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生要知道的中国文化名人
14935200000025

第25章 张华——才学不可详载的西晋重臣

中国古代有一部记叙异境奇物和古代琐闻杂事的笔记类读物《博物志》,这部书是古代文学家张华的作品。

严格地说,张华不是一个文学家,而是一个政治家。他在西晋是一个可以参与军政大事的重臣,是一个在当时具有重大影响的官员。青年时代的陆机,虽然才学丰沛,但社会并不承认他。在他初游洛阳的时候,是在张华的引荐下,才得到人们的认可,可见张华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生于公元232年,卒于公元300年。经历了曹魏和西晋两个朝代。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腐朽黑暗的时期之一。在西晋灭了曹魏之后,内部矛盾斗争就开始了,“阴谋、猜忌、反叛、残杀等丑恶行为,便一齐表现出来”了。西晋的统治者利用杀戮控制他的政权。“司马氏集团中人,互相间只有一种极阴恶的杀夺关系”,他们“见利必夺,以杀助夺,愈杀愈猛烈,一直杀到发动大混战。”司马氏集团除了利用杀夺手段外,还用了滥赏的手段。“浮滥的赏赐与猛烈的杀夺互相促进,一直促进到西晋统治的消灭”。张华死后17年,西晋就完了,东晋随即而起。也就是说,张华的一生,主要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腐朽又残暴的西晋时代。他自己的命运和这个时代紧紧相连。他享有了这个时代统治者给予的滥赏的恩惠,但也是这个时代杀夺政权的牺牲品。

张华的出身门第并不高贵。他的父亲张平,只任过魏国的渔阳郡守,而且死得很早。张华少年孤贫,曾经给人牧过羊,但是他很有才华,凭着他的才华,他得到了同郡人卢钦的器重,又得到同乡人刘放的赏识,刘放把女儿嫁给了他。

张华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好读书,善为文,辞藻很“温丽”。他善记忆,因此见多识广。他对图纬之学也很精通。图纬之学在当时十分流行,这一学说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到两晋仍在盛行的高峰之中,直到隋代才被取消。这是一种附会古代经书意义,以占验术数为主要内容的学说,其中有很多的迷信色彩。张华对这类书籍和医学、占卜、星象等技术一类的书籍“莫不详览”。

张华少年时代就很注重自己的修养和学习,他很遵从礼度,无论在多么紧急的情况下,都要求自己的行为合乎礼度。他还“勇于赴义”,能真诚地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他“器识弘旷”,当时的人们很难量度他的才学。

张华才学并茂,他对现实有比别人更深一层的了解。为了在乱世保全自己,他写了一篇题为《鹪鹩赋》的小赋。文章以鹪鹩“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这种对生活所求不高的习性,和苍鹰、鹦鹉等一些鸟类因美丽和能干而被人们抓获、宰杀,不得终其天年的命运相对比,表现一种无为自保的思想。文章因物起兴,托物言情,从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入手,进行人类社会现象的某种引申,意义很深刻。当然,文章所写的只是西晋时期那种不健全社会状况下人们的生存情况,并不具备普遍的意义。但是,张华在众人都追求荣华富贵的时代,提出像鹪鹩那样所求无多、但得自保的观点,也应该说是比较明智的。不过,这只是张华还没有发达时的想法,等到他真正发达之后,这种“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的鹪鹩品性就被他忘掉了。

晋代是一个十分讲究门第的时代,没有士族地位的庶士,要当官是难上加难。但是,张华以一个庶士之身,得以入仕,而且登上相位,却是一个特例。所以能够这样,完全是他个人的突出才能和超群见识的结果。《鹪鹩赋》的写作,是他才华的第一次展露。阮籍看了这篇文章之后,禁不住赞叹道:“真有王佐之才啊!”他的声名从此大噪,而且声望越来越高。当然,张华的成名,和晋代皇帝想附庸风雅大概也有关系。根据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所说,司马氏虽然以武力获得天下,但总要把自己打扮成为儒者的形象,以儒者自居。当时一个皇帝曾经以“武种”这样的词语骂过他的爱妃,当他的爱妃以同样的词语回骂他时,他却感到羞愧了。这说明,晋代皇帝仰慕儒者。张华的文章既然具有王佐之才,当然也就被崇尚儒家的司马氏所欣赏,何况张华还博识广记,又有占验术数的本领,所以他一路官运亨通。

