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名人死亡档案
14924500000129

第129章 剑与火:海涅

身份:德国诗人

死于:1856年2月17日(终年59岁)

死因:脊髓炎

地点:巴黎

评价:海涅是德国杰出的诗人,自幼向往爆发过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法国。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后,海涅心情极为振奋,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心里充满了欢乐和歌。”“我浑身变成了剑和火焰。”他立下誓言:“拿起所向披靡的武器”“头戴花冠去作殊死斗争。”他确实像剑和火焰一样,用诗篇反对专制,反对黑暗,歌颂革命,勇敢地战斗了一生。其主要诗作有《西里西亚纺织工》《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海涅晚年思想上的矛盾与怀疑突出地表现在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与理解上。1854年他在《卢兹提亚》法文版序言中,一方面表达了他坚信未来属于共产主义,同时又说出了他对共产主义的疑惧,担心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会毁灭掉自己的诗歌。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对未来的共产主义表示赞同,这是难能可贵的。客观地看,海涅思想上的矛盾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不过,晚年的矛盾心理,并不能抵消海涅激情四射的辉煌过去。作为一个革命性的诗人,海涅以他讽刺与幽默的风格,完成了对德意志的批判,也奠定了自己在德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讽刺与幽默,是对德国民间诗歌传统的出色继承。无论是叙事谣曲的运用、反浪漫立场的确立,还是讽刺与幽默的自由运用,都体现出海涅对这一伟大而自由的诗歌传统的伟大理解与伟大创新。难怪天才的哲人尼采可以重估一切价值,唯独对海涅的诗歌与诗学理想推崇备至。

晚年的海涅备受瘫痪的困扰,到后期,进行性瘫痪已经危及他的四肢、脸部肌肉甚至眼皮,他要靠手指帮助才能将眼睛睁开。欧洲革命的低潮,加上他肉体上的病痛,使他在精神上也趋于消沉。瘫痪前,海涅与一个浅薄、没有教养的修鞋的女人欧也妮·米拉补办了结婚手续。他对朋友说:“我已经立下遗嘱,所有的财产都留给欧也妮,不过条件是她必须改嫁。我要让世上的某个男人每天都为我的去世感到遗憾:为什么可怜的海涅会死去?如果他不死,我也就不会要他的这个寡妇了!”

海涅的瘫痪症自1845年开始恶化。1848年5月他最后一次出门,去了卢浮宫博物馆。维纳斯像勾起了他的伤感:“我在她的脚前待了很久,我哭得这样伤心,一块石头也会对我同情。女神也怜悯地俯视着我,可是她又是这样绝望,好像她想说:难道你没有看见,我没有臂膀,不能帮助你吗?”从这一天开始,海涅过了8年的“床褥墓穴”生活。但他没有中断创作,1851年写成了《罗曼采罗》,喊出了他渴望生命的呼声。后来,他忍受着瘫痪的痛苦,继续用口授方式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篇。

海涅离生命的终点已经越来越近了。欧也妮在他的床边祈求上帝宽恕海涅所犯下的罪孽。海涅打断了她的话:“不用担心,上帝一定会原谅我的,因为那是他的职业。”2月26日,海涅去世的前一天,医生问躺在病床上的海涅还有什么事需要去做,海涅答道:“我的妻子正在睡觉,别打扰她。把桌上的鲜花递给我。我自小喜欢鲜花,请把它放在我的胸口上。”医生满足了他的要求。“鲜花,鲜花,大自然多么美丽!”第二天,德国大诗人海涅与世长辞。临终前他还想要书写用的文具:“写……纸……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