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与郭沫若
14897900000026

第26章 故地重游,吟唱井冈山

(一)

毛泽东对自己诗词的发表,始终抱着十分严谨负责的态度,经他同意发表的作品,无一不经过字斟句酌、千锤百炼的过程,并广泛征求郭沫若等有关同志的意见。

郭沫若参与毛泽东诗词的修改和润色工作,也不仅仅就是上述两首七律《到韶山》和《登庐山》。如,1962年春,《人民文学》准备发表毛泽东30多年前“在马背上哼成的”词六首:《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征求郭沫若的意见。郭沫若在经过反复斟酌推敲后,写信给毛泽东,对“词六首”的字句修改和编排次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毛泽东很快复信郭沫若,充分肯定了郭沫若对“词六首”的编排次序的意见,并称赞对《反第二次大“围剿”》中“‘七百里驱十五日’,改得好”。

郭沫若在对毛泽东“词六首”的修改和编排提出意见的同时,写下了《喜读毛主席词六首》的解说文章。郭沫若的解说文章,大多是为配合毛泽东诗词的发表而撰写的。对毛泽东诗词作解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郭沫若在《喜读》一文中举了他学习研究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一词的例子。他为理解这首词,曾翻阅了新旧《遵义府志》等典籍,颇下了一些功夫,但仍觉得“没有主席那样的生活经验”,对于毛泽东创作时的“客观情景与主观气氛,不容易揣度”,不过,他还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了大段的解说文字,并呈送毛泽东“加以删正”。

郭沫若的“揣度”果然有误,毛泽东亲笔将其全部删去,并用郭沫若的口气代写了一大段话:“我对于《娄山关》这首词作过一番研究,初以为是写一天的。后来又觉得不对,是写两次的事,头一阕一次,第二阕一次。我曾在广州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意见,主张后者(写两次的事),而否定前者(写一天),可是我错了。这是作者告诉我的。”接下去,毛泽东对这首词重新做了解释。毛泽东在改文的最后说:“‘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自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由此看来,我在广州座谈会上所说的一段话,竟是错了。解诗之难,由此可见。”

毛泽东一般是不愿意对自己的诗词做任何解释的,而他为郭沫若改文,对《娄山关》一词做了详尽解说,不仅使注家有争议的问题得到了廓清,而且更可见毛泽东与郭沫若密切的交往和深厚的感情。

的确,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包含了丰富的战斗生活经验,是缺少沙场驰骋的文人难以“揣度”的。因此,毛泽东对郭沫若解说的纠正,就不仅仅是纠正其对时令的误解问题了。毛泽东修改后的校样当年未能赶上《人民文学》的出版时间,直至他们这两位政治巨人和文化巨人去世多年后才见诸报端,他们间这段鲜为人知的交往被人们传为佳话。

“解诗之难”,连郭沫若这样的大手笔也不例外。事实上,郭沫若在参与毛泽东诗词的修改、解说工作中,从毛泽东那里也获益匪浅。这一参与过程,本就是一个加深对毛泽东诗词的正确理解的过程。

(二)

毛泽东与郭沫若作为诗人的密切交往和相互切磋的又一生动例子,是毛泽东的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与郭沫若的一组诗词《井冈山巡礼》的创作和修改。

1965年5月22日,在南方视察工作的毛泽东来到了江西,驱车前往井冈山。沿途,毛泽东兴致勃勃,谈笑风生。他回想起38年前在这里创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如今故地重游,怎不心旷神怡,精神振奋!

据当年随行的同志回忆,坐在汽车上的毛泽东,一路观看景色。当汽车在龙源口附近停下来时,毛泽东走下车来,拿起望远镜环视这当年“活捉江西两只‘羊”’的旧地,脸上露出了微微笑容。一会儿,开车继续前进,经三湾、古城、茅坪等地。这正是当年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的道路。在井冈山下的茅坪,毛泽东举目注视着谢氏慎公祠。在祠后不远的一幢砖房——八角楼,毛泽东曾住在这里,并写下了具有指导中国革命意义的重要文献《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当汽车开到“高路入云端”的黄洋界时,毛泽东下车登上了哨口的险峰,巡视了当年红军的防御工事和挑粮上山的小路,只见山下白云袅袅,山上林涛阵阵。他还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前摄影留念。

当晚,毛泽东来到茨坪。这里是井冈山的中心。四面环山,一条溪流横穿盆地。有哨口五处,曰桐木岭、黄洋界、八面山、双马石、朱砂冲。当年井冈山根据地的党政军首脑机关就设在这里。毛泽东在茨坪住了7天,先后接见了当年的老赤卫队员、烈士家属,还同干部群众亲切交谈,了解井冈山地区水利、公路建设和人民生活。

5月25日,毛泽尔在井冈山宾馆后山坡散步,拄着井冈山的青竹杖,向新盖在高处的楼房走去。从后坡回到大厅休息片刻,又在宾馆右侧转了一圈。他一边走,一边思考着,并不时地凝望着远处的高山,眺望着茨坪的新貌,俯看着清清的流水,他正在酝酿诗篇。当天,他吟成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5月29日,毛泽东离开井冈山,由桐木岭哨口下山,前往南昌、广州。

