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你体内的囤积欲
14899200000032

第32章 重新思考你购物的方式

我之前就说过,就像在非囤积者中一样,强迫性囤积症患者的获取冲动的强度也是各有不同的。获取和丢弃物品是所有强迫性囤积症患者都会面对的问题,但有些人会有更加强烈的获取冲动,另一些人则在丢弃物品方面有更大的困难。

我有个患者名叫托妮(Toni),她有着特别强烈的冲动去获取物品。托妮和她的丈夫一起接受治疗,她的丈夫深深地爱着她,急切地希望帮助她走出强迫性囤积的问题。丈夫是家里挣钱的人,托妮则会在他回家之前,把时间都花在购物和搜寻“便宜买卖”上面,直到他回家。

托妮的获取动机大部分是由于她是一个真诚善良的人,渴望为他人做事,赠予他人东西。她过去经常会进入减价商店,直奔打折区,买下那些她认为将来可以送人的东西。有时她还会购买手工艺用品,比如刺绣针,来为她朋友的孩子缝枕头;或是购买一些信纸,给她生活中那些体贴的人写感谢信;她也会购买过量的衣服。

走进她的房子,我看到了在许多囤积之家都能看到的景象;我称之为“沃尔玛大爆炸”。这些零售商都有非常低廉的价格,诱人地码放着商品,对于强迫性囤积症患者来说这是很难抵御的诱惑。袋子、礼物标签、盒子、包裹,还有其他新买的东西,都被仔细地分类放到不同的堆叠里,一直堆到了天花板。尽管对于外人来说,很难发现这些堆叠有什么规律或者理由,托妮却知道每个袋子或是盒子里有什么东西,以及她准备拿它干什么。

托妮的丈夫会温柔地建议她丢掉那些东西,但她会笑着回应他“别傻了,这是给玛丽的”或是“不,我不能放弃它,我准备把它用在教会的项目上”。在我介入的时候,他已经觉得提出建议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托妮总会为她的动机进行辩护。

托妮就像许多强迫性囤积症患者一样,很少会真的实现买东西时的那些计划。在白天的时候,她的丈夫去上班了,她则害怕如果不去商店的话会错过好买卖,所以整天都在外面。等她丈夫回家后,她则把全部时间用来陪在他身边,周末他们会一起外出旅行,拜访亲朋好友。托妮也是一个交际型的人,热心参与社区的活动,而那些极端的强迫性囤积症患者通常很难这样做,因为囤积让他们变得怠惰,并且尴尬地不愿邀请人来访。

我相信,这也就是她的丈夫能够如此容忍她的原因。他经常不在家,所以能够躲开家中激增的物品。此外,据她丈夫所述,托妮对他非常关心体贴,这也弥补了他们生活方式的问题。一方面托妮对丈夫的爱让他更容易生活在囤积的家里,另一方面他不敢就这些问题直面她,所以他不愿意设置这两个方面之间的界限。对于那些与强迫性囤积症患者或杂乱者住在一起的人来说,很关键的一点是,不仅仅要适应和接受现状,还要不断地维护自己的需求。

在治疗的开始,我让托妮把信用卡交给丈夫,并要求她不要再去某些让她特别难以抵御的商店。她承认,购物的冲动让她感到无力;而缺乏简便的支付方式,也在她和商品之间设置了一道障碍。这对夫妇尚处于负债之中,所以我让托妮只随身携带少量的现金,并且不去银行。但是,这些仅仅是短期的解决方案。虽然在强迫性囤积症治疗的初期,限制获取途径有一定的帮助,但长期地依赖于这种回避,就意味着这个人永远没有机会学会如何抵御她的冲动。我让托妮采取这些办法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让我们有时间清理她的房屋,并更好地理解她的获取和囤积行为。渐渐地,她需要学会如何在手握信用卡和现金时抵御购买的冲动。

最开始,托妮和丈夫一起去购买真正需要的东西,这本身也是一种挑战,因为她会劝他去某家限时优惠的商店里“只看一眼”,他则很难阻止她买下想要的东西,他说自己只是希望妻子开心。我将整个家庭放在一起治疗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那些强迫性囤积症患者身边的人虽然此时此刻可以帮助他们避免焦虑,但却没有考虑到长期的目标。托妮的丈夫还不能够认识到,抵御获取的冲动,长远来说会令她更快乐,这会给他们更多的空间,让他们能够一起坐在沙发上,或是一起在餐桌上吃饭,等等。在这样的例子里,考虑托妮“更长远的好处”会很有帮助。

据此,我们制订了一个新的计划,同意由我来陪她一起购物,这样当她受到诱惑想买某样不需要的东西时,我们可以主动地处理她的认知扭曲,这将帮助她学会在获取阶段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接下来,我们的目标将是让她在和丈夫一起时,锻炼这些新学会的技巧。

