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师:寻找那些远去的大师才子
14888200000031

第31章  家世渊源,擢秀南开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情况正同。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于此注意也。

——梅贻琦的教育名言

在古代,天津这座城市一直被誉为是“天子渡口”。这里东临渤海,北接燕山,西依北京,南抵沪杭的特殊地理位置。作为城市,天津并不古老,也没有多么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迅速崛起的独特的城市,其发展的速度之快也是极为少见的奇迹。

天津的土著居民人数非常少,大多数的居民是移民来到这里,定居于此。历史上的天津有几次比较大规模的移民浪潮,而其中有三家移民大户,其家族历史是与天津城的年龄相同的。“天津八大家”之一的梅家就是三个移民大户中的一户。梅氏家族里的很多人物都为天津的历史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梅氏的祖先梅殷原本是江苏武进人,因为娶了朱元璋的二女儿宁国公主为妻而成为皇亲国戚,并且深得朱元璋的赏识,在16位驸马中最受倚重。梅殷的曾孙在天津设驻城,后被任命为天津右卫指挥使,从此定居天津。自清代后,梅家开始从尚武改为崇尚习文。乾隆时期就出现了出名的文豪梅成栋、诗人梅宝璐。近代之后,梅氏家族中出现了一位与北大校长胡适并驾齐驱的清华校长,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梅贻琦。

梅贻琦从1931年担任清华校长,一直到他在台湾去世,始终服务于清华,因此被人们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把自己的毕生奉献给清华,而他的成长足迹也值得我们去逡巡,回顾。

1889年,梅贻琦出生在天津,梅家原来是名门望族,清朝末年时,梅家家道中落,梅贻琦的父亲梅臣在20多岁时考取了秀才,后来两次进京赶考,都没有考中,因此便放弃仕途,回家找了个盐店账房的工作。此时梅贻琦的家并不宽裕,梅贻琦11岁那年,八国联军侵华,先后攻占了天津、北京,梅家举家逃往河北保定避难,等到返回天津老家时,发现家中财物已被洗劫一空,只剩下几间空荡荡的房屋。这时梅贻琦的父亲又丢了工作,全家的生活一落千丈,举步维艰。

梅贻琦的父母有五个儿子和五个女儿,梅贻琦为长子,却在家族里所有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五,因此,梅贻琦的弟弟妹妹都叫他“五哥”。

虽然家中清贫,但是梅贻琦的父亲却很有志气,下定决心要让自己的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父亲先后把五个儿子都送到了学校读书,后来天津开设女校时,几个女儿也得以上学。梅贻琦在后来回忆道:“父亲尽自己的一切让我们几个兄弟接受教育,就连我的五个姐姐也都得到读书的机会,年纪最小的也从南开大学顺利毕业。”其骄傲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梅贻琦的弟弟妹妹众多,小时候只有一个照看他们的奶妈。等到最小的弟弟梅贻宝出生后,家中已经日渐桔据,无力再请奶妈,年仅10岁的梅贻琦成了弟弟梅贻宝的“奶妈”。当时他每天都要喂弟弟吃奶糕,照顾弟弟的饮食起居。即使后来留洋期间,梅贻琦也省吃俭用,一攒下钱就寄回家中,帮助弟弟们交学费。等到他出任清华校长,提亲说媒的人几乎踏破了门槛,但是为了让几个弟弟能够继续读书,他坚决不考虑自己的婚姻,直到30岁才和韩咏华结婚。弟弟们上中学和大学的费用几乎都是他一力承担,在成家后他仍然把自己的工资分成三份,一份用来赡养父母,一份资助弟弟们上学,剩下的才留作家用。

1904年,年仅14岁的梅贻琦在父亲的帮助下进入严氏私塾读书,这家私塾是清末翰林严范孙开办的,当时聘请的老师是张伯苓。当时张伯苓既教四书五经,也教英文、数学和理化。后来家塾名称改了,先是叫敬业中学,后来又改为南开学堂、南开学校。张伯苓一直是这个学校的校长。梅贻琦作为第一批南开的学生,在那里读到中学毕业。此后,梅贻琦一直与南开学校及与张伯苓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在南开学堂毕业以后,梅贻琦被保送到保定高等学堂深造。在保定才读了一年,一个更大的历史机遇出现在梅贻琦的面前。这一年是1909年,清朝政府开始在全国遴选优秀学子,派送美国学习。梅贻琦参加了这项考试。600多名考生只录取了47名,梅贻琦就是其中之一。梅贻琦刚从南开学堂毕业时,很多亲戚朋友都劝他的父亲,让梅贻琦找个中小学教师之类的工作,也好贴补家用,帮父亲分担一些生活压力。当梅贻琦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时,父亲却毫不犹豫地送梅贻琦去往美国求学。当时这批学生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选送的第一批留美学生,人们把他们称之为清华大学“史前期”的校友。之所以称为清华大学“史前期”,是因为那时还没有清华大学。事情得从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说起。西方列强发动的那场洗劫北京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朝政府于1901年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中的一个重要条款就是,中国向西方列强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即按当时中国人口计每人负担一两。其中美国分得三千二百多万两,合二千四百多万美元,年息四分。条约签订以后,美国朝野先后有人(包括当时的国务卿、一些国会议员、大学校长和传教士等)表示,美国从中国的赔款中得到的份额实属过多。当时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征得本国政府的同意,据理与美国方面反复磋商,要求美国将所得赔款多出的部分退回给中国,中国将利用这笔款项兴办学堂,向美国派遣留学生。1908年,这个项目经美国议会和总统批准,由美国驻华公使正式通知中国政府外务部(外交部):美国政府决定将美国所得赔款的近一半数额,从1909年至1940年开始按月退还给中国,清政府外务部负责选派学生赴美学习的一应事宜。在选派留美学生的同时,清政府又筹备创设一所游美肄业馆,对预备留学的学生先在国内进行必要的训练,使他们能够直接进入美国大学与美国学生同步学习。不久,肄业馆改为留美预备学堂,因校址在北京西郊已废弃的皇家园林之一的“清华园”,因此校名就定为清华留美预备学堂。辛亥革命以后又把学堂改成了学校。这所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就是今天清华大学的前身。梅贻琦与清华大学的关系,就是这样开始的。

1909年,因为抵达美国后错过了开学的时间,梅贻琦先是在一个中学作插班生,读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第二年,梅贻琦进入伍斯特理工学院,主攻电机专业。梅贻琦在美国的生活非常节俭,省下的钱也都一并寄回家中。1915年,26岁的梅贻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了工学学士学位,但是由于家境并不富裕,梅贻琦只能回国就业。回国后,梅贻琦发现二弟梅贻瑞为了分担家务已经退学。梅贻琦把二弟重新送回学校,然后在天津的基督教会找了一份干事的工作。后来,梅贻琦受时任清华校长周寄梅的邀请,到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6个月后,他回到天津看望张伯苓,表达了自己对教书没有兴趣,想要换一个工作的愿望。听到梅贻琦这样说,张伯苓非常生气,带着教训的口吻说:“你只做了半年的教师就不想做了,怎么就知道自己没有兴趣?年轻人要有耐性,你还是回去好好教书吧!”没想到,就是张伯苓的这几句话,改变了梅贻琦的命运,让他坚持在清华教书,一做就做了17年,也让他成为了清华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