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名人死亡档案
14924500000159

第159章 乐圣:贝多芬

身份:德国作曲家

死于:1827年3月26日(终年57岁)

死因:肋膜炎

地点:维也纳

评价:贝多芬曾任宫廷乐师,1792年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拜师学艺。贝多芬的生活是十分不幸的,一直没有建立家庭,26岁就开始耳聋。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没和隐退。贝多芬一生写了9部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此外还有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等一二百部作品,许多是在他耳聋以后完成的。在艺术上他集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派之先河,对近代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在黑暗的世界里,贝多芬要创造光明,在痛苦的环境中,贝多芬要创造欢乐。他以极大的毅力,根据大诗人席勒的《欢乐颂》,创作了一部歌颂光明和欢乐的《第九(合唱)交响曲》。在1826年首场演出时,全场连续不断地爆发了5次热烈的掌声。警察以为出了什么乱子,连忙闯进剧场维持秩序,因为当时规定,只有在皇帝莅临会场时才要鼓掌3次。贝多芬呢,因为听不到声音,只是静静地坐在后台。一个女高音歌唱家把他拉到前台,贝多芬亲眼看到了如此狂热的场面,激动得泪流满面。

贝多芬终身未婚,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只是他的弟弟卡尔给他留下一个侄儿。他曾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小卡尔的身上,但小卡尔却辜负了伯父的期望。因经商失败,负债累累,小卡尔朝自己的头部开了一枪,虽没有死掉,却使贝多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几乎丧命。侄子康复后,贝多芬为他的前程四处奔走,途中得了肋膜炎性的感冒,在维也纳病倒了。朋友都不在眼前,他让侄子去请医生,可是这个不肖之徒竟然忘掉了这件事,直到两天后才想起来,结果等医生赶到时,贝多芬病情已经恶化。

1827年1月3日,贝多芬把小卡尔立为正式的继承人。他还惦记着莱茵河畔亲爱的朋友,于是写信给韦该勒:“我真的很想和你促膝长谈!但我身体虚弱,只能在心里拥抱你和你的妻子,除此之外,我无能为力。”好在有几个慷慨的英国朋友出手相助,否则贫穷的苦难将会笼罩贝多芬的一生。

3月26日下午6时许,料峭的春寒笼罩着被称为“音乐之都”的维也纳。冬末的最后一场雪,带着严寒的恐怖,似乎要阻挡春天的到来。而经过3次手术仍医治无效的贝多芬,已经到了弥留之际。他那蓬乱的头发至死都坚硬地挺立着,就像他那不屈的性格。一双灰暗的眼睛凝视天空,那是对人间不公和不幸、痛苦的愤懑,和对理想如醉如痴的追寻。他已经看到了别人难以看到的无尽风光,正因为此,他才觉得在音乐的天地里有那么多美好的意境等待他去努力,有那么多熠熠的光芒照耀着他未来的征程。他把枯瘦的右手,艰难地伸向空中,然后,无力地垂了下来。身旁没有子女,也没有亲人,不朽的音乐家,就这样在孤独、贫困中结束了他57年的生命历程。

3天后,两万多人参加了他的葬礼。在长长的送葬队伍中,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手持火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整个维也纳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人们在心中默念着那个震撼世界的名字:一个经受了人间的苦难,却热情赞美生活的人;一个饱受命运折磨,却始终高昂不屈头颅的人;一个终生在贫困孤独中挣扎,却蔑视功名利禄的人;一个在艺术生命黄金时期,不幸两耳失聪,连声音都无法感知,却写出世界上最感人、最伟大的音乐作品的人。这,就是贝多芬。生活不曾给予他什么,而他却以欢乐来回报他所热爱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