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发现抗战
14915500000014

第14章 小日本强于大中国

从中日双方综合国力的系统对抗看,中国大而杂乱无章,日本小而有序,有人形容是以一盘散沙对付一个组织严密的蜂团攻击。

1931年,日本利用中国的不抵抗,轻易占领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北地区,在那里建立伪满洲国,每年十几亿日元的财政收入也归日本支配。

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为13.6亿美元,农业和手工业产值约合50亿美元。日本工业产值为60亿美元,农业、渔业和手工业产值约40亿美元,双方以国家总财力对比差距并不太大。

国民政府年财政收入仅17亿元法币(当时折合5亿美元),日本政府年财政收入却达50亿日元(当时折合15亿美元),这些还不包括伪满洲国的收入。因此在全国抗战之初,日本对华便有了四倍的财力优势,且能集中使用,而中国财力使用分散各地,无法统一。

日本在长春开办的正金银行,对东北进行经济掠夺。

中国工业90%集中在华北华中华南的一些大中城市,是国民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源地,日军占领了这些重要地区和工业城市,两者实力对比发生显著变化。作为抗战大后方的西南地区,经济基础本就比较薄弱,川、湘、桂、滇、黔、陕、甘7省近代工业只占全国工厂总数的6%,占资本总额的4%和产业工人总数的7%。随着大批军政公教人员和难民的涌入,政府财政支出迅速扩大。

据统计,国民政府税收主要来源的关、盐、统三税主要在沦陷区,1939年与1936年相较,分别减少了77%、56%、89%。而财政支出仅战费一项就远远超出收入。实际上,国民政府财政收入并未达到预算数字,1938-1941年间,每年财政收入只有4亿元左右,较1937年财政预算10亿元,只收到40%。有人估计,战时每天所需战费五、六百万元,每年约20亿元,甚至相当于财政总收入的2倍。从1939年到1941年,政府总支出增长3.5倍以上,其中国防开支占国民政府总支出的73%;政府入不敷出,赤字惊人。有的计算认为,抗战8年的战费开支折合战初币值当在160亿元。

从1938年3月开始,日本陆军为配合军事侵略,还从事所谓“经济谋略”,“登户研究所”第三科伪造带有孙中山肖像的5元、10元等中国纸币。据说,当年这里的印刷机有的时候是24小时运转,截至1945年日本战败,这里共制造出总额约为45亿元的中国伪钞,相当于国民党政府几年的货币发行量。大约有30亿元伪钞在中国各地被使用。

根据台湾学者许介麟提供的资料,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之年,中国货币——法币的发行额为14亿8千万元,1938年为23亿1千万元,1939年为42亿9千万元。从中国抗战开始到武汉失陷,国民政府战费只有10亿至15亿元,而国家行政经费则只7亿元而已,合计不过17亿至22亿元。按照重庆国民通讯社的报导:国民政府的财政支出额在1938年是24亿元,1939年28亿5千万元,战费为每年18亿元或24亿元。由此可知,登户研究所制造的伪钞相当于抗日初期二、三年的中国战费。如此数量之多的伪钞投入到中国,会造成多么大的危害难以想象。

1945年战后留在中国帮助国民党反共的日本老兵也使用伪造的中国纸币。陆军少尉稻叶绩1948年被分配到了反共特务机关,启程前往活动地区前就领取了伪造的国民政府纸币以作为活动经费。

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部外聘讲师渡边贤二指出:“日本制造伪钞的首要目的是搞乱中国经济,但也被用于在中国采购物资或支付士兵薪水。没有这种伪钞,那场日中战争是打不下去的。”

经济如此,武器装备的局限也影响了中国的实力。人类进入多军兵种协同的立体战争后,武器的对抗便成为复杂的系统对抗。发达国家军队装备优势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系统配套、标准化强。日本从甲午战争前夕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便建立起完整配套的兵工业,装备基本系自产。而旧中国科技落后,大都只能通过购买来实现装备的现代化。

1936年,日本钢铁产量和中国之比是45:1,工业总产值对比是4.4:1,石油对比是129:1,海军实力之比是32:1,陆军是1:1,空军飞机是45:1.1937年,日本年产飞机1580架、大口径火炮744门、坦克330辆、汽车9500余辆,造船能力为40余万吨,造舰能力为5万吨,而中国因缺乏工业基础,国内兵工厂只能生产步兵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比如迫击炮、步机枪和子弹。

