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与郭沫若
14897900000025

第25章 请郭沫若同志“加以笔削”

(一)

毛泽东与郭沫若在诗词方面的唱和、赠答、阅改、诠释、切磋,构成了两位浪漫诗人密切交往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毛泽东尊重郭沫若,敬重郭沫若诗家的才华。早在重庆谈判期间,当周谷城问到毛泽东写诗之事时,毛泽东谦虚地对大家说:“要说写诗,应当问我们的郭老。”建国后,毛泽东作诗填词,常征求郭沫若的意见。如1959年夏,毛泽东连续写下了两首七律《到韶山》和《登庐山》,两次请郭沫若“加以笔削”,反复修改,被传为诗坛佳话。

那是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在巡视了大江南北之后,顺便回到了故乡韶山。

毛泽东在韶山停留了两天,日程排得满满的。他是25日傍晚从长沙回到韶山的。26日上午,祭扫了父母的墓,看了故居和旧邻,看望了韶山学校,并与师生合影留念。下午,到韶山水库游泳,沿途视察了生产情况。晚上,在宴请了韶山的老党员和当年的贫协会员、自卫队员、儿童团员、烈士家属等革命老人后,才回到松山住房。

夜深了,毛泽东想起了1927年1月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曾回到韶山,如今32年过去了,故乡已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一时诗兴涌来,伏案疾书,首先写下了涛序:“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开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短短两句话里,饱蕴着满腔情意。

毛泽东时而停笔端坐,沉吟片刻,时而又挥毫作诗,反复斟酌。直到27日凌晨2时许,才吟成这首概括了32年来的斗争和胜利的史诗。

27日上午,毛泽东当年的老同学、老同事,先后从几十里外赶到韶山看望他。下午,他1时离开韶山去长沙。在长沙,毛泽东接见了杨开慧的兄嫂杨开智、李崇德和昔日战友柳直荀的遗孀李淑一。

毛泽东在长沙稍住两日后,经武汉上了庐山。他将在庐山主持召开党的会议。

7月的中南地区,酷热难当;而庐山林木葱茏,气候宜人,这里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相传在殷、周间,有寻仙问道的匡姓兄弟7人结庐山上,庐山因此而得名,或名匡山。它位于江西省北部,耸立鄱阳湖、长江之滨,由东北向西南横亘绵延。山势高峻雄伟,有汉阳、香炉、五老诸峰耸峙。多峭壁、洞穴、清泉、飞瀑之胜。江湖水汽郁结,云海弥漫,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幻;又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奇。山上多名胜古迹,有白鹿洞、仙人洞、三迭泉、含鄱口等。历代游人骚客无不为之倾倒。

毛泽东于百忙中登山揽胜,借景抒情,写下了雄伟豪迈的《七律·登庐山》。诗原有小序云:“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九日登庐山,望鄱阳湖、扬子江,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方升,成诗八句。”后来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看过此诗,建议删去小序,毛泽东采纳了他的意见。

毛泽东在几天时间里,连续写下两首律诗,表现出旺盛的创作力。他未及细细修改,于7月2日至8月1日在庐山召开了党的政治局扩大会议。8月2日至16日召开了八届八中全会,即中共中央庐山会议。

庐山会议原定的议题是总结1958年“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的经验教训,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左”的错误。会议开始时,毛泽东提出了19个问题,讲了自己的看法,即成绩很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当时,对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的认识还是很不够的,讨论中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从实际出发,认为1958年以来农村中刮“共产风”、大办食堂,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另一种意见,把对实际工作的缺点错误的批评说成是泼冷水,是右倾。当时任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长的彭德怀感到会议对“左”的错误认识不足,在小组7次发言,对1958年以来的错误谈了许多批评性看法,并于会议期间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陈述了自己的意见。彭德怀的信引起了毛泽东的强烈不满。此后,会议由纠“左”迅速转向反右,毛泽东多次作了讲话,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

