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归汇聚中关村
14881200000028

第28章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北京中孵友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侯东明博士

侯东明,1963年出生,籍贯河北。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96~1998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解剖与细胞生物学系读博士后:1998~2001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心血管系读博士后。2001~2004年担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心血管系科学家,血管支架课题负责人、博士后导师。2005年,回国在中关村海淀创业园创办北京中孵友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致力于血管组织工程及血管支架的科学研发及市场开拓工作,获得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8万元创业资助。2005年,该公司申报的“血管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与系列产品开发”项目被列为人事部2005年度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优秀类项目,并获6万元资助经费。

“他的眼睛很犀利,炯炯有神,而且口才非常好,做事非常有激情。”张建军这么描述侯东明。张建军是侯东明的合作伙伴,现担任北京中孵友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CEO。但对于记者来说,在采访中未能与被采访者谋面或许是一件颇为遗憾的事情,因为侯东明前段时间正好返回美国进行一项重要的科研实验。不过为了配合记者完成本次的采访任务,在张建军的帮助下,记者还是通过了电子邮件与侯东明进行了交流。

随着采访的深入以及与其同事进一步的沟通,记者越发感到他有一种谜一样的色彩,好奇心逐渐增强:这位与美国心血管权威Keith March教授同时被著名的《未来医学》杂志誉为“two leading researchers on the topic of NOeluting stent(心血管科研领域的开拓者)”的侯东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侯东明的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每当他看到母亲为患者治疗的时候,他总感到一种莫名的自豪感。正是在家庭的熏陶和影响下,他从小就立志要像母亲一样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医生。高考那年,他毫不犹豫就报考了河北医科大学。毕业后他继续深造,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于中国著名的心脏病学专家陈明哲教授。

在北大读书期间,由于陈教授的科研任务比较重,校方特意安排了韩启德教授担任他的博士生指导导师。后来韩启德教授曾很自豪地对别人说,我有七个大弟子,侯东明是其中的一个。如今韩启德教授已经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了,前段时间他到中关村视察时,听谠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内有一家从事血管组织工程及血管支架的公司,他很肯定地说,这里一定有我的学生。当他得知该公司是侯东明回国创办时,非常高兴。

回忆起北大的导师们,侯东明总是心存感激。北大学风严谨,而北大医学部的老师更是为人师表、医德高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尤其庆幸得到了陈明哲教授和韩启德院士的指导。中国自古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他原先只想成为一名“悬壶济世”的名医,但医生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而从事医学科研,在科学实验的道路上探索,却能够惠及更多的患者,更能造福人类,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正是在导师的激励和指导下,他转变了自己的观念,决定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医学科研事业??尽管科研事业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它需要更多的是对科学的献身精神。

1993年侯东明开始进行血管组织工程及血管支架的实验研究与开发工作,此后始终没有间断。1996年他出国读博士后时,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与国际间医学上的差距,他深知唯有勤奋方能补拙,因此更为勤奋,几乎没有节假日,常常工作到晚上10点左右才回家,整天扎在实验室里,人称“拼命三郎”??其实这也是许多优秀中国留学生的一个缩影??也正是他的勤奋加上天赋,他逐渐在医学界崭露头角,并在国外著名专业刊物如《循环》杂志、美国介入性心血管杂志、美国放射介入杂志、糖尿病杂志、《欧洲心脏》杂志以及《JACC》等发表多篇论文。由于他在业界的影响,他当选为美国心脏学会理事会理事,并被聘请担任国际著名的《循环》杂志的特约审稿人。

值得骄傲的是,2005年他荣幸地与美国著名的心血管专家Keith March教授同时被美国著名的《未来医学》杂志上誉为“two leading researchers on thetopic of NO eluting stent(世界心血管科研领域的开拓者)”。Keith March教授是美国心血管方面的权威专家,侯东明能获得这样的称誉,是美国医学界对他科研成果的最大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