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橡皮职员生存智慧
14928000000081

第81章 有计划“充电”

“充电”本身是职业整体发展的一部分,“充电”是你实现晋升目标的最佳途径,有计划地给自己“充电”在你晋升过程中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职场里,那些难以晋升的橡皮职员总会在潜意识里认为,每天不断地给自己“充电”,那只是在学校里的事情。现在毕业了,该是工作并取得成就的时候了。在这种潜意识的引导下,他们的眼睛只盯着薪水、职位转,而忽略了自身素质的提高。事实上,你的文凭和经历只能代表过去,在以后的工作中,只有不断地有计划地给自己“充电”,你才能每天都有所改变、有所进步,你才能够成为一个卓越的人,你被提拔的事情才会成为一种可能。如果你不去有计划地给自己“充电”,那么,你将很快会落伍,就会被这个职场所抛弃。

这是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你是否已经感觉到多年的工作经验可能会因为新技术的出现而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你是否觉得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弱,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可能也越来越小了?可能处在不同年龄段的人有着不同的感触,也有着不同的想法。有些人突然间发现对自己的前途比较茫然,不知道将来要去干什么。有些人则想走出国门镀镀金,提高一下自身素质,为以后获得高一级的职位打个基础。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充电”计划,给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做一个明确的规划。经常听到有人报怨没时间看书学习,觉得那是紧迫不紧迫的问题、是排序问题。如果有了清楚的职业规划,肯定有清楚的“充电”计划。如果总是报怨没时间学习,很可能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所以也没有把“充电”规划提到日程上。也有一些人,总以为利用闲暇的工作时间来学习得不到多大的成效,其结果与学校教育所获得的成绩相差甚远,因而在空闲时总是白白地浪费时间,无意于学习。这就好像一个人因为自己进款不多,以为即使尽量储蓄也不能致富,所以一有钱,尽数挥霍,不屑储蓄一样。

菁菁和莉莉的事例证明,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高升。

两年前,菁菁和莉莉同时被一家化妆品公司录用为推销员。两年后,菁菁被提拔为公司的销售总监,月薪由最初1000元左右上升到现在的5000元左右。而莉莉还是原地踏步,每月拿着1000元左右的绩效工资。为什么呢?

原来,莉莉一向不思进取,安分守己、满足现状,从来不愿意进一步提高自己。而菁菁就不一样了,她进入职场之后,看到有的老员工每月可拿4000元左右的薪水,羡慕得不得了。于是,在做好工作之余,她就思考更为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通过不断给自己“充电”,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她不想永远都做一名普通的推销员,她要进取、进步,要不断提升自己。为此,菁菁牺牲了所有的周末,阅读在各大书店购来的销售方面的书籍。从这些书籍中,她学到了许许多多销售方法和技巧,并把它们灵活地运用到工作中。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她还多次参加销售方面的培训。在培训中,菁菁不断地让自己增值。

一年后,菁菁被提升为区域销售经理。两年后,她又顺利地被提拔为销售总监。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她终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以上这个事例说明:只有有计划地给自己“充电”,你才能不断高升。在职场里,只顾眼前的一切,不考虑长远的因素和打算显然是不行的。所以,作为职场中人,不断给自己“充电”,使自己每天有所进步,是永保竞争不败之地的最佳方法,也是你晋升的最佳途径。一点点进步并不引人注目,就是这一个个“不引人注目”终将突然托起一个意想不到的成就。

在如今这个知识更新极快的时代,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更进一步,更高一职,就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否则,你就会失去生存的能量,最终被职场甩掉。

作为一名员工,不论是在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学习的脚步都不能稍有停歇。因此,我们要把工作视为学习的殿堂,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从而渐渐扩大知识范围,提高工作能力。这样,你的知识才会越积越多,力量才会越来越大,晋升才会有希望。

那么,为了获得晋升,我们该如何有计划地给自己“充电”呢?这需要你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时应做好职业定位。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理想和奋斗的目标也有差异,因此想拥有什么样的才能和达到何种程度的工作水平,在学习之前就要好好斟酌。

第二、合理选择给自己“充电”的时间。如果平时工作量大,有时还要占用业余时间完成工作,最好选择周末和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参加学习。如果工作时间相对稳定,业余时间也相当充裕,可以选择平日的晚上和周末进修。

第三、经常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如今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你不经常学习,不能养成学习的习惯,那么,你就会在职场落后于别人。未来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由于工作和学习忙得要死的人,一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变化,只有做前一种人,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你才能符合公司的需求,才能获得更多晋升的机会。

第四、掌握好需要“充电”的时间,及时给自己“充电”。当你感到自己的知识结构需要更新时,不要忘记给自己“充电”;当你工作中缺乏专业知识时,不要忘记给自己“充电”;当你对自己的职位缺乏安全感时,不要忘记给自己“充电”;当你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缓慢时,也不要忘记给自己“充电”。只有记得随时为自己“充电”,下一个晋升的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