张华的官做得很大。开始,当地的郡守推举他为太常博士。在晋武帝司马炎时,张华当过佐著作郎、长史、中书郎、黄门侍郎,被封过关内侯。没过几年,又被拜为中书令,后来又加封散骑常侍,在伐吴期间担任过度支尚书。伐吴成功之后,他因功被封为广武县侯,食邑增加到万户,并且他的一个儿子被封为亭侯,食邑一千五百户,赐绢万匹。张华位高权重,难免招人妒忌,有人抓他行事中的小毛病告发他,企图叫皇帝把他外放。正好当时武帝问他,谁是可以寄托后事的人,张华说,从品德及和皇上的关系来讲,就没有比齐王攸更合适的了。没有想到,这个意见与皇帝的想法稍有出入,算是违背了皇帝的旨意,他就被外放为持节、都督幽州军事、领乌桓校尉等。幽州在中国的北部,乌桓是东北部地区的落后民族,它们的北边就是当时称为鲜卑的少数民族。可是,张华却把那里的事情做得很好,竟然使得当地的一些少数民族和一些周边国家都来朝献,宾服称臣,以至“四境无虞,频岁丰稔,士马强盛”,带来了国家的安定和农业的丰收。于是,朝廷又想把他召回入相。

这时,有人在武帝面前进言,要武帝注意那种著大功、有影响、据方镇、总戎马的大臣,实际就是指张华这样的人物。不久,皇帝命张华当太常,位列九卿,掌管礼乐和郊庙社稷之事。他上任不久,赶上太庙的梁栋突然断折,他因此被免官。晋惠帝即位后,他被拜为太子少傅。这时,皇室内部矛盾加剧,诸王之间时有争斗。楚王纬发动兵变,皇帝十分惊惶。张华给他出主意使得兵变者失败,立下大功,被拜为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这是极高的荣耀,很高的待遇。张华在西晋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但是人生的戏剧也和舞台的戏剧相似,高潮过去就是尾声。

在张华的仕宦生涯中,值得提及的大事是伐吴大计的决策和两次立废的参与。

在灭吴之举中,张华力抗群臣的反对,坚决支持晋武帝伐吴的主张,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终于获得了灭吴的胜利,使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中国,逐渐走向了统一。在这一重大的事件中,张华担任了度支尚书的重要职务,帮助皇帝量计漕运,决定庙算。不过,张华在伐吴中,险些丢了性命,因为他力主伐吴,但初战不利,“未有克获”,反对派就想借此机会除掉张华,“以谢天下”。还是晋武帝说这事是他的主意,张华只不过是与他的意见相同罢了,保护了他。经过了这样的生死斗争之后,张华支持灭吴的决心仍然不变,在众大臣都认为不可轻动的情况下,他仍然相信攻吴“必克”。结果,果然灭了吴国,统一了中国。这件事情虽然只是为司马家打了天下,但客观上对中国人民的安居乐业是有好处的,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因为灭吴有功,张华获得了巨大的封赏。

在杨太后和愍怀太子的废黜问题上,张华采取了公正和保护的态度。杨太后当政时,曾有过对张华不利的举动,但是当大臣们要废掉这位太后,把她贬为庶人的时侯,张华力争让她能够得以“贵终”,这说明张华并不因一己的关系而公报私仇。对愍怀太子的废黜,张华极言力争,使这位太子得以“免为庶人”。不过,后来,愍怀太子还是被废黜了。

张华不仅参加朝政的议论,而且参与了朝政的管理。贾谧辅政时,张华也“尽忠匡辅,弥缝补阙”。当时的皇帝幼小,辅政的太后和国舅又很暴虐。在这种情况下却能“海内宴然”,这少不了张华的功劳。张华看到了后族势力的强大,又很专横,就写了《女史箴》进行讽喻。贾后虽然很凶妒,但对张华也很敬重,根据张华的前后功勋,封张华为壮武郡公。几年以后,张华升为司空,进入三公之列。

张华虽然权极位重,但是他仍然成了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牺牲品。那时赵王司马伦反叛,赵王的亲信孙秀是个奸雄,有人建议张华把他杀掉,张华同意了,但这个孙秀被人保了下来,这就使孙秀对张华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后来司马伦向贾后求当尚书令,张华坚决反对,这又造成了司马伦对张华的仇恨。正是这种仇恨把张华送进了坟墓。事情是这样的:一天夜里,司马伦派心腹之臣劝说张华一起匡扶朝廷,张华知道他们的篡夺之意,不肯答应,派来的人说:“刃将加颈,而吐言如此!”当天夜里司马伦派人把张华抓了起来。张华对抓捕他的人说:“你想害忠良之臣吗?”捕者说:“你身为宰相,主管天下的事,太子(愍怀太子)被废,你为什么不以死节来保?”张华说:“当时,我把该说的都说了,并不是我不说啊!”对方说:“说的话不管用,你为什么不辞职?”这一问,张华回答不上来了。其实,张华的儿子早就劝他“逊位”,张华没有同意。也许是他还想和敌对势力作一番斗争,也许是权力之事还舍不得放下,也许是他忘记了当年写《鹪鹩赋》时的心境,总之,他没有及时引退,因此,引来了杀身之祸,落得个身首两处、家灭三族的结果。

