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天生更具探索心理,因此,也更具创新能力。然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长却未能了解到培养男孩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或是即便注意到了,也未能选择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培养男孩的创新能力。那生活中大部分的家长是如何做的呢?
“哎呀,太阳是红的,你怎么能涂成绿色的呢?”一位妈妈看着儿子的图画说道。
一个男孩正在家里制作自己要参加风筝大赛的风筝,妈妈走过来,拿起来看看,对自己的儿子说:“你这画的是什么啊,你没看见大街上风筝的图案吗?你画的这个肯定赢不了!”
……
家长们看到了吧,我们总是拿一些成形的规矩来阻碍男孩的创新思维,禁锢男孩的发展。因此,父母一方面要鼓励男孩要创造性地提问,并给男孩以科学的回答,更重要的在于鼓励男孩对问题提出更多的答案。
有个3岁的男孩问爸爸:“吹电风扇有风,那你为什么不把窗关上?关上窗风跑不出去不就更凉快了吗?”接着父亲耐心地把电风扇与气温和为什么开窗的关系讲给男孩听,并还不忘问男孩:“你知道风还有什么作用吗?”男孩想了一会儿说:“把树叶刮掉、吹火做饭、放风筝……”尽管男孩的回答看似可笑,但这种教育方式对培养发散性思维、开发创造力极有好处。
给男孩父母的建议
那么,父母该怎样培养男孩的创新能力呢?
方法一:培养男孩绘画、音乐等方面的特长
绘画和音乐最易诱发孩子的想象力,也是最为孩子所能接受和喜欢的一种形象表现形式。孩子的画技及欣赏音乐的能力虽然不高,但却能表达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
对男孩的画,家长不要过分强调男孩画得多么像,而是应当多鼓励男孩去想。如在纸上画出许多圆,让男孩想象添画,看圆能“变”成什么?男孩可能会从单一的一个太阳、一个皮球……想到用圆组合出熊猫、一束气球、一群小猫等有情节的画面。
而当给男孩播放音乐的时候,家长也应记得不要忙着先做鉴赏家,而是把这个机会留给自己的男孩,让他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音乐,并鼓励男孩根据自己听到的音乐去感想,无论男孩对音乐的理解是否正确,家长都不应急着去评论,而是以鼓励为主。
方法二:让男孩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鼓励和要求男孩多动手。从小要求男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并通过玩积木、捏泥人、做纸工、拆装简单机械等男孩感兴趣的活动来培养男孩的动手能力。男孩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的多种活动,凭借想象扮演多种角色,表现多种生活情境,自己动手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用废弃药盒做小汽车、不用的小木板给小狗狗做一个小房子等。
方法三:开发男孩的右脑
众所周知,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并具有不同的功能。左脑是处理语言,进行抽象思维、聚合思维、分析思维的中枢;而右脑则是处理表象,进行具体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的中枢。
儿童行为专家研究发现,右脑与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有密切联系,因为在创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想象、直觉、整体综合等等,都是右脑的机能。
因此,家长若想提高男孩创新的能力,就应适时地开发男孩的右脑。如:让男孩左手拍球、绘画、抓握物体、剪纸片、传递物品等,用左脚单腿跳、踢球、踢毽子等等。
方法四:尊重男孩的探索心理
受荷尔蒙分泌的影响,小男孩的脑子里总是有那么多让大人不解的新奇想法:
一个5岁的小男孩,为了想知道收音机里谁在说话,就把一台崭新的收音机拆开,当然,他肯定没有办法再还原;
3岁的小风用家里的电话打了一通美国长途,原因只是因为他想找超人;
小山把奶奶种植的玫瑰花全都弄死了,其实他不过是想快点看玫瑰花,于是,一连三天到院子里去浇水、“拔苗助长”。
……
这些奇怪的念头让人感到啼笑皆非,然而正是这些古怪的想法促使他们去发现、探究。童年时期的探索、发现的欲望得到满足后,长大以后这些欲望便成为他进行创造活动的强大动力。有些父母讨厌男孩喋喋不休,问这问那,对男孩的奇思异想、反常规行为不屑一顾,甚至嘲笑、挖苦,最终只能抹杀男孩的创造力。
专家教你 男孩怎么养
家长应当如何提升男孩的创新能力呢?
第一,鼓励男孩讲出他所知道的故事或让男孩自己编故事。
第二,培养男孩质疑的精神,教男孩多问“为什么”。如何鼓励男孩质疑呢?首先,对男孩的提问或反问要表现出耐心和喜欢;其次,可规定男孩至少每天提出一个问题;再次,经常向男孩发问;最后,将男孩置于一种似会非会、似懂非懂的问题情境中,促使他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给男孩创造一种自由的家庭气氛,充分发挥男孩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