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悦·读宁波
14883400000036

第36章 招宝山望海

招宝山距宁波15公里,位于镇海市区,矗立于甬江出海口北岸尖端;北临东海,西接古海塘,与南岸的金鸡山隔江对峙,为宁波咽喉、浙江门户。山下甬江河道深广,是一个著名的深水良港。国内外的商船日夜进出如梭,商业繁荣,百珍交集,为宁波招财进宝,故称“招宝山”。又因甬江日日涨潮,惊浪拍天,故江有“蛟川”之称,山又名“候潮山”。山不高,八十余米,却集自然风光、宗教文化、海防遗址等人文景观于一体,为宁波一大风景名胜。

关于招宝山的山川形胜,当地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当年有一钦差启奏皇帝,说镇海一带,流传着一首民谣,“龙虎把门,征旗招宝,十里兵场,千船人马,六国来王,一日二朝。”皇帝闻后大惊,你想想,有龙虎把门,这地形该有多险?用征兵的旗号招集天下之宝,又开出十里演兵场,一千多船的人马,已拥兵多少了?更可怕的还有海外六国前去朝拜,还一天二朝。皇帝想要立即下旨发兵剿平,却被刚来朝见皇上的一位浙江大臣“哈哈”的一阵大笑声所打断:“皇上,这是那位僚兄弄错了。微臣在浙多年,曾去过镇海。这地方面对东海,背倚平原,一条甬江穿境而过。东西有两座小山,相隔三十余里遥望,一呼伏龙山,一称虎蹲山,所以有龙虎把门之称。江口两侧有两座小山夹江对峙,北侧叫招宝山,南侧的叫金鸡山,而不是征旗(谐音金鸡)招宝。兵场是渔民冷冻保鲜鱼货的冰厂。朝廷在那儿设立了市舶司,专门接待安排高丽、琉球、日本以及南洋诸国来朝者,港口贸易阜盛,故有千船人马,六国来王。而说到一日二朝,那是指海水涨潮,每日二次退涨。”

秋日雨中,登山临海,极目远眺。海风激扬,亿顷海面,白浪滔天。山巅建有“插天鳌柱塔”,想是先人以此祈求海平浪定吧——镇海、宁波是不是因此而命名?大海,在中国的很长一段历史中,意味着神秘、汹涌,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传统主流文化面对大海,缺乏出征的意识与行动,相反多作出一种退守与祈祷,“宁波”“镇海”两个地名是这种文化心理的最好反映。山巅有宝陀禅寺,寺中有“不肯去观音”像,原是海天佛国普陀山著名佛像,因明时避倭寇之患,迁入小山求安。虽是天雨,宝陀禅寺香火亦很兴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在这些祈愿默求的香客的心灵深处,是不是也还蜷缩着退守的意旨呢?

在《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个观点,西欧人有着强烈的“大海情结”,这一情结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希腊和罗马都是仰仗地中海提供的便利水上通道和外界通商成长壮大,并从海路进攻各自的对手成为超级强国。欧洲人的目光一直盯着大海,不断地从海上找出路,做着不可思议的“海洋之梦”。而中国人却有着强烈的“土地情结”,中国的历史都在大陆上演绎。他们征战的疆场不包括大海,他们很难想象也很难赞成像远洋探险之类的不安分举动。据说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得胜的英国人对中国的大片国土没有兴趣,而对珠江口的一个地图上没有标注的蛮海小岛“香港岛”情有独钟时,中国人大感意外,失败的清政府如释重负,爽快答应。

中国人在海边驻守营地,从来不是为了远征,只是防卫而已。而形胜东南的招宝山注定是硝烟不断,自唐代以来,可统计的大小战事共发生46次之多。山上海防遗迹众多。最壮观的为威远城,建于明朝,当年都督卢镗为抗倭而筑。城堡用条石垒成,周长600余米,高7.4米,设雉堞73个,有雄关气势。门前置一对精雕石狮,石狮怒眼圆睁,英武神气。名将戚继光曾在城内指挥将士抗击倭寇入侵,近代林则徐也曾在此策划抗击英军入侵。城下有吴公纪功碑亭,为纪念当年守备吴杰开炮抗击入侵宁波的法军远东舰队,击沉法舰取得大捷而建。东南麓有安远炮台,圆形,占地269平方米,高6米,壁厚2米。其壁用蒸熟的糯米伴以黄土捣搅后,叠砌而成,坚韧与顽石相当。陡壁上弹洞众多,满身斑驳,可以想见当时战争的剧烈。安远炮台与南岸金鸡山下的平远炮台隔江相对,过往船只都在其射程之内。炮台一侧的墙脚下,有数块石碑。其中有一座墓碑的碑额可读,左起横书为“清封建威将军敏修贝公墓”,落款为“愚弟翁同和拜题”,落时为“光绪戊子仲冬”。招宝山南麓,现建有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馆内可读镇海军民的铁血史诗。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秋雨霏霏,飘飘洒洒,如丝,如绢,如雾,如烟。林木静立,绿叶泛翠,湿漉漉的褐色阶石、古建筑的横条石,深沉而冷峻,让人黯然怀远。招宝山上碑刻众多,沿路都是,过之则敛容读之。威远城内一侧有明清碑群,多为明、清军政要员的手书题字,如“海天清晏”“擎天鳌柱”“天开图画”“海天雄镇”“撑半壁天”“天险崇开”“永清四海”等,以颂扬招宝山天险、纪念抗战胜利为主;笔法多雄放沉着。半山有一碑,颇为别致有趣。碑高约八尺,正面题为“薛山人蕊书书剑冢碑”,反面有碑文,略作摘录:“……余尝闻山人有至性,国变后郁郁不自得。一日,见吴自修所纂辛亥殉难记,……如获至宝,以为生平知己在是焉,为哭至失声。旋拔剑起,怒发上冲,斫其几上纸而散乱于地下者,家人拾而观之,则为明季马、阮诸人也。……抚山人之意,以为年已及暮,旦夕即为山中之鬼,身后当与诸忠节辈聚首谈心,不然,变化为魑魅,与诸罔义贪暴者一试验其技也。”可能薛山人,为清朝遗老,辛亥革命后,怀念故国,心情苦闷,将自己的书、剑埋于此处,以抒发恋旧嫉新之情。遥想清军入关后,强迫汉人臣服,曾经激起汉人强烈反抗,经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残酷镇压后,才平定。薛山人大概是林琴南之流,以清人为正统,抨击变革,保守若此令人感叹不已。