庐山会议的曲折,似乎没有影响作为诗人的毛泽东的雅兴。他在会议结束后,重新修改起他的这两首律诗。他马上想到了作为诗友的郭沫若。于是,在9月7日写信给当时任他秘书的胡乔木,请郭沫若“加以笔削”。信是这样写的:

乔木同志:

诗两首,请你送给郭沫若同志一阅,看有什么毛病没有?加以笔削,是为至要。主题虽好,诗意无多,只有几句较好一些的,例如“云横九派浮黄鹤”之类。诗难,不易写,经历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

毛泽东

九月七日

郭沫若在接到信后,于9月9日写信给胡乔木,对毛泽东的《登庐山》提出了修改意见。信是这样写的:

胡乔木同志:

主席诗《登庐山》第二句“欲上逶迤”四字,读起来似有踟躇不进之感。拟易为“坦道蜿蜒”,不识何如。

敬礼!

郭沫若

九、九

第二天,郭沫若在反复思考后又给胡乔木写信:

乔木同志:

主席诗“热风吹雨洒南天”句,我也仔细反复吟味了多遍,觉得和上句“冷眼向洋观世界”不大谐协。如改为“热情挥雨洒山川”以表示大跃进,似较鲜明,不识如何。古有成语,曰“挥汗成雨”。

顺致

敬礼!

郭沫若

九、十

胡乔木接信后,转呈给了毛泽东。毛泽东阅后很高兴,于9月13日又给胡乔木写信:

乔木同志:

沫若同志两信都读,给了我启发。两诗又改了一点字句,请再送郭沫若一观,请他再予审改,以其意见告我为盼!

“霸主”指蒋介石。这一联写那个时期的阶级斗争。通首写三十二年的历史。

毛泽东

九月十三日早上

毛泽东的这两首律诗送郭沫若就看过两次,修改过两次,部分地吸收了郭沫若的意见,可见对郭的敬重。但毛泽东并没有立即发表。直到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出版《毛主席诗词》时,才正式公开发表。《七律·到韶山》经校订后的定稿为: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举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律·登庐山》经校订后的定稿为: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毛泽东后来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曾经谈到过律诗的写作。毛泽东说:“你叫我改诗,我不能改。因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你的大作,大气磅礴。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于律诗稍有未合。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我看你于此道,同我一样,还未入门。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如同你会写自由诗一样,我则于长短句的词学稍懂一点。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学律诗,可向他们请教。”这似乎同时也告诉了我们,毛泽东写作律诗,为什么要特别请郭沫若“加以笔削,是为至要”的缘由。

为精益求精,毛泽东的这两首诗还请其他人提过意见。据说,《七律·到韶山》的首句原为“别梦依稀哭逝川”,湖南省委秘书长梅白建议将“哭”改“咒”。毛泽东欣然同意,还诙谐地说:“你是我的‘半字之师’。”“哭”与“咒”虽同有对已逝岁月的痛恨,但“哭”较平淡,“咒”则深沉而感情强烈,诗的最后一句“遍地英雄下夕烟”,原作“人物峥嵘胜昔年”,几经修改才成定稿。另据梅白说,他看到的末句原为“始使人民百万年”。

《七律·登庐山》前四句的修改,吸收了臧克家的意见。“四百旋”原为“四百盘”,“看世界”原为“观世界”,“热风吹雨”原为“热肤挥汗”。臧克家给毛泽东去信,提出了对这几处修改的建议和好处:“旋”比“盘”更有升腾感;“看”比“观”更富有主动性;“热风吹雨”比“热肤挥汗”更显境界开阔。毛泽东也高兴地接受了这些建议。又据李锐回忆,当年周小舟看的毛泽东的原稿,最后两句为:“陶潜不受元嘉禄,只为当年不向前。”而现在发表的定稿已经做了修改。

(二)

毛泽东两首诗正式发表后,郭沫若很快写下了题目为《敢教日月换新天——读毛主席新发表的诗词〈七律·到韶山〉《桃花源里可耕田——读毛主席新发表的诗词〈七律·登庐山〉》的解说文章,分别刊登在1964年2月2日和8日的《人民日报》上。郭沫若主要从思想上阐发了毛泽东诗作的深刻内涵。