刚开始时发生在食品店中的事,可以代表我们每次购物的情况。对于想打破囤积模式的人来说,这家商店的布置方式会带来特别的困难:不管我们从哪个入口进入,看到的第一样东西都是减价购物车以及“今日特别优惠”。尽管把钱节省给真正需要的东西是很好的,但对于那些希望遵从购物清单的人来说,优惠商品通常不在清单上,而且只会增加家中的杂乱程度。记住:如果某样东西对你没用,或是你家中已经有了另外一份,不用就过期了,或是它会占据你的空间,增加你的压力,那么不管它多便宜,都不是一个“好买卖”。

尽管我们有购物清单,托妮还是坚持要快速地看一下减价购物车,那辆车里装的都是玩具。她和丈夫并没有孩子,她头脑中也没有某个特定的孩子,但是她还是想要买下各种玩具,“以防万一”遇到某个用得上它的小孩。她对于食物也有类似的思考模式,尽管那些优惠的食物并不是她特别想要的,她还是想去买,因为它们都很便宜,想着也许有一天某个客人会喜欢。因此,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她的厨房没有台面空间了,所有的表面都堆满了烘焙的食物(她和丈夫都不吃)、蛋糕粉和饮料罐,就等着有人来拜访。她和丈夫会从超市购买微波炉食品或熟食,因为家里没有空间做饭。这种“浏览”不想买和不需要的物品的倾向,在杂乱者中也是非常常见的。

买下某样东西,“以防万一”某种无法预见的未来事件会发生,或是预防某个说不出名字的人想要用这件东西,这是强迫性囤积症患者常见的思路。对于托妮来说,如果她没有买走食品店架子上的辣椒罐头,而某个来做客的人又特别想吃辣椒,这种念头太容易带来焦虑,让她没法思考,所以她会把罐头丢进购物车。当我指出这种想法的逻辑结论时,它就显得非常不合理了———某个托妮说不出名字的访客,恰好在她家做客时特别想吃辣椒,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但在那一刻,焦虑的感受是非常真实的,正是因为想回避这种感受,才导致了她的行为。非囤积者也会有类似的表现,不假思索地收集一些将来可能有人用得上的东西,不过程度要轻一些。

许多时候,会有好几种认知扭曲同时在起作用。在托妮的例子里,当我质疑她是否需要获取如此多的食物时(特别是那些她和丈夫都不喜欢的食物),她说:“如果有人来访,我却没有为他们准备他们喜欢吃的食物那该怎么办?这会让我变成一个糟糕的女主人。”这就是贴标签。我提醒托妮说,她这是在贬低自己在其他方面照顾好客人的能力,如果真有人来访的话,帮客人泡杯茶,在干净舒适的房间里招待他们,这也是很好的方式。

站在那车玩具前,托妮会激动地拿起每一个玩具,从各个角度检查它,阅读它们适用的年龄范围,并夸赞它有多可爱。“你不觉得它可爱吗,罗宾博士?”她会这样问。我会避免回答这样的问题。如果我回答“是”,她就会将我的答案作为购买理由,我们就会陷入对话的死循环,她会为这种购买辩护。如果你与一个有获取冲动的人一起购物,可以温和地问一些问题,比如“你用不用得上这件东西,就在今天?”或者“你家里是否有放它的地方?”许多时候,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这一次,我问她这些玩具是给谁的。她回答说:“嗯,让我想想? ?”当她在脑海中把自己认识的每个孩子都过一遍时,我可以看到事情已经出现了转机。对于一些玩具来说,她能想到一个特定的孩子,但大多数时候她会承认,她想买下这个玩具,只是为了“以防万一”遇到一个能用上它的孩子。

这时我就会启发她,让她思考抵御购买玩具的诱惑会带来哪些“更长远的好处”,这正是任何杂乱者在购买物品时应该问自己的问题。对于她来说,考虑不依冲动行事带来的长期好处,这并不是她的本能倾向,所以她努力地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说:“抵御这件玩具的诱惑,可以让我继续保持努力,减少带回家的东西,而且我的丈夫也会很高兴地知道,至少在今天我经受住了诱惑。”我为她能这样思考而感到激动,于是我们继续往前走,而当我们走开的时候,她一直往回看那个购物车,渴望地望着它。我并没有指出这一点,而是支持她的正确决定。我告诉她,我预期她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但她最终作了正确的选择,这正是我希望她关注的东西。

对于托妮来说,从她下决心不买的商品边走开,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过一段时间之后,她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我温和地向她指出这一点,这样她就可以认识到,如果她没有买某样东西,走开之后她并不会承受永远的折磨。这种策略对于杂乱者也是有效的:如果你放弃一样东西,使得自己感到焦虑,那就不要一直想着它,你会发现,大多数东西其实没有那么重要。托妮就发现,她可以忘掉这些东西。

无论是对于托妮来说,还是对于冲动购物的非囤积者来说,关键都在于质疑自己关于如果不买下东西就会如何的假设,这需要停下来思考,保持专注,而非像平常那样,仅仅是把东西买下来。这可以帮你试一试,不买东西究竟会带来多大的焦虑(其他人会买下它,我会后悔没买),以及这种焦虑会如何随着时间而减弱。

