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生要知道的中国文化名人
14935200000033

第33章 萧统——封建时代的仁孝储君

我国有一部最早的诗文总集,人称《文选》或《昭明文选》。它编纂成书于南朝梁代。编纂这部书的组织者是梁武帝萧衍的太子萧统。萧统死后谥号“昭明”,因此这部诗文总集也被人称为《昭明文选》。

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是梁武帝的长子。他生于公元501年,当时还没有建立梁国,所以他未能出生于京城,而生于襄阳。在他出生之前,父亲萧衍没有儿子,萧衍的军队起事之后,萧统才出生,这时,萧衍已经是“年垂强仕”,快到40岁了。40岁才得子嗣,当然是人生的一大快事,何况这一年敌首徐元瑜投降了,萧颖胄又暴卒了,人们都认为这是三喜临门,是个好征兆。第二年,齐都建业被攻破,梁国建立,萧衍称帝,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梁武帝。梁武帝改元天监。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十一月,萧统在一岁零两个月的时候,被立为太子。他卒于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他是梁朝第一个君主的第一个太子。

没有辜负这样的社会历史地位,萧统是我国封建时代少有的仁德储君。他生而聪睿,3岁学习《孝经》、《论语》,5岁遍读“五经”,而且全部都能背诵。萧统的仁孝闻名当世。他出生之后,较长时间都住在永福宫中,和母亲住在一起,五六岁时才迁出宫外。不过,他人虽然离开了宫廷,但他时时想念父母,因而常常郁郁寡欢。武帝知道后,每隔几天就叫他回一次宫。

他8岁的时候就在宫中的寿安殿讲授《孝经》,而且在国学亲临释奠礼,这是古代学校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礼仪。他12岁的时候就参加一些狱讼之事的办理。一次,他在宫中见到狱官审判定案,就问:“那个穿黑色衣服的是干什么的?”人们回答说是廷尉官属。廷尉是管司法的官。萧统就叫人把他的书拿来说,“这些书我都能念,我能够判这个案子吗?”管事的官员见他年纪幼小,就哄骗他说可以。萧统一看那人的案卷,见他的案情都符合刑罪的条例,于是依法给他写下判词,判他杖五十的刑罚。判案人拿着这份判决,不知怎么着才好,只得把这些情况全部报告给皇上。皇上看完以后,笑着说,判得还差不多,就按他的判决办吧。从此以后,皇上就经常叫他听取狱讼之事,每有可以从轻判决的案子,就叫他判决。

萧统14岁那年的正月初一,皇帝亲临太极殿给萧统举行加冠礼。这是一种成人的仪式,一般都是20岁时举行,萧统可能是情况太独特,所以14岁就举行了。在这种礼仪中,一般都是给太子加远游冠或金蝉翠缨(冠帽带子的余垂物),可是给萧统加的是金博山,可见皇帝对萧统的期望不一般。萧统生来美仪容,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他又善于写诗作文,每有游宴活动,他都有诗奉献,而且有时故意选作险韵(一些难压韵的字),来挑战自己。他才思敏捷,作诗往往一气呵成,无须修改。梁武帝萧衍是一个极奉佛教的皇帝,在他的影响下,萧统也十分信奉“三宝”(即佛、法、僧)。他读遍了所有的经书,在宫内还另立了一所慧义殿,专作集会讲法的场所。

萧统虽然身为太子,可是生活上却十分俭朴。他对物质享受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当时的世俗开始讲究奢侈了,可是作为太子的萧统却“服御朴素”,吃饭也“不兼肉”。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萧统的为人可以称得上至仁至孝。他的至仁,表现在他对百姓臣民的关爱上。普通(梁武帝的一个年号)中,大军北侵,都下米贵,萧统就下令“菲衣减膳”——减少衣服和膳食。每逢下雨和积雪的天气,他就派遣心腹在京城的里巷到处巡视,遇到贫困人家,就赠予粮食和衣物。他还从自己的府库中拿出绢帛衣料,做成袄裤三千套,到寒冬时节,施舍给饥寒之人。假若有人死亡而无力装殓,他就准备棺木。听到远近的百姓因徭役而受苦时,他就“敛容变色”,十分同情。他常常为全国的户口没有查实而担心。他见到宫苑内“防捉荆子者”,问他们是干什么的。知道他们是“清道驱人”之后,深怕他们下手太重,就要求他们“使捉手板代之”。萧统吃饭吃出苍蝇或虫子时,都悄悄地把它们放置在盘子边上,不叫人知道,怕的是厨子获罪。宫苑中对于小太监们玩猜钱的游戏,惩罚是很重的,可是,昭明太子认为,他们自己的钱自己玩耍,又没有妨碍公务,这种惩罚太重了,于是命令减刑。

