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春苑论史
14921100000055

第55章 附客观科学的态度分析战争

苏德战争的进程及其结果,证明了杨杰的分析和预见是正确的。

杨杰对苏德战争的评论,使人们在困难的情况下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在希望中又看到了困难的实际情况,因而就要认真对待、慎重处理各个具体的战役及国际间复杂的情况。杨杰之所以能够正确分析战争、科学预见战争的结局,我认为除了杨杰对复杂的世界形势,特别是对列强各国,有较深刻的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以外,主要是:

第一,杨杰对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有较全面的认识。

杨杰在1933年任欧洲军事考察团团长时,曾第一次访问了苏联,对苏联有了初步的认识,给他留下了较好的印象。1937年至1940年他在苏联任职期间,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较全面细致的研究,他在《苏联现状》一文中说:“苏联自两次五年计划完成以后,凡百设施,皆已纳入正轨,且日在繁荣滋长之境况中,昂首迈进”,他分别具体说明了苏联在军事、工业、农业、技术等方面的情况后,指出:苏联在军事上、经济上、技术上,确俱有莫大之成就,真不愧为生计教训矣,故其国力之发扬,几如旭日东升,光芒四逼,不特对内政权,已立不拔之基,即对外力量,亦有举足轻重之势矣,“他研究其成功原因,认为亦颇简单、清晰,综合以言,不外三点:(一)组织严密;(二)计划扼要;(三)人材集中。此外,其政治生活民主化,苏维埃社会精神统一化,农工知识分子友爱合作,巩固各民族之友谊,发扬苏维埃之帝国主义等口号,皆所以邀结人心之方法也,语曰、法严而后知恩,史太林先生其亦得此中三味尔。所以,”苏联是现世界独一无二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政权”由全体人民来支持“,这是”合乎国防需要的政治“。如果说,战争的目的在摧毁敌国的政治目标,那末生根于全体人民中间的真正民主政治目标,是最难摧毁的”,同时,“苏联的战争理论,正确地把握了现代战争的形式和物质,要想在现代战争中取胜,必须拥有生产力巨大的军需工业和大量的交通工具”,为此,苏联的经济制度就是为了“加强国家防卫力量以增进人民福利的有效武器”,“苏联的外交政策,本质上就是一种掩护社会主义国家安全发展的武器”,因此,“比一切其它国家的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更能正确地把握现实”。

鉴于以上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透彻的分析,杨杰才能够在苏联面临困难处境时,得出:苏联能够打败希特勒的论断。

第二,杨杰对法西斯制度有相当的了解。

杨杰认为:德国的目的是统一德意志—征服欧洲—统治欧洲—征服世界—统治世界。它所用的手段是武力—武力—更大的武力。这就是国社党的革命哲学——永久革命论,它和鲁登道夫的全体必性战争论配合起来,产生了一种全国经常在动员状态中的备战时体制国防型式。鲁登道夫认为,全体性战争的基础,是全国人民精神上的,心理上的永久团结,这种团结的两种巨大阻力是犹太教天主教及鼓吹阶级斗争的共产主义。国社党取得了德国的统治权,便驱逐犹太人,解散社会民主党,希特勒断然粉碎德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实行国社党专政的极权政治制度。政府不是为人民服役,而是人民为政府服役。它反对自由,反对平等,它把人民分成几个阶层,使他们层层节制,领袖高高坐在上面。德国经济政策的唯一目标,就是充分供给德国军队进行现代战争所必需的一切制胜工具。所以,杨杰指出:“法西斯主义政治组织的存在,靠着两种因素:第一,是民族的优越感,由优越感产生侵略性来支持战争;第二,是强力的统制,用高压手段,屠杀政策,肃清反动分子;利用特别组织,以保卫统治权。不过,这种国家所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不能遭到失败的”,“一遇到战争失败,事实证明了优越民族并不优越,”“国民就要垂头丧气,诅咒法西斯主义。”杨杰说:“不错,民众的叛乱,可以用军队镇压,用特务人员暗杀,等到军队叛变、特务人员叛变的时候,怎么办呢?人心一瓦解,组织再严密都是无用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能够使法西斯领袖上台,也能够使法西斯领袖们下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就是杨杰能在希特勒显赫一时就能预见到希特勒终要失败的根据之一。

第三,杨杰分析战争,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实事求是地从客观实际出发。

杨杰分析苏德战争,他一方面指出希特勒不可避免覆灭的命运后,仍然慎重地指出,虽然如此,但是打败希特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认为,除了苏联反击力量的重要性外,苏英美的合作以及法西斯占领区人民的反抗都是不能忽视的。杨杰不仅从反击力量的联合来分析,而且这种力量联合后,从时间上看,也还需要作两年的打算。这种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客观地分析战争的态度是可取的。这种分析战争得出正确的论断,与当时国际国内被希特勒闪电战吓坏而认为前途悲观,或者认为只要英美也起来打击希特勒,希特勒很快就会失败的盲目乐观思想完全相反,他能指出战争的前途,也看到战争的艰巨性,这种根据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战争,是客观的、科学的,也是杨杰之所以能够正确预见战争结局的原因之一。

第四,杨杰能够根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去把握战争。

杨杰认为人类历史和技术科学是在不断的变动着,发展着,下次战争的技术装备和战争形态,绝对不会从上次战争结束时候的样式开始。他在分析法国失败时说:许多军事理论家认为法国之所以失败,“是失败于马奇诺防线没有发挥预期的效能。实际上,法国之所以失败,最基本的原因应当是失败于马奇诺的国防理论”“马奇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经亲眼看到凡尔登要塞的激烈争夺战,给予德军很大的损失,使法军转败为胜,要塞的成功深深印入了他的脑海。”他想着如果能够在德法两国境边构筑一连串凡尔登式的坚固要塞,法国东部边境有这样一道永久不可攻克的堡垒防线掩护着,法国人民就可以高枕无忧,“”马奇诺只看见了要塞的好处,以为未来的战争仍然是上次战争的重演,仍然是一连串的阵地战,对于飞机坦克这两种新式进攻武器的效能,却没有加以正确的估计,“结果失败。他认为马奇诺错误就在于”以为历史会重演“,而没有根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去把握未来的战争。杨杰的这种观点,对未来战争的分析就掌握主动性,不脱离现实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他不仅从双方军备的水平数字掌握战争,而且能从战争的性质、人心的向背、精神力与物质力来分析双方的潜在力量,这就使他跳出了”唯武器论“的资产阶级军事观点的范畴。这就是杨杰能够正确预见战争结局的原因之一。

事后研究战争,许多万花筒似的千变万化的情况,就可以一目了然,而在事先,在战争刚开始,在两军胜败莫测之际,就能正确预见战争的进程及结局,没有渊博的军事才能和正确的军事理论,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杨杰对世界上一些着名战争的正确分析及其他的军事理论,在今天对于我们研究世界战史及我国军事史仍然有许多可取之处。

但是,杨杰毕竟还不是一个无产阶级的军事家,在他的军事着作里,特别是早期的军事着作里,或多或少地还流露出用生物进化论的”生存竞争“去解释某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反抗侵略与掠夺的战争。这就使他的军事理论,不能不有一定的局限性。以上初步探讨,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