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归汇聚中关村
14881200000053

第53章 一个技术强大的小公司

据专家介绍,个性化钛合金修复体技术背后实际支撑的是医学图像学和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包括三维数据采集、CAD设计、PR快速原型技术,数字制造技术)。

这两个不同领域技术的融会贯通涉及诸多环节。在医学图像学领域是CT、核磁共振断层扫描的数据处理和基于断层扫描数据的三维重建: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是医学修复方向的三维设计能力,以及复制该设计的精密数字制造;而沟通医学图像和先进制造技术之间的桥梁叫做表面绘制。

要进行个性化的修复体设计和制造,理论上,首先必须由医生通过对患者进行头颅三维CT扫描,得到颅骨完整的、立体的影像学信息,然后把这些三维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内,通过三维编辑软件,根据缺损周围头盖骨的曲率和健侧颅骨的形态,构建出缺损区域的形态,这一步是在计算机工程师和临床医生的共同合作下完成的,尤其是涉及到眉弓、眼眶等复杂结构的缺损,更是需要双方反复的推敲。

得到一系列关于缺损颅骨的数据信息后,就可以把这些数据通过快速成型、精密铸造等过程,利用钛合金作为材料,制作成个性化的钛合金颅骨修复体。

和传统材料下的传统手术方法相比,植入个性化钛合金修复体手术的整个过程变得简单了,只需要暴露缺损部位、植入修补体并固定、缝合伤口三个步骤。原先医生在手术台上,根据现场观察到的缺损情况,利用手术器材一步步拼图式的修复已经不再需要了,节约下来的是患者的生命。

由于有了数字外科学的介入,手术后,大夫还可以把患者术后的CT数据再输入电脑,对手术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

在过去数年的时间里,吉马飞公司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重建和表面绘制的软件编辑,以及在临床医学修复的CAD设计方面完成了六年的积累,是目前国内在这些领域经验最丰富的公司。在数字制造方面,吉马飞公司具备了从精密铸造、数控加工、激光烧结到数字沉积等多种技术能力,可以满足不同临床修复需求。

今天,谈起如何把数字外科技术和精密制造技术结合起来,打造个性化,的颅骨修复体时,李晓峰可以简练地用几百个字就清晰地描述出整个技术的关键步骤,即便一个没有任何相关学科背景的患者也能轻而易举地明白如果要实施手术,将被运行的先进的技术是怎样的安全有效。

可就是这简简单单几百个字背后却是一家公司过去四五年间从未停息的奋斗。

李晓峰和他的同事们花费了3年时间拿出了第一个钛合金的修复体,而经过有关部门的反复验证、考核,在2005年,北京吉马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终于拿到了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进入医疗行业的准人证,这意味着,国产的钛合金颅骨修复体可以进入临床为患者服务了。

前面提到,目前世界上只有德国的一家公司和北京吉马飞科技有限发展公司拥有制造钛合金的颅骨修复体的技术,那么德国那家公司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我们能得到的数据是,德国的那家公司从研发到目前给200例患者做了手术,花了16年的时间,而吉马飞从1999年创业到现在已经给50例患者提供了钛合金颅骨修复体。

目前,吉马飞公司已拥有专利技术和软件著作权20多项,但成功之后的吉马飞没有停飞。李晓峰博士和他的团队远远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把目光又瞄准了这个领域更新的方向。

李晓峰介绍说,吉马飞公司的目标是让数字科学成为整个临床外科学领域的有力武器。吉马飞公司目前已将数字临床修复的技术应用于整形外科、神经外科和齿科,未来将会把已掌握的技术运用于整个外科领域。

“成为数字修复技术运用于临床外科的龙头企业是吉马飞的奋斗目标。”李晓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