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名人死亡档案
14924500000178

第178章 中山信徒:邓演达

身份:国民党左派领袖

死于:1931年11月29日(终年36岁)

死因:被杀

地点: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

评价:邓演达于1909年加入同盟会,1922年陈炯明叛变后,受孙中山委派任西路讨贼军前敌总指挥。1924年任黄埔军校训练部主任兼学生总队队长,稍后,又被委任为教育长。1927年率师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袖,“第三党”(即现在的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的创始人,中国民主革命的勇敢战士,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邓演达的革命业绩和英勇精神得到了中共党内许多领导人的高度赞誉。

大革命失败后,邓演达愤然辞职出国。1930年,他回国组织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企图在国共两党以外寻找一条中国革命的出路,史称“第三党”。邓演达领导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密谋推翻南京蒋介石政府,复兴中国革命。他组织了黄埔同学会,策动黄埔系军人准备起义,建立第三势力的政权。邓演达的活动严重动摇了蒋介石赖以维持统治的军事基础,引起蒋介石的嫉恨。当邓演达的军事策划被察觉后,国民党特务机关立即四处搜捕他,必欲置之死地。

此时,“第三党”组织内部出现了一个叛徒陈敬斋,他将所有重大机密全部透露给了国民党特务。1931年8月17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干部训练班第二期在上海愚园路愚园坊20号任援道私宅由邓演达讲课。这是一次极为绝密的活动,为慎重起见,邓演达在头一天夜间11时即到愚园坊20号借宿。17日午后,罗任一奉邓演达之命,将陈敬斋带到静安寺(邓想让陈参加听讲后再同他谈话),等着几个约定在此集合的学员到齐后,一道去听课地点。陈敬斋进入课堂后,一见邓演达威武严肃,一身正气,禁不住胆战心惊,至于邓演达讲的什么,他一句都没有听进去。他佯称肚子痛,要去买包仁丹,便溜了出来。走出大门不远,他就遇见了埋伏在此的特务们。他们问陈敬斋:“邓演达在里面吗?”陈只答应一声“在”,就钻进了汽车,去南京“领赏”去了。

陈敬斋走后不久,淞沪警备司令部侦察队特务和静安寺捕房的警察即一拥而至,将愚园坊20号严密包围,逮捕了邓演达、总务委员会负责人罗任一及十几名学员。

蒋介石要抓到邓演达的心情十分迫切。他于8月中旬到上海,亲自坐镇指挥。邓演达被捕后,他才长舒了一口气,返回南京。邓演达先在淞沪警备司令部侦察队关押,期间一个侦察队班长曾想救他出逃,但邓演达婉言谢绝了,他说:“我与大家一同被捕,有我在,一切由我负责,我万一逃脱,蒋必杀大家以泄私愤。”8月21日,邓演达被押解到南京。蒋介石千方百计派人进行劝降,并许以“剿匪副总司令”的官职,但遭到邓演达断然拒绝。11月中旬,蒋介石亲自去见邓3次,每次只许担任看守的连长、黄埔毕业生吴良玉一人站在门口守卫,不许其他任何人接近。二人谈话,蒋的声音总是很低,邓则多是大声斥责。最后一次是11月20日,蒋对邓说:择生,别人反对我,还有可说,你我是多年朋友,有什么不可以讲清楚?你应该同我合作呀!邓演达回答得很干脆:只要你听取我的意见,不违背总理的意志行事,我当然可以同你合作,并且能合作得很好。两人争论一阵,谈不下去了。蒋匆匆地走了出来,满脸铁青。蒋介石走后,吴良玉想放走邓演达,但他笑笑说:“你的心意很好。这种做法,不是一个革命者所应干的。我相信蒋介石要沽名钓誉,不敢对我怎么样。”

就在蒋介石劝邓演达投降之时,何应钦、何键、何成濬等人联名给蒋介石去电,说“邓演达在武汉期间,为共产党张目,现又背叛党国,此人不杀,不足以安天下、慰党国”云云。11月29日晚7时许,蒋介石的侍卫长王世和带人来到邓演达关押处。吴良玉问王世和:“王大哥,请教育长到哪里去?”王说:“校长请教育长去商谈党国大事,可能不再回到这里来了。”就在这一天夜间,邓演达被秘密押至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惨遭杀害。

邓演达被捕后,同志们曾积极进行过营救,甚至准备劫狱,但都没有成功。1931年12月初,邓演达被害的消息开始透露出来。12月14日,宋庆龄到南京找到蒋介石,并再三要求见邓演达,蒋介石自始至终沉默不语。当他看到宋庆龄不见到邓演达决不罢休时,才不得不说:“你已经见不到他了。”宋庆龄听后勃然大怒,把茶几掀翻。蒋见状匆忙上楼去了。宋庆龄返回上海,邓演达被害才得到证实。后来,人们从一个老农口中探得线索,找到了邓演达的遗体。随后由陈铭枢具棺殡殓,在小营岗重葬立碑,碑文为陈铭枢亲题“故友邓择生先生之墓”。

叛徒陈敬斋于1951年4月25日被人民政府逮捕,后被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