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师:寻找那些远去的大师才子
14888200000012

第12章  艰苦求学,出国留洋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终结了腐朽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统治。但是,林语堂生活的闽南地区跟之前一样依旧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

不过,这对于林语堂来说是极为不平常的一年,这个出身贫苦乡村牧师家庭的孩子竟然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从福建的山区走出来的林语堂开始迈上了人生的新台阶,当年的那个穷小子已经成为一位衣装整洁、斯斯文文的年轻大学生了。

林语堂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期间,家里的经济负担比之前更重了。为了供养儿子在这座驰名中外的大学中顺利读完所有课程,林父不惜将漳州的祖宅卖掉,而林语堂的两个姐姐也因为弟弟上大学花销大而早早嫁人。后来,林语堂在回忆起这段艰辛往事的时候,讲过这样一个令人听来心下十分酸楚的事情:在他离开家乡前往上海去读书的前一天,二姐将他拉到一个僻静处拿出自己私下里攒得四毛钱交给他,并对他说道:“和乐,你到上海之后万万不能贪玩不用功做学问,好好地念书,做个好人,做个名人,我们现在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了……”

贫穷的家庭环境,亲人们的殷切期望,都成为了林语堂发奋向上的最大动力,他终其一生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从一个穷苦人家走出来的读书人。因此,林语堂在进入海圣约翰大学后,比之前更加的刻苦,他除每天都认真学习英文之外,还努力研读了《社会学》、《伦理学》、《宇宙之谜》、《欧洲史》、《十九世纪的基础》等著作,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过,林语堂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期间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学问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由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校长和教授基本上都是外国人,所以他也学到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处世态度,这为林语堂能够在日后成为学贯中西的一代学术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帮助他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治学之路。

1916年夏天,林语堂以第二名的成绩从圣约翰大学毕业,出色的学习成绩使得他从一毕业就成为了各所大学和上海几大洋行都争相抢夺的人才。最终,他放弃了上海几大洋行的高薪聘请,因为他不想整日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在遍地铜臭味的洋行里工作,而接受了北京清华大学校长周治春的邀请,北上清华大学任中等科英文教员。

其实,林语堂前往清华大学出任中等英文科教员还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当时,清华大学是利用美国退回的“庚子赔款”建立起来的,其从建立起就跟美国的很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只要是能够在清华大学任教满三年就可以申请奖学金前往美国留学——林语堂想出国留学,这是他在走进上海圣约翰大学之初就有的梦想,现在该是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时候了。

谁也不会想到,出身于牧师家庭的林语堂一进入清华大学就成为了“名人”,因为同事们都觉得这个新来的同事非常的怪异,几乎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清教徒”。每逢周末,同事们都外出喝酒聚会,甚至还有一些同事结伴前往八大胡同喝花酒,但是林语堂却在周末的时候主动申请去主持周末的教会班,带着一群孩子学习圣经。

事实上,林语堂之所以能够成为同事们眼里的“清教徒”,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国学水平太差了,在清华大学这所处处溢散着传统文化气息的“文化国度”中,国学水平太差的林语堂总觉得自己比同事们要差上一个档次,“简直就不配成为清华的教员”。林语堂后来在回忆起自己刚进清华园的情景之时,曾面带惭愧之色地说道:“因为我上教会学校,把国文忽略了。结果是中文弄得仅仅半通……我当时就那样投身到中国的文化中心北平,你想象我的窘态吧。”

于是,“清华清教徒”林语堂重读了《大学》、《中庸》、《资治通鉴》、《红楼梦》、《儒林外史》、《纳兰词话》等数百本中国传统文化书籍。在努力提高自身国学水平的同时,林语堂也开始逛北京的琉璃厂,慢慢地喜欢上了跟那些博学又健谈的书店老板进行攀谈……在此后的几年之中,林语堂的国学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其写作功力也大有长进。

1919年年初,在清华“蛰伏”了三年的林语堂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功地考取了庚子赔款官派留学生,学往美国哈佛大学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