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名人死亡档案
14924500000070

第70章 功高震主的东王:杨秀清

身份:太平天国东王

死于:1856年9月2日(终年33岁)

死因:被杀

地点:天京(今南京)东王府

评价:烧炭工出身的杨秀清是太平天国前期实际上的军事统帅,在用兵上主张以“略城堡,舍要害”为原则,并说服部分会众克服怀乡恋土思想,率军长驱北上。起义仅两年,即转战6省,并建都天京。期间,他协助洪秀全健全军事组织和各种条规,编制“土营”“水营”,严格军纪,充当了太平军胜利进军的最高军事指挥者。定都后,又分兵北伐、西征,为太平天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逐渐居功自傲,挟制天王,压制诸将,终于酿成“天京事变”。

杨秀清自恃功高,与天王洪秀全明争暗斗,常借天父的名义否定洪秀全的主张,动辄还叱令洪秀全下跪受杖,因此洪秀全也怕他三分。定都天京以后,洪秀全深居简出,不问军务,大权掌握在杨秀清手中。太平天国取得天京外围战胜利后,杨秀清不免有些志得意满。一天,他假借天父下凡,召洪秀全至东王府问道:“东王功高,为何仅称千岁?”洪秀全无奈答道:“东王打江山,理当称万岁。”东王又问:“东王世子也仅是千岁吗?”洪秀全急忙道:“东王既是万岁,东王世子也是万岁,世代相袭,皆为万岁。”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万岁,其篡位之心已昭然若揭。从此洪秀全与杨秀清的矛盾异常尖锐起来。

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原为西王萧朝贵之妻,曾与杨秀清关系暧昧。萧朝贵死后,洪宣娇被杨秀清藏在自己宫中,当时洪秀全虽然对此了如指掌,但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因此慨然许之。可没过多久,杨秀清喜新厌旧,嫌弃洪宣娇已年老色衰,转而宠幸才女傅善祥。为此,洪宣娇到洪秀全面前哭诉,说杨秀清当众侮辱她,她已实在无法忍受,发誓一定要报复杨秀清。洪秀全听后只得安慰洪宣娇。等到洪秀全和杨秀清在一起议事时,洪秀全便向杨秀清大谈手足之情,说什么彼此应当同心同德,亲密无间,不要因儿女之情坏了大事。杨秀清听后沉默不语。到了第二天,杨秀清又借天父下凡,令洪宣娇长跪自责,还斥责洪宣娇不讲廉耻。直到洪秀全亲自出面为洪宣娇求情,洪宣娇才得以解脱。自此,洪杨二人的积怨越来越深。后来,杨秀清与北王韦昌辉为争夺一个叫红莺的女子,将韦昌辉驱逐到了安徽。韦昌辉对杨秀清恨之入骨,于是与洪仁发联合向洪秀全进言,历陈除掉东王之必要。洪秀全为之心动,并让洪宣娇做内应。于是,图谋杨秀清的计划确定了下来。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朝廷的钦差大臣向荣死去。杨秀清及部下都举杯庆贺。席间,杨秀清令其部下呼他“万岁”。部下有人不服从他,就暗中助洪秀全召回了韦昌辉和石达开。9月2日,韦昌辉从江西星夜带兵赶回天京,包围东王府,诛杀杨秀清全家。后又将事态扩大,杀害杨秀清部属两万多人。石达开回京责备他滥杀无辜,韦昌辉又要杀石达开,石达开逃走后,他竟屠戮了石达开全家。韦昌辉的残暴行为激起公愤,被洪秀全下令处死。后来,洪秀全为杨秀清恢复了爵位,并将9月2日定为“东王升天节”。

人说“自古权臣震主,不能以功名终”。洪、杨二人均为首事之枭杰,杨秀清的军事才能又在洪秀全之上,这样,杨秀清遭此厄运也就在所难免了。然而“鸟未尽而弓已藏,兔方逐而狗早烹”,洪秀全在事业未竟之时杀死杨秀清,也实为他的一大失策。从此,太平天国由强盛转向了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