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发现东北
14915400000007

第7章 黑话中的玄机

胡子啸聚山林田野,夏秋季节,多以高粱、玉米等庄稼为天然屏障,神出鬼没、昼伏夜出,旋起了一股股带着血腥气味的黑煞之风。

胡子们终日生死无常,就信奉“达摩老祖”,上供烧香。达摩多罗是印度人,少林武术的开山鼻祖,形象高大,一脸络腮胡子,相貌威严。他曾在少林寺山上面壁,留下了影子。

在那个险恶的土匪环境里,不是足智多谋、胆大妄为,是难以出人头地的。他们既有杀人越货、抢男霸女的残酷和野蛮性,也推荐艺高胆大、心狠手辣的为首领,一起组成秘密的武装集团。

土匪队伍建立“起局”时,在良辰吉日歃血为盟。先用牙咬破手指,把血滴入酒碗中,然后燃香。喝一口酒后,胡子头发誓说:“拜过老祖拜过四方,咱哥们今后就起局了,我自个定的规矩,我要遵守,如果我横推立压,我不得好死,我上前方,一枪打死,一炮轰死,喝水呛死,吃饭噎死。”小匪也跟着这么说。

人生得意须尽欢,见到财富和女人就肆意挥霍,这是胡子的人生哲学。还流传着这样歌谣,“当响马,快乐多,骑着大马把酒喝,搂着女人吃饽饽。当胡子不发愁,进了租界住高楼,吃大菜,逛窑子,匣枪别在腰后头,花钱好似江流水,真比神仙还自由”。

这样的好差事并不是没有风险,九死一生当胡子,百死一生当胡子头。首先,自己有人马单独当胡子头没问题,但是平民百姓当胡子要从底层做起,经得住考验。比方说,拿一个灯碗放在脑袋上,胡子头拿枪“叭”一打,咵,把碗打碎了,如果不尿裤子不拉裤子,证明你不怕死,算是初步合格。

枪法、武术和黑话是当胡子的必修课程,要想在胡子堆里出人头地,这三门技艺至少要精通一门,否则,只能永远在绺子中当“崽子”,也就是香港等地俗称的马仔,东北话又叫“小拨勒子”,或是“小半拉子”。

隋唐演义中的响马使用钩镰枪、流星锤、大砍刀,但是到了近现代,枪支的使用使得冷兵器几乎退出了土匪武器阵营。枪法是衡量土匪能力、确立威望的重要标准。

目标距离一里地远的时候,土匪把枪拆开了,搁在一边,显摆自己本事高。听见第一声枪响,就在最短时间内把散落的枪支迅速装上,扣动扳机,一发命中,这才是好小子。

座山雕,是大型猛禽秃鹫俗称,以大型动物的尸体为食,看起来凶猛异常。剿匪小说《林海雪原》里最大的土匪头子外号叫座山雕,留着一把山羊胡,看起来有几分恐怖,小孩看着说不准会吓哭了。其实真实的座山雕白头发、黑脸膛,长着一副鹰钩鼻子,是个瘦小老头,七十多岁还能在高山峻岭中穿行。在文革样板戏和小人书中,或许为了突出掠夺人民财产的剥削阶级的腐朽形象,座山雕比较肥胖,眉毛画得跟秃鹫飞翔的翅膀似的。

东北话幽默风趣,带有黑土地的乡野气息,胡子的黑话更是如此,在相互尊敬的同时,也试探对方是外敌还是朋友,人们最熟知的土匪黑话来自剿匪小说《林海雪原》。

解放战争时期,战斗英雄杨子荣孤身入匪巢、智剿威虎山,和座山雕等土匪斗智斗勇,那句著名的“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更是被几代人口口相传。这多亏来自山东的杨子荣进山前突击学习黑话,做到了熟练掌握。那么小说中这些暗号黑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土匪:蘑菇,你哪路?什么价?(什么人?到哪里去?)

杨子荣:哈!想啥来啥,想吃奶来了妈妈,想娘家的人,孩子他舅舅来了。(找同行)

杨子荣:拜见三爷!

土匪:天王盖地虎!(你好大的胆!敢来气你的祖宗?)

