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归汇聚中关村
14881200000208

第208章 创业背景

1988年8月,周波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运筹学硕士学位。之后他试图到像IBM、宝洁这样的公司工作,得到的回答都是No,“企业好像不需要学数学的。”为了生存,周波下决心改读MBA。

1993年,周波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周波的职业生涯绝对从零做起,他在加拿大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电器连锁店做销售。那段日子,工作的逐步稳定使他甚至开始设计自己60岁以后应该会很好,但这不符合他的性格。

当时他产生了回国闯荡的冲动,冷静下来细想,他决定还是先到香港。1994年,周波加入香港一家房地产公司。1995年周波被公司派到北京工作,此时地产业出现泡沫,企业面临动荡,他又回到香港加入一家美国最大的航运公司。

1996年,周波加入美商海陆(香港),任中亚区流程改进经理。1999年起,周波被公司派往天津,先后担任天津东方海陆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技术部和市场部经理。从此,周波的职业生涯似乎就和港口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外国大公司和香港大公司的职业历练,周波也一步步达到了“白领”生涯的顶峰。

周波在这个位子上做得顺风顺水,忽然之间发现工作没有了挑战。不错,这个位置给自己带来很多东西,但周波发现做一个职业经理人不能完全体现自己的想法,自己独特的价值,鲜明的风格从哪里体现出来呢?按部就班地生活,继续做“白领”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周波想换个生活方式了,他要创业。

周波说,在港期间,他曾考虑攻读博士学位,在去香港大学填写考试申请表时,他看到了一本叫做《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的书,这是本“大学毕业生就业必读”的书。这本书给他最大的启发是:上完学还得就业或创业。这样一件事,使“必然”找到了“偶然”,也使“偶然”变成了“必然”,周波因此在心底开始涌动自己创业,并且要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服务的创业冲动。

周波选择了团队创业,他选择了和几位当年读大学时的好朋友的一起创业,虽然有一位朋友中途因故退出,但留下的他和刘启国、关军一直坚持到今天。周波说自己并不想当独裁者式的领袖,也没有出风头的强烈欲望,创业是他们三个人共同的一个梦想,所以就选择了这种方式。

2002年1月18日,周波和刘启国、关军及那位后来退出的朋友相聚在北京上地的一家茶楼,开始实质性的探讨。一个月后,四个人又用两天时间将自己封闭在天津的一座公寓掀起“头脑风暴”,讨论公司的组织结构、核心业务及商业模式。

几个人多年以后坐在一起,大家都有同样的想法:尽管现在自己做得也不错了,但还是有很多遗憾,如果当初能够好好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则可能会更加成功。这就让他们想到了一个方案:每个人都有成长的困惑,对一个年轻人影响最大的是他在成长时期对自己事业的迷茫。如果能帮助他们制定一条适合其职业发展的道路,就会让他们少走许多弯路。他们想到:我们何不就做这方面的创业项目呢?“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创业的冲动和创业的理念迅速统一并形成。

周波说,他进京创业年近40,觉得这个年龄一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还没有失去年轻时的激情,最容易在稳和冲之间找到平衡。

从创业至今,三个人的角色一直没变,周波为首席管理顾问,相当于公司的董事长,刘启国为公司首席培训师、总经理,关军则任首席营销总监和技术顾问。周波说,他们三人的特长所体现的角色正好构成一个公司基本的管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