吴兴郡经常水旱成灾而谷物不熟,累年失收。有人上书建议疏浚河道,导泄浙江之水。皇上下诏用当地的农民充当徭役。萧统立即上书皇帝,说听说要用吴、吴兴、信义三地的人丁服这种徭役,“窃有愚怀”。因为这一带地方,近些年来,连年失收,人口已经流移,人民生活已经很苦,而且最近,谷价大涨,盗贼四起,人民已经苦不堪言。加上他们原先在外的征夫还没有归来,壮丁本来就少,现在又要征集役夫,恐怕老百姓难以配合。如果官吏上门征夫,就会把老百姓激怒的。况且,出壮丁的地方又远近不一,等到把他们集合起来,农业和蚕桑都会受到影响。而且盗贼多看人间的虚实,如果把当地的精壮良善之人都抓去当徭役了,就会使盗贼增多,老百姓没有得到好处,内部却遭受它的弊端之害了。所以建议“权停此功”(暂且停了这项工程)。看他分析得头头是道,武帝接受了建议。

萧统的至孝品格,这里再补充几句。萧统的母亲是丁贵嫔。七年十一月,丁贵嫔染病,萧统回到永福宫,“朝夕侍疾,衣不解带”。丁贵嫔死后,他“步从丧还宫”。到了出殡的时候,他“水浆不入口,每哭辄恸绝”。梁武帝派中书舍人传旨说,“有我在,哪得自毁如此”。父母死了因伤痛而损毁,但不灭本性,这是圣人的制度,过分的悲伤犹如不孝。因而要他强进饮粥。过了几日,梁武帝又下诏说,听说你进食过少,消瘦了许多,我“正为汝如此,胸中亦填塞成疾”,因此责成他“强加膳粥,不使我恒尔悬心。”萧统每次都遵从父命,勉强进食,但“终丧日止一溢”——在整个服丧期间,每天只吃一溢米。“溢”是古代一种计量单位。古代丧礼规定,服丧期间,每天只能吃一溢米,即一升米的二十四分之一。萧统严格按照丧礼的礼仪,而且在服丧期间,“不尝菜果之味”。他的体格素来健壮,“腰带十围”,但一个母丧下来,他的体格减消了一半,使得每每上朝“士庶见者莫不下泪泣”。

萧统对父亲也是百依百顺。除了爱父亲外,他更是敬重父亲。《南史》记载,他每次入朝,“未五鼓便守城门开”,他平时的一坐一起,都“恒向西南面台”。因为东宫在整个宫廷的东边,相对来说,皇帝在他的西边。为了时时表现他朝觐父亲的方向,所以他都“恒向西南”。如果他夜晚被召入宫,必是“危坐达旦”,身子挺得直直的,这种姿势,一直保持到第二天的早晨。

作为一个储君,他当然要掌理朝政。在这方面,萧统也是勤慎有加。当他审理朝政的时候,内外百官“奏事者填塞于前”。他对于“庶事(民间情况),纤毫毕晓”,所以“每所奏,有谬误及巧妄,皆即就辨析,视其可否”。他评断的案件,“多所全宥”,所以老百姓都称他“仁”。他性格宽和容众,喜怒不形于色,引纳才学之士。他经常和一些文学之士讨论古代典籍,或商榷文章的著述。梁代讲究佛学的同时,也很讲究儒学。太子东宫藏书三万卷,萧统召集了很多名人才士,从事历来文学著作的搜集、整理、编纂等工作。

《昭明文选》是我国到目前为止所存在的一部最早的诗文总集。它共有30卷,收录作者130人,收录作品514题。分为赋、诗、杂文三大类,赋、诗、骚、七、诏、册、令等38小类。因为中国从唐代开始就以诗文取士,这一部诗文总集就成为当时人们学习诗文的必备读本,其意义之重大几乎与古代的经传相同。因此当时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意思是,你把《昭明文选》读烂了,半个秀才就到手了。这一意义,一直延续到宋代王安石变法,不再以诗文取士为止。

昭明太子萧统酷爱艺术,也爱山水。他在玄圃,开凿了一处园林,设立了一些亭馆,经常和一些“朝士名素者”在其中游乐,也常在后池泛舟。番禺侯萧轨极力劝他应该弄一帮女子来演奏,太子没有正面回答,只吟诵了左思的《招引诗》中的两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来回答。他不喜欢蓄养乐舞人员,只是,在他死前不久,老皇帝萧衍赐给他太乐女伎,他只得勉强收下,但这决不是他的喜好。

萧统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一位仁孝储君,甚至他的死,都体现了这种仁孝的精神。公元531年,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萧统与家人乘坐小舟游览后池。就在他折取一枝芙蓉的时候,不慎落水。所幸立即被人救起。但他害怕引起父亲的担心,就秘而不宣。等到萧衍知道后,他又手书一信,以显病情不重。后来病情加重了,左右的人准备上告皇帝。但萧统说,“为什么要让父亲知道我病得这么重呢?”这样,到了四月乙巳的那一天,他的病情突然恶化。左右立即驰告皇帝,但为时已经太晚了。

昭明太子的死讯传出后,“都下男女奔走宫门,号泣满路”,四方的老百姓都哀痛不已,用他们真诚的泪水,痛悼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仁孝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