国民政府各派势力分头购械,混乱无序,仅枪支便来自十几个国家,有“万国武器博物馆”之称。抗战初期,中国武器大都购自德、苏、英、捷克等国,多数品种质量还略优于日军装备,尤其轻武器超过日本。但是因财力不足,外购数量有限,且配套性、系列化、标准化程度很差,普及率很低,出现件不配枪、弹不对膛的问题。当时日军的枪械性能虽不占优势,却因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便于组织火力,能保障弹药供应,而日军对技术兵器的操作、使用和保养水平远优于中国军队。

抗战期间日本陆军装备技术水平不高,在飞机、舰艇方面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中日甲午战争中,看似强大的中国海军被日军击败。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海军共有各类舰艇120余艘,总吨位不足7万吨,而且普遍质量差,服役时间长,其中吨位最大的“海圻”号巡洋舰排水量为4300吨,已有近40年的舰龄,能够在内河与沿岸活动,与日本海军连正面交火的能力都不具备,只能进行偷袭、爆破以及施放水雷作战。

日本完全自行设计与生产世界一流的主力舰、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等大型舰艇,共有300艘左右大型的军舰,总吨位达120余万吨,拥有舰载和陆基飞机1000余架。由此可见中日海军实力悬殊极大,日军在中国沿海登陆并沿长江向内地进犯。面对强敌,弱小的中国海军突袭日军旗舰“出云”号。仅第一游击区就布雷1370具,炸沉日军大小舰船114艘,伤亡日军5000余人。

抗战初期弱小的中国空军

在航空兵方面,抗战初期中日双方飞机质量相差不大,日方却占有数量优势。日本拥有自己设计与生产的各式空军飞机,其中属于陆军的航空部队有30个联队,128个中队。日本陆海军航空兵作战飞机2100架,飞行员近1万名。1937年夏,中国空军仅有作战飞机314架,飞行员700名。中方主要装备美制“霍克”Ⅲ战斗机,随后主要补充苏制伊-15和伊-16.日军主力战斗机为中岛九七、川崎九一、三菱九六,双方战机性能基本相当,但是多系国内生产,年产可达数千架。中方开战一个月后人机损耗便无法弥补,制空权完全落入日军手中。此后两年间苏联以“志愿航空队”名义派来2000名飞行员,并援华1200架飞机,却因数量不如日军未夺回制空权。1940年日军装备当时世界上性能最佳的零式战斗机后,质量压倒了伊-15和伊-16,中国空军便避战保机。1941年末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华提供性能与零式相当的P-40战斗机。进入1944年以后,中美空军又装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P-51“野马”活塞式战斗机,在华日军航空兵的川崎式、零式战斗机已不是对手,大陆战场上空便很少见日机踪影。

侵华日军步兵的标准武器是士兵扛“三八大盖”、“歪把子机枪”,军官挎“王八盒子”,其性能在当时的世界上已落后于西方国家和苏联的装备,国军引进德国的武器强于日军。

日军对华作战的单兵装备,主要使用6.5毫米口径的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式步枪“三八大盖”,长1.275米,刺刀长50cm,全长超过1米5.口径6.2毫米,有效杀伤射程800-900米。具有精度好、射程远和枪身长,利于白刃格斗的优点,却也有口径小、杀伤力差的弱点。从清末起,德式7.92毫米口径毛瑟枪被改进为“汉阳造”,1935年统一全军,但是钢性软,打几发子弹后热胀冷缩,拉不动枪栓。

国民党中央军新兵训练每人打15发子弹,就携带20发子弹上前线。一发子弹价格相当于35只鸡蛋或7斤半大米。一发山炮炮弹相当于一个中农两年的收入。八路军129师抗战初期,每人不到10发子弹。百团大战期间,一个步兵团打掉7000发子弹,被批评大手大脚。新四军1师缴获三门山炮,打一发炮弹得师长粟裕亲自批准。当不使用子弹时,中国的大刀和鬼子的刺刀就展开了直接的对决。

日本采用精钢为原料,用独创的锻造锤法及淬火工艺造刀,锋利无比,至刚至柔。刀是武士的象征和骄傲,把最杰出的力和美结合在一起,但是在战场上一般不直接使用。中国大刀根据实战需要打造,1米左右,重量也不过二十斤,无论在钢质、刀刃、工艺及外形上都比不上日本刀,但是在攻击力和灵敏度上占优势,在砍劈时运用自身重量来弥补刀刃的不足,以泰山压顶之势具有强大的攻击力。29军练习了一套专门克制日式刺杀的使用刀法,在喜峰口“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日本鬼子于是戴铁脖套,还把喜峰口改名为“砍头口”。八路军和新四军曾把驳壳枪,手榴弹和大刀三种武器编组,远了枪打,近了手榴弹,上来大刀。

