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科技
14933200000022

第22章 甲

甲是古代将士穿着在身上的防护装具。它可以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免受冷兵器的伤害。甲又叫“介”或“函”,古人称制甲的人为“函人”。先秦时期人们把用皮革、藤等物做的叫作“甲”,后来有了铜片、铁片制的甲便改称“铠”,唐代以后一律铠甲统称,不再区分质料。

甲的历史十分悠久。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的需要,借助野兽的皮、林中的藤、木等物,制成简单的护饰,穿戴在身,以抵挡木、石兵器的伤害。据说可以称为“甲”的防护装具是夏朝的第六代国君“抒”发明的。主要是用皮革制做,披戴在前胸后背、腰腹等部位,既不影响四肢的格斗活动,又能防御身体主要部位免受兵器的损害。那时的甲,只是整块皮革做成了甲片。殷墟中的土层表面曾发现皮甲遗留的痕迹,有黑、红、白、黄四种颜色涂成的斑斓纹理,残迹最大径约40厘米。这种皮甲距今已3000多年了。整片皮革制做的甲坚硬发板,兵士着装在身,持枪操刀搏杀时,十分不便。后来改为用小片的皮革联缀。可按护体部位的不同、将皮革切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革片,每片穿小孔,用细绳联缀起来。为了增强甲片的牢固性,还用双层或多层皮革缝制,表面涂漆,既美观又实用。自青铜器出现以后,人们用青铜片铸成兽面护饰装在甲衣胸背部。在西周时的古墓中曾发现过钉缀在甲衣上的各式青铜甲片。这种带青铜片的甲衣,其防护效能又增进一步。

进入春秋战国时代,战事连年不断。“兵戈乱浮云”,攻击性兵器不断改进,促使防卫装具进一步坚固、完善。甲的制作工艺相当完备,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制度。皮甲的防护功能和卫体面积都较前增大,成为战斗中的主要防护装备。在湖北曾出土了战国早期的12领比较完整的皮甲:全甲由甲身、甲裙和甲袖三个部分组成。身甲又有胸甲、背甲、肩甲、肋甲等共计20片甲片编成。甲片尺寸较大,最长的达26.5厘米。甲袖左右对称,各由13列、52片甲片编成,编联成下面不封口的环形,成为上下大小可以伸缩的袖筒。甲裙由上下四列甲片编成,每列14片甲片,自左向右叠压,固定编缀,然后再上下纵联,整个甲裙上窄下宽,便于下肢活动。身甲和甲裙均在一侧开口,便于穿着,穿好后再用丝带结扣系合。古人把这种用丝绳缀联起来的甲叫作“组练”。这些皮甲在古代的车战中与盾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地防御青铜兵器的攻击,所以那时各国军队都装备皮甲。

关于皮甲的制造,《考工记》中有详细的记载:制甲首先得选择原料,最好的皮料是犀牛皮和兕皮,兕是一种独角野牛,样子很像犀牛。据说用兕皮制做的甲可用200年,犀牛甲可用100年;这两种兽皮合起来缝制的甲能用300年。其次是鲛革,即鲨鱼皮制做的甲,也很坚固耐用。那时,吴国多用“水犀之甲”,楚国多用“鲛革、犀兕以为甲。”有了上好的皮革,工匠还得量体裁衣,根据穿着者的高矮胖瘦,画出样式,量好尺寸,经过良工的精心缝制,才能做出得体合身,坐、起、跪、拜皆便的甲衣北方的燕国曾以制造精甲而闻名列国。据说那时燕国几乎人人都会制做铠甲,所以没有专门制做铠甲的“函人”。

