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归汇聚中关村
14881200000190

第190章 5秒的生命意义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研究“汽车防追尾”问题,当时主要采用“车前测距法”。即在车的前端安装雷达或激光测距仪,探测车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并与现实车速下刹车所需的安全距离进行比较,如果测距仪测出本车与前车之间的实际距离小于刹车所需的安全距离时,则本车就立即自动减油或刹车,以保持刹车所需的安全距离。从理论上看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技术方案。但是,由于道路条件限制,使该技术的推广遇到很大困难。尤其是当本车正在高速行驶时,突然有人在车前“插队加楔”,此时就会使本车立即急刹车,结果反而招致被后车追尾。这种情况还会出现在汽车转弯时,它会把路边的护栏或相邻车道上的车当作前方障碍物,这样又是急刹车,同样又可能造成被后车追尾。因此,“车前测距法”不适用于目前的道路情况。

而“汽车多维防追尾仪”,采用的是“刹车同步法”,这一方法的实施是运用预测学的原理和现代非电量测试方法及微计算机组成的一个智能系统。当司机有紧急刹车意图时,智能系统就能及时发现,提取出紧急刹车的“先兆”信号,并用该信号点亮刹车灯,提前向后车预警,这比现在使用的脚踩刹车踏板点亮刹车灯要早0.5秒左右,这样能使后车司机几乎与本车同时刹车。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当车速为100公里时,如果在急刹车时能提前0.5秒警示后车,则后车就可以少向前冲14米的距离。这就可以大大减少追尾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大雾天气,能见度只有30米左右,这时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总是喜欢把前车的尾灯作为“灯塔”来为自己导航,所以车与车之间的距离也就保持在30米左右。若车速为60公里,此时的实际安全刹车距离应为26米左右。若前车急刹车能提前0.5秒警示后车,则后车就少向前冲8.3米,加上原有的30米距离,这样可以基本做到不追尾;若前车急刹车时不能给后车提前警示,后车就会多向前冲8.3米,这时追尾的几率就大大增加。所以,0.5秒对于高速行驶的车辆来说,在危急时刻往往与司机和乘员的生死相关。

一辆普通的汽车,安装“汽车多维防追尾仪”后,立即从一个被动挨撞,无奈受罚的状态,变成一个有主动防撞能力的汽车。当它发现后车太靠近时,可以自动地、及时地向后车发出安全距离提示信号,让后车较好地保持安全距离,这样就把追尾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汽车多维防追尾仪”实现了车与车之间直接沟通,面对面的监督,这是用增加交警数量的办法所无法实现的,因为再多的交警,也不能把前车急刹车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后车,也无法自动纠正车辆之间安全距离违章。所以,汽车多维防追尾仪是动员千百万司机加入道路交通事故群防群治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