侵华战场上的日军没有装备冲锋枪,是拘泥于日俄战争的经验,认为“一门百发百中的大炮要胜于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感到冲锋枪耗弹多且精度差,又不符合日本武士最后以刺刀决胜的观念。中国使用了德美多种型号的冲锋枪,如美制汤姆逊,近战时火力密度要占优势。尤其是在远征印缅的丛林战中,中国士兵与日本兵在草丛和密林中相遇时,手持冲锋枪优势明显。

日军轻机枪为“歪把子”,6.5毫米子弹,杀伤力不足,性能均不如中国主要装备的捷克式轻机枪,日军重机枪为九二式,使用7.7毫米口径子弹,耐寒性好,射程8里,300米最容易射中;每分钟发射400——500发子弹,甚至更高,杀伤力惊人。当时中国军队的重机枪多属马克沁式,可靠性优于九二式。

日本规模化生产的重机枪

日军一个甲种师团支援火炮有24门四一式75毫米山炮、12门75毫米加农炮和24门三八式70毫米步兵炮,性能不及同期中国购买的美、苏、德等国产品。中国军队的山炮口径以75毫米居多,其中德国克虏伯厂制品性能最优。在迫击炮方面,中国主要装备的82毫米炮,与日军的同类武器性能相当,不过日军大量装备了50毫米口径的八九式掷弹筒,具备一定近战火力优势。抗战后期国军大量装备了美制60毫米迫击炮,性能和威力优势明显。

中日双方空军只起辅助作用,主要由陆军交战,往往徒步和骡马部队流动进行,重炮很少使用,双方主要以步兵武器和轻型火炮交锋。

国民政府的德国军事顾问估计,假如中日双方一旦进行全面战争,中国的海军在一星期之内就失去战力,中国的空军可以支持一个多月,中国的陆军最多可以维持六个月,而中国的军火后勤生产量,也最多能够支持六个月的战争耗损。最糟的是,中国主要的工业与军火生产中心,只有点的分布,而且大都在日军第一波攻击距离之内。日军只要歼灭中国几个精锐的集团军,再占领以及摧毁中国的军火工业生产地,中国实在就无法再打下去了。

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之初,中国的火力还能部分压制日军。然而与蒋介石政权关系密切的希特勒因顾虑盟友日本的抗议,在弹药供应方面故意拖延,结果中央军一两个月后便感到弹药不足,装备型号的杂乱也给组织火力造成困难。当时中日两军阵地交战时间一长,日方便能靠较好的武器配系和弹药供应充足,在火力上明显占优势。淞沪抗战时期有人总结:交战第一个月。中国四个德械师可抵挡日军一个师团;到第三个月,六个德械师也抵挡不住日军一个师团。当时西方国家的评估是,中日全面战争一旦爆发,最快一个月,最慢六个月,中国就会失去一切的作战能力,而向日本无条件投降。

1939年夏,日本关东军在诺门坎与朱可夫指挥的苏军交锋,其落后的陆战武器抵挡不住机械化部队,阵亡1.8万人。此后日本陆军虽提出改进陆军装备,却因太平洋战争期间实行保障海空的“超重点主义”,无力兼顾。但是数量大大少于国民党军的日本陆军能用性能并不占优势的装备在中国横行,重要原因在于其系统化程度高和军队素质优异。

抗战后期,国民党军队得到了13个美械军的装备,在轻重武器质量和数量上已经普遍超过日军。中国远征军在印度兰姆枷基地美国开设的战车学校、汽车学校、通信学校、工兵学校、指挥学校等等学习,配备美制“M4汤姆逊式”冲锋枪,头戴M1防弹钢盔,每个步兵班配备班用轻机枪若干,能得到空中的强大火力支援和后勤补给。新一军清一色的美式装备,从枪支、火炮、车辆到电台、电话、望远镜以至罐头食品、蚊帐、被褥,都印有USA标记,营以上的军官大多是英美军校的留学生,其整体素质远高于国内国民党军,步炮比例达到3比2,在武器装备和机动能力上已经达到当时发达国家军队的A级水平,第一次从武器上压倒了日本人。

日本与德国、意大利签订了轴心协定,利用国际社会绥靖主义主流,任意地侵略中国。苏联要利用国民政府来消耗日本战力,给与中国一些支持,美国、英国都最初并不愿意直接卷入中日之间的冲突,后来由于日本袭击珍珠港才卷入战争。这些强国的介入才使得中日之间简单的国力武力对比不再具有地域性价值,中国可以凭借强国的支持支撑更持久的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