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这首咏史诗写的是汉代贾谊的故事。贾谊曾遭谗受贬,后自长沙召回,在宣室与汉文帝夜话。诗人从另一角度写此史事。
原文
宣室求贤访逐臣②,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③。
注释
①贾生:贾谊。②宣室:汉未央宫正殿。逐臣:放逐之臣,指贾谊。贾谊于汉文帝时为大中大夫,为大臣所谗,贬往长沙。后来召见,文帝坐宣室,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史记·贾生列传》)。前席:古人席地而坐,对方讲话,听得入神,便不自觉地向前移动。③苍生:百姓。
赏读
前两句从正面描写汉文帝求贤若渴,不含一丝批评讽刺之意。由“求”而“访”可见文帝求贤之心至诚,可谓虚怀若谷。而接下来写贾生的才华,为文帝召见作铺垫,引出文帝惜才怜才的举动。
第三句承上二句,把文帝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之态刻画到极点,也是颂扬之词,表现文帝求贤之心。同时此句中又暗蕴转折,引出文帝“虚前席”而听的内容。
第四句笔锋一转,把文帝“求贤”之实托出,通过“不问苍生”而“问鬼神”这个转折,以问与不问对比,把文帝“求贤”之心的实质揭穿。虽然尾句诗人未做一字评判,只是点破夜谈内容,但由于诗人前面的渲染把文帝举得太高,而最后突然急转直下,揭穿文帝爱才、重才的假象。贾谊表现上被宠信,而实际却仍然难以施展才华,仍然不能实现夙愿,从中寄寓了诗人深沉的感慨。
诗人抓住“问鬼神”这一节,翻出深刻的议论。寓意深刻,矛头直指晚唐统治者崇佛媚道、不顾民生、不任贤才的事实;同时也暗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深切感慨。后人称此诗为“宋人议论之祖”,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