在车战中甲是主要的防护装具,几乎每名武士都配套铠甲,所以军中兵员实力又往往以铠甲数目表示,如“披练三千”、“带甲十万”等。当铁甲出现以后,皮甲、藤甲仍是少数民族军队的主要防护用具。比如《三国演义》中描述的,曾经被诸葛亮七擒七纵的南蛮首领孟获,在作战时,“身穿犀牛甲,头顶朱红盔,左手挽牌,右手执刀,骑一头赤毛牛……”还有一段关于藤甲的故事,说的是蜀国东南700里,有个乌戈国,国主名叫“兀突骨”,身高一丈二,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食;身有鳞甲,刀箭不能侵。他手下的军士都穿藤甲:那藤生长在山涧里,盘缘在石壁上,那里的人们采集这些野藤,浸在油中半年,然后取出来晒,晒干了再泡,这样反复十多遍,才能用来编成铠甲。这种藤甲穿着在身,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不人,称为“藤甲军”。但是兀突骨率领他的藤甲军与蜀军作战时,却遭到惨败。那油藤甲不浸于水,却抵不住火。所以,诸葛亮把他们引入峡谷,先用火烧,再用石炮击,3万藤甲兵如陷火海,全部丧生,场面惨不忍睹,诸葛亮本人也不禁垂泪叹曰:“吾虽有功于社稷,心损寿矣!”演义毕竟有所夸张,不足为据。但在我国古代战争中,各类皮甲确实是军队中长久使用的防护器具。特别是犀牛皮、兕皮、水牛皮、鲨鱼皮坚硬厚重,又有韧性,青铜兵器和一般的轻型铁兵器难以刺穿,防护力相当强。那时的军队兵马均披甲,以蔽刀箭。青铜由于脆硬,一直用来锻打成片,钉缀在甲衣的胸部背部,起到盾的某种作用,保护身体重要部位。所以青铜制品一直作为皮甲的附属物,而终未取代皮甲。这样直到精锐的钢铁兵器问世以前,皮甲作为防护战具在军中经历了千余年的历史。宋朝、元朝军队中皮甲作为一种轻便防护装具仍与铁甲一起使用。而许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直到全国解放前夕仍使用皮甲皮盔。

从战国晚期到东汉,随着铁制兵器的发展,铁铠逐渐代替皮甲成为主要的防护装备。铁铠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战国策·韩策》中称之为“铁幕”。那时的铁甲用于防护手臂部分。“铠”字原意就指:厚重、坚实。西汉时,人们称铁甲为“玄”即黑色的意思。汉武帝时,有位著名的骠骑将军叫霍去病,他生前曾先后6次西征匈奴,屡建功勋,却年仅24岁就因病去世。为悼念这位早逝的英雄,汉武帝“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其送葬。当时,用玄甲军送葬是十分隆重的葬礼。这种场面虽然我们已无法看到,但模拟送葬军阵的陶俑群,却在2000多年后被人们发现了。1965年在陕西咸阳杨家湾,一座相传是汉丞相周勃的墓地附近10个土坑中,出土了彩绘陶俑2500件以上,其中40%的陶俑身上披着铠甲,虽式样不同,但都涂成黑色,上面再用红色或白色区划出片的细部。这组陶俑正是象征身着披玄甲的军队,它形象逼真地向我们展示了古代金盔铁甲武装起来的军容。

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在多处汉代遗址上发掘出许多铁甲片。经专家考证,那个时代的铁甲正逐步由粗陋到精致,经历着一个更新变革的过程。原来是用较大的长条甲片编制成“札甲”,虽编制简便,但活动不便,后改用小片甲片编制成“鱼鳞甲”,作工更加细致。从保护部位上,由仅保护胸背的形式增加有保护肩臂的“披膊”及保护腰胯的“垂缘”。出土于呼和浩特的一领西汉铠甲就是带有“披膊”和“垂缘”的札甲,全甲共有600多片甲片编成,重11.1公斤,而出土于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墓的一领铠甲则是带有“垂缘”的“披膊”和“鱼鳞甲”,全甲共由3008片甲片编成,总重20.2公斤,其制工异常精美。

西汉以后,甲片的基本形制和编组方法基本固定,变化不大,通常是选用搓得比较精细的三股麻绳编缀。其编缀方法大致是先横编后纵联,横编时由中心一片向左右编缀,纵联时由上而下,所以编成的铠甲一般是上排压下排,前片压后片。在需要活动的肩、腰胯等部位,则采用左右横向固定,上下纵向活动编缀,就是将编组的绳索留有可供上下活动的长度。这种活动编缀的甲片,编时则需要下排压上排,整个铠甲的编缀方法简单而有规律,便于及时修复。