首先,看郭沫若对毛泽东《七律·到韶山》的解说。

毛泽东在诗的小序中其实已经点明了写作的动机,郭沫若对毛泽东这首诗的解说就是从这里入手的:

“主席离别了三十二年才回到他的故乡。三十二年前的沉痛回忆,三十二年间的革命变迁,三十二年后的光辉灿烂的目前和远景,自然要在主席的脑海中盘旋。这就酝酿成为了充实而有光辉的一首七律。五十六个字概括了一部三十二年的革命史!”

郭沫若对这段历史做了具体的阐述。他说,从1959年倒数32年,正是1927年。这在中国革命史上是一大转折点。这一年的上半年,国民党反动派投降了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背叛了革命。他们采用了所谓“清党”政策,大规模地屠杀中共党人和革命民众,破坏了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革命统一战线,把大好的中国大革命形势完全葬送了。然而,中共党人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重新点燃,并迅速形成燎原之势。

郭沫若接着解释道:“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前一句叙述了湖南当年的农民运动,后一句叙述了以蒋介石为首的整个反革命势力的猖狂进攻。

当年的毛泽东正是农民运动的“王”。他1925年回韶山养病期间,在这里建立了湖南农村中第一个党支部,五卅惨案后,又组织起“雪耻会”,后来改名为农民协会。1927年1月,毛泽东又亲自到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写下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重要的历史文献。当年的农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地主的武装,建立了农民的武装,在政治上、经济上打击地主阶级,并展开了文化运动和合作社运动。其结果,如毛泽东在《报告》中所描写的:“牌赌禁绝,盗匪潜踪。有些地方真个道不拾遗,夜不闭户。”郭沫若指出,这就是“红旗卷起农奴戟”的实际意义,如果把这句诗翻译成口语,那就是:“共产党的领导掀起了农民群众的武装革命”。

湖南农村革命的发展,自然引起了地主豪绅们的恐慌。5月21日,湖南爆发了“马日事变”。驻扎在长沙的反动军官许克祥叛变革命,袭击并解散了湖南省工会和省农民协会,解除了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队的武装,捕杀共产党人。这就是诗中“黑手高悬霸主鞭”的一部分的实际了。反革命的黑暗势力高高地举起了恶霸地主们的铁鞭或者皮鞭——以反革命的武装力量来对抗革命的武装力量。

郭沫若解说道,“高悬霸主鞭”的“黑手”,不仅限于“马日事变”的小小反动军官许克祥,反革命的大头子蒋介石、小头子广西派和武汉派都伸出了他们的黑手,而在这些黑手后边,还有帝国主义的魔爪在暗中指挥。这“红”与“黑”的斗争,是光明与黑暗的剧烈的搏斗,是革命与反革命的剧烈的搏斗。显然,郭沫若当年看到过毛泽东绐胡乔木的第二封信,对“黑手”的解释,对毛泽东创作这首诗的本意的把握,是十分准确的。

可惜的是,许多的解释者对本诗中“黑手”的误解也较多。有说是指工人的手,因为工人满手油污,所以是黑的;有说是指农民的手,因为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写过:“他们举起他们粗黑的手,加在绅士头上了。”这些对“黑手”所做正面的解释,不但不符合毛泽东的本意,而且是不利于对这首诗的理解的。

郭沫若进一步解释道:无可讳言,在与反革命的斗争中,牺牲是惨重的,“为有牺牲多壮志”这7个字,是由多少烈士们的鲜血所凝铸成的!就韶山冲来说,就毛泽东本人来说,他的两位胞弟毛泽潭、毛泽民也先后为革命事业而牺牲了。毛泽东回到韶山后,必然会想起他们,赞赏他们的“壮志”,祝福他们永垂不朽。当然,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敢教日月换新天”,他们的牺牲赢得了一个新中国,他们的鲜血融会成为了五星红旗,像满天的红霞,染红了新中国的大地!

