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归汇聚中关村
14881200000029

第29章 回国创业??一个崭新的课题

1999年,侯东明就获得美国著名的Cryptic Mason基金奖,先后与著名的血管支架研发公司Angiotech、Ekos、Vascular Architects(2001年共获得170万美元的血管支架研发资助)、Medtronic Inc(获得20万美元的血管支架研发专项基金)等合作进行血管支架的研发工作,并取得了国际一流的技术成果,同时掌握了药物涂层支架(DES)的核心技术。此后,他在研发DES支架的基础上,又提出研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细胞涂层支架(EPC-STENT),已做前期实验并获得成功。DES支架于2003年获得美国FDA批准,年销售约50亿美元。

2004年,侯东明遇到了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作访问学者的张建军。张建军和侯东明是北大校友,他们早在1993年北大求学的时候就已相识。他乡遇故知,自然是格外亲切。他们经常谈论着如何报效祖国,张建军说,为什么不把最先进的医学技术带回中国呢?张建军曾在一家国际著名的医药公司担任大中华区总经理,擅长市场开发,对市场有深刻的了解,而侯东明的专长是研发,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开始谋划创业。

尽管血管支架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对于一直埋头从事医学科研的侯东明来说,如何将科技转化为市场,转化为生产力,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侯东明和张建军也曾考虑在美国硅谷创办公司,毕竟在美国创业更为方便,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是深深地吸引了他们,他们还是毅然决定回国创业。2004年底开始,侯东明和张建军开始筹备回国创业的具体事宜,他们也到全国各地进行过考察,但觉得还是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好。“这里感觉就像是美国的硅谷,甚至连建筑也很像。”侯东明教授曾这样说。

美国未来医学杂志在采访侯东明时,评价侯东明的这一技术是国际上最为领先的技术,将会给美国1000万患者带来福音。那么,如果这个项目在中国成功开发,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据专家介绍说,在美国冠心病是头号杀手,在中国,冠心病和心脏病也是排在前几位的疾病杀手,但目前国际上生产血管支架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强生、波士顿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国际大企业里,血管支架的价格在国内是3-4万元/个,这些昂贵的医疗品使得中国很多患者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患者难以承受治疗。因此,在侯东明领导下自主开发的项目“血管组织工程支架”如果能在国内顺利投产,由于其成本仅为当前市场价格的1/4,可以预见将会给整个市场带来极大的震撼,势必拉低价格,让许多看不起病的患者能接受治疗,还将为国家节省大量的外汇资金。

目前,血管组织工程支架已得到了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的大力支持,成为重点扶持项目,入园后很快就获得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创业基金资助。2005年,该项目被列为国家人事部2005年度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优秀类项目,并获6万元资助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