汉代铁甲不仅在编制工艺上日益精湛,而且铁甲的锻造技术也不断提高。据专家测定,西汉铁甲片表面为铁素体的退火组织,中心部位的碳含量很高。所用材料是块炼铁,锻打成铁甲片后,再退火,表面脱碳,使炼就的甲片不仅坚硬而且富有韧性。不仅如此,汉代铁甲的生产量也很大,能够达到军队兵员一人一领的程度。据《东观汉记》载,刘盆子率20万人马向刘秀投降时,在宜阳城西堆积的铠甲,就像熊耳山一样高。三国时期,上好的铠甲都是用“百炼钢法”锻造的。诸葛亮曾下令制造“五折钢铠”。这种“五折钢铠”是选用反复选打五次的钢片锻造而成的。据说诸葛亮还监造过一种名叫“筒袖铠”的铁甲,选料精良,制作考究,流传几百年。这种铠甲不仅能抵御一般的锋矢,甚至连“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人”。可见其防护功能之强。

南北朝时期,随着重甲骑兵的崛起,适用于骑兵装备的“两当铠”极为盛行,逐渐成为铠甲中的重要类型。所谓“两当铠”是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组成,因为它的形制和服饰中的“衤两裆”形状相似而得名,两裆古代指背心。这种铠直到隋唐仍很盛行,唐代还盛行“明光铠”。据《唐六典》记载,唐朝的甲制共有13种,其中明光铠、光要铠、细麟铠、山文铠、乌锤铠和锁子甲都是铁制的。“明光铠”的前胸和后背各有一面像镜子一样的金属圆护心,太阳照射时即闪闪发光,因此得名。锁子甲是一种用铁链衔接,互相密扣,缀合而成衣形的铠甲。这种甲穿起来柔和便利,比大型坚甲轻松。为适应步兵野战的需要,在唐代供步兵使用的步兵甲有了很大发展。据《通典》所记,当时每队战士有60%的人装备有铠甲,而汉代军队披铠甲的士兵仅占总数40%。这种步兵甲的基本形制是:身甲前后片在双肩上用带联扣,两肩所覆披膊作兽皮纹,腰带下垂有两片很大的膝裙,上面叠缀着几排方形的甲片。宋代的“步人甲”就是由这种铠甲演变而成的。唐代的甲虽然种类繁多,式样各异,却主要供骑兵穿着,战马一般不披甲,这样在作战时骑兵机动性大,以轻捷快速而取胜。另外,唐代制甲,还讲究外观华美,往往涂上金漆或绘有各种花纹。唐太宗李世民还是年轻将领时,曾身披金甲,陈铁骑1万人,甲士3万人,在太庙前举行凯旋礼。那时仪仗典礼等隆重场合下都有金盔银甲的壮观场面。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下“金锁甲、绿沉枪”的诗句。宋代大诗人陆游的《出塞曲》也有“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银山动地来”的名句,形象地描绘了众多兵士身着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像银山一样烁烁发光的壮观景象。

宋代铠甲有钢铁锁子甲,黑漆顺水山字甲,明光细网甲,明举甲,步人甲等。还有一种十分坚精的铁甲——瘊子甲,是青堂(今青海省西宁市附近)羌族人民制造的。这种甲柔薄坚韧,甲片呈青黑色,光亮得可以照见毛发。当时有人做过一个试验,在50步以外用强弩射击,结果任何强有力的弩箭射都不透这种甲,其中只有一支箭射入,经检查,原来这支箭是射在穿带子的小孔里,射进的铁箭头竟被甲铁碰得反卷起来,可见其坚硬程度是相当高的。这种铁甲,是用冷锻法加工出来的。当甲片冷锻到原来厚度的三分之一以后,在它们的末端留下像筷子头大小的一块不锻,隐隐约约像皮肤上的瘊子,所以叫“瘊子甲”。铠甲发展到宋代已经非常完善并形成了一定的制度。