郭沫若继续解说道:诗的最后两句却是1959年6月毛泽东在韶山冲亲眼所见到的当前景象。32年后的韶山冲,别有天地。32年前可诅咒的“逝川”,真是一去不复返了。毛泽东回韶山的6月,正值农忙时节,丰收在望!满望的稻田和豆类,饱含着新生的希望和快乐。而从这绿色的海洋中,无数农业战线上的英雄们,戴着黄昏时分的烟雾,从工地走回自己的家里。这是一幅多么壮美的新农村景象啊!

郭沫若最后感叹道:中国历史五千年,历代的诗人歌咏田园风物的诗歌也不知道有多少,但这种新天地中的新农村景象是前人所不曾歌咏的。这样新的景象当然不仅限于韶山,而是“遍地”都是,全中国都是。韶山的天地是更新了,中国的天地是更新了,新中国的天地要不断地变得更好,更美,更壮丽磅礴,更光辉灿烂。

其次,再看郭沫若对毛泽东《七律·登庐山》的解说。

毛泽东的诗紧扣“登庐山”来写,郭沫若的解说自然也是从庐山写起的。他用拟人化的笔法,介绍了毛泽东触景生情,写作这首不朽诗篇的背景:

“毛主席登上你的高峰是为了召开党的八届八中全会,讨论在三面红旗下如何更扎实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宏伟计划。毛主席并无心作诗,是诗从毛主席的精神中自然地流泻出来了。当然,壮丽的庐山,你也起了触媒的作用。壮丽的客观风物与博大的主观情感交融,因而凝结成了那样博厚、高明而悠久的结晶。”

郭沫若对毛泽东这首诗的解说,也就紧紧地抓住“大跃进”的年代“如何更扎实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一中心,并联系当时的国际形势而展开。郭沫若说:

“一山飞峙大江边”,这使你庐山长着翅膀飞跃起来了。这是前人所不曾想到的,这就是大跃进精神的诗的表现。

“跃上葱茏四百旋”,这是有历史以来所没有的一项重大变化,也就是大跃进的一项形象化。

“冷眼向洋看世界”,“冷眼”就是在藐视国际上那些进行反华大合唱的鸵鸟们——帝国主义者。

“热风吹雨洒江天”,这儿的风和雨,不单指自然界的风和雨。更现实的眼前风光,则是大跃进的气氛,共产主义的风格,使劳动英雄们在田园中,在工地上,银锄连天,铁臂撼地,“挥汗成雨”。这样就把自然界和精神界扣合了起来,表现出了大跃进的气势。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主席西望武汉,东望淞沪,千里长江流域包含在一片浩渺的云烟里面。在这里,主席不是单纯地在欣赏风光,而是透过风光在批判过去、瞻望未来、促进目前的斗争,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反华大合唱,归根到底只是“蚍蜉撼大树”而已。

全诗最后写到了陶渊明,这位田园诗人当年曾在这里“躬耕自资”,主席自然会想到他。“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似在发问,但答案是很清楚的,主席是在强调陶渊明自食其力的劳动本色。不过我们今天不能仅仅满足于“躬耕自资”,而是投入现实中促进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促进国家建设事业的不断跃进。

从郭沫若对毛泽东诗的解说来看,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写作年代的历史印记,但如前所言,郭沫若作为毛泽东诗词创作过程中的直接参与者,他对毛泽东诗的创作意图是比较清楚的,因此,他对这两首诗所做解释,对于人们理解毛泽东的诗作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

当年毛泽东的诗正式发表后,其他众多的解说文章也纷纷刊出。由于毛泽东这两首诗的创作与庐山会议在时间上前后相续,因此许多解说者总把诗与庐山会议相联系,与彭德怀相联系,做出一些牵强附会的、甚至不合诗意的解释。其实,从毛泽东的创作过程来看,这两首诗并非针对彭德怀的。这就越加突现出郭沫若解说的价值和权威性。

