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推动或者学校、民间自发组织下,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尝试并摸索应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措施,措施之一就是建立留守儿童托管家庭。留守儿童托管家庭作为目前主要的留守儿童社会关爱行动之一,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全国妇联于2006年5月启动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将留守儿童托管家庭作为重要的行动之一,很多地方政府教育部门的政策文件中也都明确提出要大力扶持留守儿童托管家庭并加以推广。
伴随着代理家长的出现,随即又出现了托管家庭。
留守儿童托管家庭的出现,对于解决或缓解留守儿童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托管家庭能提高留守儿童的监护质量
就现状来看,很多父母双双外出的留守儿童要么被留给爷爷奶奶等祖辈照看,要么被交由亲戚、朋友等临时监护,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甚至只能进行自我管护。隔代监护往往存在很大弊端。老年人由于身体条件、思想意识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多数难以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衣食照料和学习辅导,在教养儿童的方式、方法上同样存在很大问题;亲戚、朋友监护通常缺少稳定性,也容易让留守儿童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对于那些只能靠自我管护的留守儿童来说,他们不仅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怀,缺少学习上的帮助、正确的引导和心理的辅导,安全方面也存在诸多隐患。
托管家庭在留守儿童的监护方面具有优势,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留守儿童的监护缺陷,提高留守儿童的监护质量。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托管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家长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委托关系,会尽可能地保障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安全,强化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外出父母的后顾之忧。二是托管监护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有能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上的辅导。三是托管家庭一般具有广泛的社会资源,能够在地方学校和政府等的支持下,开展多种类型的文娱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
(2)有助于减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父母的直接关爱,亲子交流的减少使他们在父母外出之后很容易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加之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留守儿童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来自兄弟姐妹的情感性支持,隔代监护人又很可能忽略他们的情感需求,这使得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尤其是不在学校的时间。托管家庭采用的是一种集中式的管理方式,能够把分散的、得不到良好监护的留守儿童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抚养和监管。托管的留守儿童人数少则数人,多则十几人、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这给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校外集体生活的平台,不仅能够增加他们与同龄群体互动和交往的机会,还能够使他们更多地获得来自伙伴和朋友的情感支持。此外,托管家庭还能为留守儿童提供多种文化活动设施和器材,组织各种娱乐或知识性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消解因父母外出而带来的孤独感。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托管家庭作为一种新型的监护方式,不仅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稳定的衣食照料和安全保障,提高留守儿童的监护质量,减轻临时监护人的劳动负担,锻炼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还可以通过温暖的集体生活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填补留守儿童内心的孤独感。
(3)能够减轻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的监护负担
父母外出务工会影响到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内心世界,同样也会给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带来一定负担。调查发现,隔代监护是当前一种普遍的留守儿童监护类型,而且相当一部分老人不仅仅监护一个孙辈,有的老人监护的孙辈数量甚至多达五六个。这些老人往往年老体弱、疾病缠身,其中的不少老人都已丧偶。在子女外出之后,原本已该颐养天年的老人不仅仍要从事农业生产,还要照料孙辈的衣食住行,劳动负担沉重不堪,监护低龄、甚至是监护学龄前儿童的老人尤其如此。由于没人照料或担心孙辈安全,很多老人甚至在下地干活时都不得不把孙辈带在身边。
托管家庭的功能在于接替监护人的监护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临时监护人的劳动负担。从有关调查的情况看,托管家庭对入托留守儿童的年龄一般没有限制,托管方式也灵活多样,如可以进行“全托、”半托、周末托“等。无论是何种方式的”托“都可以使临时监护人暂时从监护角色中解脱出来。很多老人都表示孙辈入托的最大好处就是”负担减轻了,有时间出去要了。
(4)能够锻炼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父母对儿童性格的形成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起着重要的示范、教育和引导作用。父母外出之后,很多留守儿童的抚养和教育责任被移交给了隔代监护人。一方面是“隔代亲”,祖辈心疼孙辈父母不在身边,往往对孙辈过于溺爱,任其为所欲为,形成心理学上所说的“放纵型教养方式”。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留守儿童很容易出现娇惯任性、过度依赖、独立性差、自理能力差等问题。
留守儿童托管家庭则能够在锻炼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方面发挥优势。一般情况下,托管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照顾也只限于提供一日三餐,并为留守儿童清洗大件衣物(幼儿除外),其他如洗漱、叠被等需要儿童独立完成。没有祖辈溺爱的家庭氛围,加上托管监护人和其他儿童的帮扶带动,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得到提高,并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