在我国古代,铠甲是军队的主要防护装备,所以它的生产一直由国家控制。唐代专门有生产铠甲的“甲坊署”;宋代设有南、北作坊。据《宋史·兵志》记载:一套铠甲总重量为45至50斤,有1825枚甲叶,需要花费120个工作日才能做成。可见那时生产一副铠甲是相当花费工时的,首先要把铁锻打成甲片,此间需要经过打札、粗磨、穿孔、错穴、裁札、错棱、精磨等多道工序,然后再用皮条编缀成整领铠甲。铁甲虽然防护能力很强,但份量很重,兵士穿上全套盔甲,再加上随身携带的必需用品,负重足有百斤以上,再拿着兵器行军作战,其负荷之重,操劳之苦是难以想象的。可以使我们联想到古代边防士兵武装得像钢铁机器人一样,艰难地守卫着边关的情景。除此之外,铁甲还有一个缺陷是帖近身体的一面也十分坚硬,常常会磨伤皮肤。宋朝时,在铁甲内面衬上绸里,后来又在甲衣内穿上絮有棉花的“胖袄”,以防止磨伤皮肤,“胖袄长四尺六寸,装棉花绒二斤,裤装棉花钱半斤”。战士穿上棉袄棉裤,外罩铁甲衣,若是在冬天寒冷的地方,既保暖又保险,可算是享福了;可若是在炎热的夏季骑马作战,真如身陷蒸笼一样,整天浸在汗水里,还常常生虱子,甲士辛苦之极矣!身穿铁甲的将士行动十分不便,上下马都靠别人扶持,在皇帝、要臣面前无法行跪拜礼,只能拱手作揖致礼,所以军礼规定“介胄不拜”。

为了减轻甲的重量,又不降低其防护能力,唐代以后出现一些轻型铠甲。《水浒传》中有一位金枪班教师徐宁,他家中藏有一副价值万金的雁翎甲,后来被鼓上蚤时迁盗走了。这副雁翎甲是用雁翎根联缀而成的,可以抵御轻武器的斫、刺。元世祖忽必烈征讨乃颜时,曾赏赐给洪俊奇一副雁根甲。这种甲份量轻,防护效能又好,但是成本昂贵,只能供极少数将领着用。用来装备部队的轻型甲主要有毡甲、绢甲、绵纸甲,其中又以纸甲使用较多。唐懿宗时,河东节度使徐商发明纸甲,据说坚固异常,猛箭不能射穿。1040年,北宋曾造纸甲3万副,分发给陕西防城弓手使用。明代中叶,戚继光领兵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击倭寇时,令士兵穿着绵纸甲。这种甲份量虽轻,却能有效地防御鸟铳铅子,特别适合在我国南方地区作战使用。

明清两代,军用铁铠不仅制作精良,而且非常注重轻便。皮甲已完全被废弃,多用钢铁制作网甲,也叫锁子甲。比较盛行的有护卫上身及两膀的钢网衣,护卫下体的钢网裙或钢网裤,以及护卫手腕和脚的钢网腕、钢网靴。清代的铠甲分为胸马甲、腰甲、腹甲、腿甲四项,无论从制作工艺,还是从外观装饰上都较前有较大进步。清高宗弘历的御用铠甲至今保存在故宫博物院。这领铠甲异常精美华贵,全甲由八个部分组成:铜盔、护项、护膊、战袍、护胸、铜镜、战裙、战靴。甲衣上内衬钢片、明哈片、玳瑁边,战袍上密缀铜星,式样别致,具有民族特色。那时还十分流行一种战袍,袍外绣各式图案,里面装饰许多半圆体凸形小铜星,排列有序,肩上加置铜条,袍里则联缀甲片,其质坚厚,可抵御矢镞及鸟枪丸弹。这种战袍,柔和贴体,藏而不露,很受将士们欢迎。清代中后期,一方面由于火器的不断更新,铠甲的防护能力相应地下降;另一方面,清政府日益腐败,军备松弛,使得军队中铠甲徒具形式,只在操练、秋阅或仪仗中使用,以示雄武。后来西式操练的推广,铠甲才正式退出战争舞台,结束了它几千年的戎马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