杨子荣:宝塔镇河妖!(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

土匪:野鸡闷头钻,哪能上天王山!(你不是正牌的。)

杨子荣:地上有的是米,喂呀,有根底!(老子是正牌的,老牌的。)

土匪:拜见过阿妈啦?(你从小拜谁为师?)

杨子荣:他房上没瓦,非否非,否非否!(不到正堂不能说。)

土匪:嘛哈嘛哈?(以前独干吗?)

杨子荣:正晌午说话,谁还没有家?(许大马棒山上。)

土匪:好叭哒!(内行,是把老手)

杨子荣:天下大耷拉!(不吹牛,闯过大队头。)

座山雕:脸红什么?

杨子荣:精神焕发!

座山雕:怎么又黄了?

杨子荣:防冷,涂的蜡!

座山雕:晒哒晒哒。(谁指点你来的?)

杨子荣:一座玲珑塔,面向青寨背靠沙!(是个道人。)

短短上百个字,解放军排长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老土匪,这一刻,威虎山的土匪们没有谁再怀疑他。

威虎山篝火熊熊,百鸡宴香气四溢,大小土匪们吆五喝六,失去了戒备,就等待着解放军前来剿灭,都多亏了英雄排长杨子荣。最后座山雕在威虎山上被抓获,消息传遍了海林镇,老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文化大革命”中,因为京剧《智取威虎山》的传播,全国连3岁小儿也都会说上几句土匪黑话。

胡子有多残忍

冬天一来,北风老厉害了,炕头热乎,胡子也不爱动弹,就开始“猫冬”,将抢来的钱按劳分配,“插家伙”就是把枪互相都埋起来了。有的旧情难忘,就去会老相好,有的去找“海台子”(暗娼),还有的专门组织赌局,也有的躲在村屯里喝大酒、抽大烟,等明年春天高粱稞起来的时候再聚在一起。

水浒传里梁山好汉经常劫道。老一辈关东人说起胡子,说的最多的也就是劫道,就是拦路抢劫。

行人正在路上行走,突然听到一声锣响,从林子里窜出几个彪形大汉,把行人团团围住,大声叫道:“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此路过,留下买路财。”无论大小绺子,还是“单搓”的,没有不使用这种手段的。

有句顺口溜:“有钱的怕绑,有姑娘的怕抢,走路的怕劫,出门的怕攮”。那年月,人们外出首先担心的就是路上被胡子抢了。

胡子好顶风作案,以为有朝一日天地变,跪倒爬起是好汉。虽然标榜自己杀富济贫,因为他们抢穷人家没有东西,就得抢富人家。

在反映东北苦难历史的文艺作品中,很少提及土匪作恶的事,以为杀中国人的只有日本俄国等外国列强,其实不然。

比如说谁家刨着人参了,打了黄皮子(黄鼠狼)了,娶个俊媳妇了,胡子开始蠢蠢欲动。没有枪,就拿着棒子,三两个人组织起来,三更半夜的时候,敲一下门进去就要钱,不给钱就打,甚至于打死,把钱抢到手就走了。最招人恨的土匪烧杀奸淫,无恶不作。

1915年,吉林省浑江县匪首“冰上飞”在抢劫时,发现一个老太太手上戴着金戒指,但撸不下来,便用刀砍下老人的手指一道拿走。

有句话叫“江北胡子不开面”,形容人冷酷无情。是怎么回事?江北是指松花江北,过去遭到绑票的有钱人都绑到江北,拿钱赎人,就是认钱。

俗话说,兵匪一家。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当兵当官的为所欲为形同土匪。

1880年前后,我家在吉林德惠,买来一匹好马。这匹马身上的黑毛像缎子似的,奔驰如飞啊,享誉方圆几十里,人们无不交口称赞。然而三个利欲熏心的清兵竟来抢夺,我的祖太爷王广德40岁出头,当时喝点酒,前来阻拦自卫,结果被清兵打死。由于王广德的哥哥在长春担任类似于法院秘书之类的小官,家族也算有点势力,强烈要求报仇雪耻。最后,前来抢劫的清兵被官府关押,其中一个在牢里死去,其余两人被绞刑处死正法。

