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中学接触鲁迅的作品开始,一直被一种生涩的语言和沉重的语境困扰着,读不懂又不得不读,背不会又不得不背,不知是否很多学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至今那些刻下的痕迹依然在脑际徘徊,就是无法释然,不懂,成为一种积淀了很久的固定存在,想要忽略,却无法抹去。
直到有一次听到,鲁迅曾经说过,没有一定阅历的人就不要读我的作品。心灵一刹那被这句转述惊醒,原来读不懂鲁迅的作品是有根源的,难怪这么多年还是没读懂,真不能强求。另一方面,也认识到自己的学识与大家的距离异常遥远,不是想懂就能懂的。近几年,偶尔翻到了鲁迅的《故事新编》,一下子被那些奇思异想吸引住,津津有味地看完了,似乎对鲁迅和他的作品有了一点朦胧的感知。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初读《故事新编》,很讨厌把那些原本真实的历史故事改变得面目全非,不知道是要表达古人的意图,还是再现当今的社会,那时候的分不清,其实就是不懂。现在终于懂得,在那个时代,鲁迅之所以如此,是隐藏着有话不能直说的痛苦,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痛苦,是很深的痛苦。尤其印象深刻的是《铸剑》,不知道为什么要通过那些“漫长的情节”来表现最后的同归于尽,现在终于明白,那些漫长的过程都是战争中必然要经历的残酷付出,隐藏最深的还是那句古老的名言:血债要用血来还!鲁迅用隐喻的手法启迪同时代人。那些细微的历史存在,忽略也就忽略了,就像初读时的不懂,但鲁迅就是鲁迅,他将那些厚重的承载纳入细小的历史故事中,让不懂的人总有一天会读懂。
后来渐渐理解了“鲁四老爷”这个形象,是一个很“伪”的宗族形象、家庭形象、男人形象。虽然上学的时候听老师曾经讲解得很清楚,但还是不如自己理解了之后的“悲喜交加”更有意思。还有“祥林嫂”,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她的悲剧,被一层层外在的势力加重,逼得她只有死路一条,连鬼神都不能救她,女人在社会没有平等相待的情况下,自身是不存在人的权利的。阅读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看到有人依据其精神分析学说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进行精神分析,认为祥林嫂是一种典型的创伤性神经病症候。丧夫失子的打击,是她不能应付的一个强烈的情绪经验,不管外界怎样看待,她仍然执着于她的创伤的情景而不能自拔,因而出现一种病态的举动。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为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心理学称这叫“退行”。鲁迅对叔本华和尼采的学说在某些方面是比较推崇的,也许祥林嫂这个形象正是基于西方心理学的因素创造的。另有一些细致的理解只能提点,无法表述得很详尽。
对鲁迅和鲁迅笔下的人物虽然只理解了一小点,但能够以自己的阅历和学识去靠近大家,理解他,领悟他和作品的内涵,也算收获了灵性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