出现错误的“保险系数”。

在美国,一些心理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在给某一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的时候,实验者为学生们介绍了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老师,并告诉他们这位德语老师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在实验过程中,这位著名“化学家”煞有介事地拿出了一个瓶子,里面装有蒸馏水。他说这是自己最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一些说不清的味道,让在座的每个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大部分学生都举起了手。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会觉得原本并无气味的蒸馏水有气味呢?是因为社会中存在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即“权威效应”。

在上学时候,老师教我们写议论文,要引用事实和名人的言论作为论证,这就会让你的论文变得更加可信,更有说服力。的确,在劝说他人支持自己的行动与观点时,恰当地利用权威效应,不仅可以节省很多精力,还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很多广告商制造一些所谓的“专家”来做广告,说服消费者购买他们的产品,就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

举世闻名的航海家麦哲伦正是因为得到了西班牙国王卡洛尔罗斯的大力支持,才完成了环球一周的壮举,从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改变了人们一直以来天圆地方的观念。

麦哲伦是怎样说服国王支持并赞助自己的航海事业的呢?原来,麦哲伦请了著名地理学家路易·帕雷伊洛和自己一块去劝说国王。

那个时候,因为哥伦布航海成功的影响,很多骗子都觉得有机可乘,于是就都想打着航海的招牌,来骗取皇室的信任,从而骗取金钱,因此国王对一般的所谓航海家都持怀疑态度。但和麦哲伦同行的帕雷伊洛却久负盛名,是人们公认的地理学界的权威,国王不但尊重他,而且非常信任他。

帕雷伊洛给国王历数了麦哲伦环球航海的必要性与各种好处,让国王心悦诚服地支持了麦哲伦的航海计划。正是因为相信权威的地理学家,国王才相信了麦哲伦,正是因为权威的作用,才促成了这一举世闻名的成就。

大多数人只要一听到权威的话,便会立即放弃自己的主张或信念,转而去迎合权威的说法,这样他们自然而然就被说服了。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权威并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专家,那些有某种经验的人也可以。

虽然过分滥用权威可能会导致侵权、犯罪,但适当地引用权威人士或专家的意见增强自己的说服力是拓宽和改善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