6月上旬,郭沫若偕于立群陪同印尼阿鲁季议长和夫人赴上海、广州等地访问。刚刚从井冈山下来的毛泽东,倡议郭沫若偕于立群去井冈山一游。于是,郭沫若夫妇由广东转道江西。

6月24日,郭沫若来到革命根据地之一的瑞金叶坪,作七律《叶坪》。25日,访位于瑞金城北的大柏地,作七律《访大柏地》。27日,赴赣州,作七律、五律《赴赣州途中》各一首。28日,作五律《登赣州城内八境台》,又作词《登郁孤台》。29日,在兴国道中,见群众正大力植树,作诗《绿化歌》,又作五律《宿太和》。30日,作五律《过桐木岭》。过桐木岭,即可上井冈山。7月1日,作词《念奴娇·在茨坪迎“七一”》和七律《黄洋界》。2日,在井冈山,作七律《龙潭》。3日,作七律《访茅坪毛主席故居》,又作五律《访红军会师桥》(在宁冈龙市)。4日,路过吉安,作七律《宿永新》和五律《宿吉安》。5日,到南昌,旧地重游,作七律《访南昌》。6日,作词《西江月·别瓷都》。7日,作五律《登湖口石钟山》。8日,作五绝《雾中游含鄱口偶成》二首。9日,作五律《乘民主轮赴武汉》,结束了江西之游。

郭沫若此次江西之游历时17天,基本上是沿着毛泽东走过的路径而行的。他把上述22首写于旅途的诗词编为《井冈山巡礼》,并作小序说:“十七天中,在瑞金住了三天,在赣州住了一天,在井冈山住了两天,其余都在公路上跑。匆匆忙忙地几乎跑遍了江西全省,却也跑出了若干首诗词。”

郭沫若此行踏着毛泽东当年的战斗足迹,这对于他重温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亲身感受毛泽东诗词创作中所饱含的战斗生活,是十分有意义的。如在茅茨毛泽东故居访问时,“有谢氏老人详为介绍,谓主席当年对彼解衣推食,关怀备至。楼下小池中有鲵鱼,老人指以相告曰:主席曾言‘鲵鱼是大鱼,大鱼是吃小鱼的’,以喻阶级斗争。楼上居室中,案头有一辟雍式大石砚,老人云主席《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即起草于此”。老人饱含感情的介绍令郭沫若感慨良多,《访茅坪毛主席旧居》一诗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的:

解衣推食话当年,主席恩情涌泪泉。

池里鲵鱼阶级喻,案头石砚斗争篇。

发扬马列争民主,领导工农夺政权。

茅茨二坪星二点,神州赖以换坤乾。

在《井冈山巡礼》组诗中,郭沫若不仅描写了当年井冈山的斗争,歌颂了毛泽东领导根据地人民战胜敌人的英勇业绩,而且多次化用毛泽东诗词中的句子入诗。如,《叶坪》诗中“万丈长缨缚大鹏”,化用毛泽东《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词中“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访大柏地》诗中“弹洞杏坑留旧壁,诗碑柏地立当场”,郭自注:“毛主席一九三三年来此,成《菩萨蛮》词一首,今有碑,刻词于上。词中有句云‘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前村名杏坑”;《绿化歌》中“青山化桥红雨鲜”,出自毛泽东《七律·送瘟神》之二“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侨”;等等。

郭沫若此行是在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之后。毛泽东虽在这里住了多日,作词抒怀,但游兴未尽,他倡议郭沫若上井冈山,结果是郭沫若也“跑出了若干诗词”。此其一。其二,作为诗人的毛泽东,请郭沫若也走一下当年的历程,似乎是有意让诗友在实地的游访中加深对他的诗词的感悟和理解;而郭沫若此行,的确深深感受到了当年战斗的生活氛围,这对于他准确把握毛泽东诗词的“客观情景和主观气氛”,是十分有益的。

请看,就在7月中旬郭沫若返回北京后,毛泽东立即将《重上井冈山》以及另一首《念奴娇·鸟儿问答》(也写于这一期间)二词,请胡乔木送郭沫若征求意见。7月23日,郭沫若给胡乔木写信,请他转告自己对这两首词的意见。信中说:

词两首,以后忙着别的事,不曾再考虑。我觉得不宜改动过多,宜争取早日发表。

六月卅日我去过井冈山根据地,在那儿住了两天。井冈山主峰和远处的罗霄山脉耸立云端。同志们告诉我:那些地方有原始林。又黄洋界老地,当年战场犹在。

“飞跃”我觉得可不改,因为是麻雀吹牛。如换为“逃脱”,倒显得麻雀十分老实了。

“土豆烧牛肉”句,点穿了很好,改过后,合乎四、五、四句,也较妥帖。惟“土豆烧牛肉”是普通的菜,与“座满嘉宾,盘兼美味”似少相称。可否换为“有酒盈樽,高朋满座,土豆烧牛肉”?

“牛皮葱炸,从此不知下落”,我觉得太露了。麻雀是有下落,还露过两次面。

郭沫若继毛泽东之后的井冈山之行,无疑增添了对毛泽东词《重上井冈山》的现场实感。从郭沫若的信来看,毛泽东此词的原作与后来的发表稿,字句上修改不多,修改多的是《鸟儿问答》一首。显然,毛泽东是十分重视郭沫若的意见的。这两首词当年没有发表,直到1976年《诗刊》第1期才正式发表。我们相信,如果这两首词当年发表的话,郭沫若的解说文章一定很精彩,特别是解说《重上井冈山》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