导致杂乱的那些购物陷阱

购物者经常遇到的一种陷阱或是认知扭曲,就是认为如果错过了某样商品,他们会陷入无尽的痛苦。我并不是说,如果没有按计划买某样东西,它就不值得买。要点在于,如果你有杂乱的问题,那么许多时候你购买的理由经常是不准确的,会让你陷入不良的购物习惯当中。

陷阱:这买卖太划算了,我不能错过。

恐惧:如果我现在错过了,而将来又需要这东西,就要花更多的钱在别的地方买。如果我回来的时候已经卖完了,可能就完全错过它了。

换一种角度:只有当你需要它、有空间存放它,而且在(最好是较近的)未来的某个具体时间点会使用它时,它才算是一笔好买卖。你可能永远不需要它,这样就是对于空间和金钱的一种浪费,你还可能每次看到它都会后悔。如果你之后确实需要花更多的钱去买相同的东西,这也不太可能让你负债。

陷阱:我可能永远不会再找到这样的东西了,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需要它!

恐惧:我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如果我没有特别急需的某样东西,这会让我感觉很糟,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换一种角度:如果你在购买某样东西的时候,不能确定到底为什么需要它,那么很可能现在你并不需要它。如果你将来确实需要它,也可以到那时再想办法得到它,或者在没有它的情况下去面对问题。而如果你从不需要它,那么买它就是浪费金钱。要想过上整洁有序的生活,关键就在于活在当下,关注眼前和近期的需求。你可以通过练习,建立起对于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及时获得需要的东西。

陷阱:这东西很有用,所以我要保留它。

恐惧:如果我没有充分利用某件在我眼中并不是完全没用的东西,那我就有些浪费了。如果我没有保留某样可能有用的东西———比如一把太钝的剪刀,虽然我不知道去哪里才能让它变得锋利,也不会花时间去做这件事———那么我预期将来可能产生的后悔感是让人无法忍受的。而且,如果我浪费了它,那就说明我是一个浪费的人,这是最坏的一种人,因为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没有足够的食物。

换一种角度:它可能还有用,但如果现在你用不上的话,把它放在抽屉里并不会让它变得更有用。丢掉不需要的东西并不是一种浪费,你没有责任去充分利用你遇到的所有东西。

陷阱:我留着它是作为后备,以防将来会需要。

恐惧:如果我发现自己没有需要的某样东西,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换一种角度: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裕的社会里,如果你需要某样东西,你总可以得到它,或者找到其他同样有用的东西。如果你有某种特定的恐惧,害怕某种特别的情况发生(比如,厕所总是溢出来,而且很可能短期内再次发生,那就最好有足够的纸巾备用),那可能还值得考虑一下。但是,为了没有根据的某件事作准备,这是另一种陷阱,它让你持有不需要的东西。

陷阱:我今天太倒霉了,应该款待一下自己。

恐惧:给自己买某样东西,可以让自己感觉更好,而且我也没有精力抵御这种诱惑;如果不买的话,这会让我感觉更差。

换一种角度:在经历了困难的一天之后,你想要做点什么来安慰自己,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增加你的杂乱并不能给你带来好处———这会增加你的生活压力,让你更难找到需要的东西,并且会花掉超出你承受能力的钱财。为什么不用一些非物质的方式来款待自己呢?比如到公园里走走,或是打电话给朋友。

陷阱:这会是送给某人的好礼物。

恐惧:即使现在想不到具体的人,将来还是有可能遇到某个能用上它的人。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我又没把它买下来,那就意味着我不是一个体贴周到的人。

换一种角度:这件东西可能是一件好的礼物,如果不买下来,另一个人就会把它买下来,送给别人。但如果你不知道到底要送给谁,那么它很可能会被丢到家中的某个角落里,弃置不用。如果将来确实有某个特定的人,你想送他一件礼物,那时再买也不迟。你可以根据这个人的需求来决定送什么,这才是真正的体贴周到。

陷阱:小的时候,我妈从不给我这样的东西。即使我现在用不上它,我也想要。

恐惧:如果我没有控制感,或是得不到小时候想要的东西,这会让我感觉很糟;既然现在我有这个能力,我就要控制自己的生活。

换一种角度:给自己买小时候不被允许拥有的东西,这并不会带走童年时期的匮乏所带来的悲伤,只会增加你房屋的杂乱程度。你可以告诉自己,现在如果的确想要的话,你随时可以拥有它,这就足够了。这就证明你对于自己的生活已经有了足够的控制。

陷阱:这是一条琥珀项链,我收集琥珀首饰,所以我必须得到它!

恐惧:如果我没得到这条项链,我会错过它并为此感到后悔。我会一边看着我的首饰收藏,一边想:“要是当初我买了下来? ?”

换一种角度:将你的收藏看作是发挥创造力和思考的机会。不要仅仅因为一样东西属于某个类别,就把它买下来,而是应该考虑一下样式、主题、艺术等因素。与你已经拥有的藏品相比,这样东西有什么不同,有多特别?这些信息将会帮助你作出深思熟虑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