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
在中国,大多数孩子的未来都是家长设计好的,中国的孩子属于那种“抱着走”的类型,普遍缺乏自立和自理能力。而在西方,孩子的将来都需要靠自己,只有那些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人才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在现代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相信西方人的观点应该越来越为更多的中国父母所接受。
作为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父母亲的一个电话或是一封书信向他们传递的只是一些生活上的关怀,而对于他们的心声、志向、兴趣以及理想追求等等,却极少过问。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赖以依靠的精神支柱远在天边,在很多的时候,一些事情都需要他们自己去做出决定,许多的人生困难都需要他们自己独自去面对,因而,他们需要自立自强,需要塑造自立自强的精神支柱。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有自立自强的精神,一直依靠别人、家庭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自立自强除了指经济方面的自立自强外,更应该侧重的是心理素质、精神、体力等方面的全方位的自立自强。作为留守儿童,他们更不能把自己的事情抛给别人去做,而是凡事都要靠自己。在这一点上,留守儿童要向西方的青少年学习。
留守儿童之所以成为留守儿童,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家庭贫困,留守儿童要自强不息,要依靠自己的双手撑起了自己的一片天,勇敢地面对贫困的现实,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要积极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自己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树立起自立自强的精神支柱,并树立起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贫困现状的志向。留守儿童一定要相信:从我做起,尽我所能,自立自强,自助助人;凡是靠自己,世上没有救世主;“别人跟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
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有困难时应当自己刻苦钻研,生活上苦一些也毫不畏难,锻炼自己能吃苦的毅力,培养自己敢拼搏的意志,全方位立志培养自己的自立自强精神,这样一些有意识的行为对增强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也能成为关心和帮助留守儿童回报社会理念、行为的精神支柱。相信今后他们一定会是这个强者生存的社会的领军人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确,自立自强,完全依靠自己,将自己的事情做好便是自立自强。作为留守儿童,更应该做到自立自强,更应该将这种精神支柱树立起来,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指明航向和增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