张华雅好读书,他死后,家中没有余财,只有文史书籍“溢于几箧”。他搬家时,装书的车子就有三十乘。当时秘书监要撰定书籍,都从张华家找书“以取正焉”。所以,他知道的奇闻逸事不少。而且,据《晋书》记载,张华生活中也确有不少的奇闻逸事,如桑树化为柏树,府第及监省闹鬼等。

更奇的是他识得很多奇事怪物。惠帝时,有人得到三丈长的鸟毛,不知何物,问及张华,张华说,这是海凫毛,它一出现,天下就要大乱。果然,晋国矛盾骤起,不久南迁江左,西晋变为东晋。

陆机请他吃饭,上了一个菜,张华说,这是龙肉,大家都不信。张华说,请试用苦酒洗一洗它,必将有异象出现。一浇,果然有五色光起。陆机去问酒店主人,店主说,是他家茅草堆下得到的一条白鱼,样子和质地都很特别,味道很鲜美,因此才献给他们吃。

一天,封闭得很严的武器库中传出了野鸡的叫声,大家都很奇怪。张华说,这一定是蛇化的雉鸡。打开武库的门一看,果然有一张蛇蜕在旁边。

一个地方的河岸崩塌了,出现了一面石鼓,但是,捶击时没有声音。张华说,取一些蜀中的桐材,把它刻成鱼形,才会敲出声音来,果然如此。

关于张华,还有一个传说在这里应当谈一谈。那就是一个关于宝剑的故事:在灭吴之前,天空的斗牛星之间常有紫气出现,讲求道术的人都说是吴国强大的盛气,独有张华说不是。等到灭了吴国之后,这道紫气更加明亮了,这就证明张华见解正确。但是,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张华找到了豫章地方的一个术士雷焕,听说他很懂得纬像之学,请他来帮助解释。雷焕在夜间与张华登楼观看了天象之后说,这是宝剑的精气照到天上的结果。张华说:“我少年时期,有个看相的人说,我60岁时要位登三事,当得宝剑佩之。这个话难道要兑现了?”又问这宝剑现在何方。雷焕说在豫章丰城。于是,张华请雷焕出任丰城县令,在丰城县内到处寻找,果然在一座监狱地下四丈深的地方挖到一处石函,光气非常强烈,打开一看,中间有两把宝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就在挖到宝剑的那天晚上,斗牛之间的紫气不见了。雷焕把其中的一把送给张华,自己留下了一把。有人说:“得二送一,张华可是好欺骗的?”雷焕说:“本朝将乱,张公当受其祸。”张华得了那宝剑,珍爱倍至,常常放在自己的身旁。他给雷焕写信说,“这剑乃是干将剑,只是为什么没有莫邪剑呢?不过,天生的宝物,必将合到一处。”果然不久张华就被杀了。后来,雷焕死了,宝剑传到他儿子雷华手中。一天,雷华佩剑出门,舟行河中。忽然,那剑从腰间跃入水中。他急忙叫人入水捞剑,但是没有捞着,只看到有两条青龙,各长数丈,在水中游走。这时,水面上光彩照耀,波涛翻涌。这时,雷华才醒悟,他父亲的宝剑会化去,同张公的宝剑终究会合到一处的言论,今天应验了啊。当然,这都是逸闻传说,不可当真。

张华“强记默识,四海之内,若指诸掌”,晋武帝曾向他请教汉代的宫室制度和建章千门万户,他都应对如流。他还能“画地成图”,边说边画图形作图解,所以使听的人忘却疲倦。当时的人把他比喻为古代的名相子产,才学和见识被《晋书》说为“不可详载”。正因为有如此渊博的知识,他才写出了《博物志》那样的书。《博物志》一共十篇,其中还有有关我国西部储藏石油的记载。当然,由于科学知识的限制,《博物志》中也不免有些不科学的内容。这在一千多年以前的晋代,也是在所难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