在土匪的抢劫过程中,妇女的境遇最悲惨,上至七八十岁的老妪,下至七八岁的幼女,无人能幸免,还残忍地扒光衣服,在身上玩牌,往肚脐里掐烟头,乳房拴上铃铛。有的先奸后杀,有的被杀后还要被奸,其兽行令人发指。

绑票就是绑有钱人家的重要人物,如当家的、掌柜的和家属儿女等,以此为人质,逼迫拿钱拿物来赎人,可以得到一大笔收入。绑票的手段可谓花样翻新,有的是砸窑直接抓的,或是半路抢劫,还有的是胡子设计的圈套。

绑票到手,“秧子房”(专门关押绑来的肉票的地方)要养票,看牢看严,折磨肉票,目的是施加压力,痛痛快快按绺子开出的价码赎票。

1924年,王林手下匪徒在蚂蚁河绑架了一个姓魏的姑娘。父母为赎人,四处凑钱,等赎出女儿,姑娘已被匪徒糟蹋,投河自尽。其父失血过多而死,其母悲愤之下上了吊,好端端一个家庭就这样家破人亡。

小说《林海雪原》中有一个情节,土匪许大马棒血洗某村,铡刀旁血流成河,尸体成垛,大树上挂着九颗人头,用铁丝穿着耳朵。全村一片火海,到处都是被烧焦的老人、孩子……小说是艺术作品,但这个血案却是取材于真实事件。

匪患成灾的年代,这样的惨况随处可见。行抢过程中,土匪稍遇反抗,便要杀人,甚至屠村、屠镇,老少妇孺全不放过。有的土匪一人就杀过几百人,堪称杀人魔王、嗜血恶鬼。出门都要带个棍子,除了躲着胡子,还得打狼……许多人受害者至今回忆起来,还老泪纵横,天杀的胡子……

大户人家家家都有炮台,雇炮手来看家护院。为了保护身家性命及财产,德惠大户人家都建起“土围子”。长、宽都达百米至几百米,四周围墙高达3米以上,用土夯实,十分坚固,筑有炮台,从而形成一个堡垒,称为“窑”。

根据德惠文史专家范云阁记载,德惠县城大房身街里,商号和居民不得安宁。每天太阳刚刚下山,就得关门闭户上闸板。有一天晚上,土匪闯进街东一户李姓人家欲抓“肉票”,李家人慌忙逃往烧锅大院。炮手听到呼救,便从墙上引下一根绳子。当李家人攀着绳子上爬时,土匪追过来,把裤子都拽了下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他挣扎着爬上墙跳进烧锅院里,才算逃脱了一场浩劫。

单纯有土围子还不足以保护自己,于是有钱的购置枪炮,成为“响窑”,而土匪攻打“土围子”为“打窑”。在夏季,窑主向青纱帐开枪放炮,以便震慑土匪,我有家伙了,你们照量办吧。但是为了不彻底得罪胡子,不以打死胡子为目的,不能结下这个仇来。开枪打马腿人腿,警告一下就可以了。要是打死了,或者打伤太多,胡子可不好惹,就拼死攻窑、疯狂报复。

由于那年月土匪太多,也催生了保镖这个行业。

清代,德惠籍武师夏景桂可挥60公斤的大刀,“诚善使大刀者”,绰号“夏大刀”。因不趋于权贵,“夏大刀”名落孙山,就多次去沈阳、营口等地保镖护路,“抓少年头提之驱”“拉断数根鞭梢”“只身推车出泥塘”等传奇佳话广为流传。

新中国成立后,“夏大刀”使用的大刀被著名杂技艺术家张英杰巡回表演,“举刀拉弓”尤为经典,出访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周恩来总理都赞叹不已,日本媒体称张英杰为“中国第一大力士”。

民国3年(1914年)5月21日民国政府颁布《地方保卫团条例》,德惠县开始建立保卫团,旨在保卫地方治安。团丁来源为按户指定一人编入保卫团,但对未成年者及家无次丁者、老弱或残废者不予征募,但是胡子照样很猖獗,甚至还有女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