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师:寻找那些远去的大师才子
14888200000037

第37章  甲午之后留学德意志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而此时的蔡元培已经考中进士,并被清廷任命为翰林院编修。民族危机让蔡元培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甲午战争之后,随着西学的流入,蔡元培开始广泛涉猎外文书报和刊物,并积极留意外国的新兴学说。在担任翰林院编修的四年时间里,蔡元培不再对仕途感兴趣,甚至放弃了从政的的念头,他在自己的书斋中写了十个字表明自己的态度:“都无做官意,惟有读书声。”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蔡元培感到十分愤怒,同时也看清了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真实嘴脸。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发动戊戌变法失败后,蔡元培分析认为,变法失败的原因是缺乏革新人才。于是,蔡元培毅然决定离开北京,继续投身教育,希望启发民智,走教育救国的道路。

蔡元培离开北京回到了家乡绍兴,担任中西学堂的校长。蔡元培刚一上任就进行了改革,按照受教育程度把学生分成三个等级,也就是现在的小学、初中、高中。1900年,蔡元培离开中西学堂后来到剡山书院担任院长。在剡山书院,蔡元培宣传科学的重要性,并且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科目学习,但是由于学校经费有限,书院改革并没有顺利实施。一年后,蔡元培再次选择离开。此后也有不少书院想要聘请蔡元培任职,但蔡元培都拒绝了。

1901年,蔡元培经过深思熟虑,来到了上海南洋工学,担任经济特科班总教习的职务。蔡元培到任后便开始筹备建立爱国学社。在爱国学社成立初期,资金严重缺乏,蔡元培和章炳麟等人为了宣传革命,轮流撰写文章发表在《苏报》上,而《苏报》则每个月向爱国学社支付100银元。蔡元培曾说,《苏报》在那个时候几乎成了爱国学社的机关报。除了进行教育的宣传,蔡元培还积极在校园开展演说会,倡导革命,并组织学生进行军事训练。这也是蔡元培开始教育革命的开端。蔡元培认为,革命只有两个前途——暴动或暗杀。所以,他还积极让学生研究毒药、炸弹,想要暗中成立学生暗杀团。

1904年,光复会成立后,由蔡元培担任会长。接着第二年,蔡元培又加入了同盟会,担任上海支部部长。不久后,蔡元培得知清政府打算从翰林院里选派优秀人才去国外留学,于是回到北京报名。

1907年,蔡元培在北京等待被派遣留学,但由于政府经费不足,加上留学欧洲的人很少,蔡元培留学德国的计划迟迟不能实现。当年7月,恰逢顺天府尹孙宝奇出任德国公使,蔡元培便托朋友向其转达了自己想要在使馆出任一职的意愿,孙宝奇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每月给他30两白银作为贴补。最后,已近不惑之年的蔡元培终于得以前往德国,开始了他半工半读的艰苦留学生涯。因为不是公费留学,蔡元培必须自己支付不菲的学习和生活的费用,除了每月在使馆兼职得到的30两白银,他还担任了唐绍仪侄子的家庭教师,每月可获得100马克的收入,这些钱除了留够生活费之外,剩下的全部都用于维持他国内的妻子、儿女的生活,其实,为了能够留学德国,蔡元培放弃了公费留学日本的机会,他坚持自己的梦想,他的“教育救国”理念让他坚定而执着地选择了德国。按照他的计划,他准备用最少五年的时间留学德国,研究教育原理。留学的第二年,蔡元培想要申请去柏林大学留学,但是因为无法提供中学毕业证而没法注册,最后在汉学家孔好古的帮助下,得以在莱比锡大学注册。虽然没能进入最负盛名的柏林大学,但是莱比锡大学也是当时数一数二的顶尖大学。当蔡元培到莱比锡大学时,正是其最为辉煌的时期,学生的人数达到了1万2千之多,在当时实属罕见。

蔡元培在莱比锡大学奋发努力,潜心求学。蔡元培在三年的时间里总共选修了40余门的课程,内容涉及到心理学、哲学史、艺术、德国文化史等,他还帮助孔好古整理了从甘肃楼兰发现的中国古代文献。对于自己在德国的学习,蔡元培这样说:“我一直是研究哲学的,后来到德国留学之后,发现哲学涉猎的范围太广,就想把范围缩小一些,专门研究实验心理学。我看了一些德国人写的美学书,非常喜欢,因此我决定研究美学。”后来蔡元培在莱比锡大学的业余活动也大多跟美术艺术有关,他喜欢去美术馆,喜欢看画家们画画。而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的观念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

蔡元培在莱比锡大学读书之余,也十分关注德国的大学教育。他翻译了一篇题为《德意志大学特色》的文章,发表在1910年的《教育杂志》上。这篇文章也是著名的哲学家包尔森的著作《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的绪论。包尔森在文章中对比了德国与英国和法国的大学的特点。后来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时,他的改革的思路和教育理念,基本上也是来自他在莱比锡大学的观察和思考。

1911年年底,蔡元培从德国返回中国。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授意下,蔡元培被任命为教育总长。上任后,他以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的身份致力教育改革,废除了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建立了中国近代教育体系,为中国近代教育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