当然,“诗言志”。毛泽东的诗虽非针对彭德怀,但有着深刻的政治内容,寓含了时代精神。在当时,党内在“大跃进”的问题上产生着分歧,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事业是充满信心的;国际上,反华势力对新中国不断加以诽谤和咒骂,毛泽东更是“冷眼”相对。“六亿五千万伟大人民的伟大事业而不被帝国主义及其在各国的走狗大骂而特骂,那就是不可理解的了。他们越骂得凶,人们就越高兴。让他们骂上半个世纪吧!那时再看,究竟谁胜谁败!我这两首诗,也是答复那些王八蛋的”。然而,毛泽东的诗并非是抽象的政治诗,而是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他的思想借助诗的形象而生动地表达了出来,因此既寓意深刻,更韵味无穷。

郭沫若在对毛泽东诗的解说发表后,并没有停止对这两首诗的思考。特别是当人们的解说产生争议之后,在“文革”学习毛泽东诗词的“热潮”当中,郭沫若也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基本认识。

下面是一些大专院校师生向郭沫若请教对毛泽东诗词的理解时,郭沫若所作的解答或谈话,并没有公开发表过。虽然正是极“左”思潮泛滥之时,郭沫若的这些解答或谈话却表现出难能可贵的清醒和冷静:

问:“黑手高悬霸主鞭”,有的用主席同一时期的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来解释,即“黑手”是指农民群众“举起他们那粗黑的手”。有不少人不同意这个解释,你以为怎样是正确的?

答:翻成英文时,有同志请示过主席。主席说:是指黑暗势力。有剧烈的对立斗争,故第五句言“有牺牲”。

问:“为有牺牲多壮志”——对这句的理解和句法结构有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同志说正是由于先辈的不怕牺牲,因而激起更多的斗志,这句同下句“敢教日月换新天”是并列关系。句法结构上,与“为有牺牲多壮志”有因果关系。另一些同志认为“为有”贯穿全句,即正因为有先辈的牺牲和多壮志,因而“敢教日月换新天”。现在倾向后种理解的同志多些。

答:我的看法是:为有先烈的牺牲,而促进了后死者的壮志。

问:“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众说纷纭,有谓指大跃进景象的,有谓写敌人嚣张气焰的,有谓“云”指机会主义,“九派”指跃进浪潮,郭老以为何说符合原意?

答:我比较同意第一种。有人说,主席诗中的云、烟都指敌对势力,那是穿凿。“白云山头云欲立”、“遍地英雄下夕烟”的云、烟,决不是敌对势力。

问:“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目前对这句诗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桃花源可以耕田,桃花源不能全部否定,两句的意思是:陶令不知何处去,在桃花源里耕田吧?另一种意见认为,桃花源里不能耕田,对桃花源要否定,两句的意思是: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难道可以耕田吗?

答:主席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轻松、幽默感。意思是说陶渊明不知到哪里去了,在桃花源里耕田吗?

现在对这两句解说纷纭,分歧是从对陶渊明的评价上引起的,就是对陶渊明采取多少肯定的态度。“桃花源”是陶渊明所假托的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范畴,这空想社会主义,在历史上是有进步意义的,应局部地肯定它的进步性。列宁讲马克思主义有三个来源:一是英国的经济学,二是德国的哲学,三是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马克思把这三个来源加以改造,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以对空想社会主义不是全盘否定。陶渊明比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欧文、圣西门、傅立叶更早,是迄今1000多年以前的人,他在1000多年以前幻想那种社会,不是一钱不值的,是不能一概抹杀他的。

主席诗词里引用的古人都是值得提和提得起来的人。比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曹操,都是历史上有若干贡献的人,若完全否定,就与历史唯物主义不相符。我的看法是不全部否定,是局部否定。今天的人民公社是现实的桃花源。1959年正是大跃进,大家上山下乡,陶渊明在的话也会下乡耕田去了。

……

要之,在“文革”否定历史、否定传统的全民族的迷乱,中,这样的答复是需要有胆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