保家卫国,金戈铁马,英雄业绩,自是让人崇仰;但如果只为保守而战,让人悲从中来。当然,我们不会认为当时的镇海人都是保守的。只是感慨于民族的历史,面朝大海,视界里却没有大海,更没有大海般宽广的梦想与挑战的意识,故步自封、冥灵不化一如薛山人。在我了解的镇海人中,不少人却是宁波帮的代表人物,近代著名甬商如叶澄衷、包玉刚、邵逸夫都是从招宝山下出航寻梦,进入上海滩创业;在文化上,镇海亦有大开创,拥有24位镇海籍两院院士,平均不到一万人口就诞生一名院士;走出过20多位著名书画家,如连环画家贺友直、油画家陈逸飞等;镇海中学,一个小县中学在全国也是赫赫有名。

所以,我们应当换一个角度来解读招宝山。它不应只是悲剧英雄的抗战之山,而是富有真正征战意义的英雄之山。这座山对出洋的游子来说,是对故乡最温暖、最坚定的最后一瞥。招宝山本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启碇港啊。

天空放晴,阴霾散去。再登顶峰,放眼望去,苍茫大海水天一色,东海诸岛若隐若现。俯瞰甬江两岸,高楼建筑星罗棋布,发电厂、炼油厂尽收眼底。大桥横跨江海之间,其下百舸争流,好一派壮丽奇观。

面对大海,我们祈愿在“宁波”中出发。

边走边读

“王鲁彦”(1901—1944),原名王衡,镇海人。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乡土小说家。因在北京大学旁听鲁迅《中国小说史》课程,大受裨益,遂用笔名“鲁彦”以表达对鲁迅的敬慕之情。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黄金》、《童年的悲哀》、《屋顶下》、《河边》、《伤兵旅馆》等,30年代写的长篇小说《愤怒的乡村》等。在王鲁彦的心灵和创作中,浙东乡土占有重要位置。故乡的雨,故乡的天,故乡的山河与田野,经常走入作者的笔下,并用深情笔墨描绘出那个时代浙东农村的社会生活画卷。杨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中称之为“乡土写实流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

“唐弢”(l913—1991),原名端毅,镇海庄市人(现江北甬江街道畈里塘村)。初中时家贫辍学,到上海谋生,初为邮局拣信生,业余写作。1933年起发表散文、杂文,后结识鲁迅。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坚持抗日文化运动,参加初版《鲁迅全集》编校。新中国成立后,致力鲁迅著作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坚持杂文、散文创作,历任复旦大学、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教授,《文艺新地》、《文艺月报》副主编等。文风深受鲁迅影响,针砭时弊,议论激烈,先后出版杂文集《推背集》、《海天集》、《短长书》、《唐弢杂文选》等。散文常有“故园之声”,如《故乡的雨》等,感人极深,有随笔集《落帆集》、《晦庵书话》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另辑有《鲁迅全集补遗续编》。

“倪匡”1935年生人,原名倪亦明,镇海人,著名小说家。出生于上海,1957年到香港。做过工人、校对、编辑,自学成才,后为专业作家,曾用倪匡(武侠与科幻)、卫斯理(科幻)、沙翁(杂文)、洪新(高达、高飞传奇)等笔名。他的写作题材与写作速度是当代奇迹,作品包括武侠、科幻、奇情、侦探、神怪、推理、文艺等各类型的小说及杂文、散文评论、剧本等。坊间传倪匡能以每小时四五千字写作,同时为12家报纸写连载,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金庸评价倪匡先生为: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矛盾,从这颗脑袋中编织出来。读他的科幻系列如《卫斯理系列》、《原振侠系列》、《浪子高达系列》等等,故事性、悬念性极强,吸引人一目十行贪婪地快速前进,想象极为丰富,古怪想法更多,可以说是科幻小说观止。

“张如安”1963年生,镇海人。在宁波大学从事古代文学教学工作,在中国古代文学、浙东文化的研究上有专长。曾任《宁波文史系列丛书·文化群星》、《越窑青瓷文化史》、《四明茶韵》、《宁波通史》的副主编。著有《黄宗羲诗文选》、《黄宗羲年谱》、《姚江文化史》、《鄞州历代诗文选》、《人文东钱湖》、《汉宋宁波文学史》、《元代宁波文学史》等,是一位高产的研究宁波文化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