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晨凤
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同一年,整合了几个小村渔业队的资源基础,白峰渔业捕捞大队正式成立。然而不过短短的三十年,白峰渔业捕捞大队已消逝在历史的洪流中。三十年时间,潮来潮往,白峰渔业捕捞大队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可能连原白峰渔业捕捞大队党委书记张连君都不会想到,自己带领的一个本来只有100余人的渔业捕捞大队能发展成为有700余名员工的渔业公司。而就在公司发展鼎盛时期,不过几年时间,却又急速地分离、解散,“三十年时间,倒像做了一场梦。”张连君感叹道。
20世纪70年代末,初建的白峰渔业捕捞大队很风光
当时为啥会成立白峰渔业捕捞大队,张连君心里也并不是很明白,“只是当时公社里有了这个决定,打算将原来几个小村的渔业队合并”。1978年的白峰镇还不叫白峰镇,叫白峰公社。现属白峰镇的这一片地方,当时称为郭巨区,属镇海县。白峰是当时郭巨区的一个公社。当时白峰公社里的司前村、外峙村、神马村及屺峙村都有渔业队。1978年,公社合并了司前、外峙及屺峙三个小村的渔业队,成立白峰渔业捕捞大队。“为什么没有把神马村的渔业队也合并进来?因为他们不想。”张连君告诉记者,神马村的渔业队当时是整个郭巨区里成立时间最久、资格最老的渔业队。因为不清楚成立后会有怎样的影响,一贯谨慎的神马村渔业队便没有在一开始就加入这个队伍。而白峰公社说是要成立渔业大队,实际操作中却很民主,是在各村自愿的基础上合并的。
当时的小村渔业队,一般一个队也就二三十人。白峰渔业捕捞大队成立后,最初的人数也就在100人左右。第二年,神马村渔业队也加入进来,人数才达到了150人左右,对于当时的整个镇海县来说,这个规模不算大,倒也不算小了。说起神马村渔业队的加入,张连君笑得开心,“刚开始他们怕人多了,赚不到什么钱。第一年年终时,我们把赚的钱一算,每个人能分到近一万元的分红,他们就眼馋了。”张连君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价还停留在以“毛”为单位。大黄鱼2毛7分一斤,带鱼更便宜,只有1毛一斤,基本上所有的海鲜,都是几毛钱一斤。普通单位职工的月工资也只有几十元。可是当时的白峰渔业队,每位职工每年都能拿到近一万元的分配。“这样的经济效益,是人都眼馋。”因此当时的白峰渔业捕捞大队,是众人眼里的“香饽饽”,并不是谁都能进去的。
虽然效益好,可是出海捕鱼做渔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人胜任不了。“最辛苦的,倒不是在海上捕鱼。而是时时要担心‘海上风暴’。”当了三十多年渔民的原白峰渔业捕捞大队船老大周永安这样告诉记者。今年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一只眼瞎了,前额也凹进了一块,老态未显,身体的缺陷却是再也弥补不了。“这些就是这么多年捕鱼的代价。”周永安老人说,做渔民这个行当,就是靠老天爷吃饭的。好风好天、风和日丽的自然让人开心,出海捕鱼,一趟也能收获不少。可要是老天爷哪天不高兴了,发一下威,受苦的可就是这些在海上漂荡的渔民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海捕鱼的渔船还不是现在普遍在用的铁壳船。“那时候用的是木船,一般只有60马力。”周永安说,木船远不如铁船安全,而且因为船小,在海上也就更危险。老人前额凹进去的一块,就是在木船上作业时被铁杆撞的。当时的舟山渔场,倒是名副其实的国内四大渔场之一,嵊山渔场里的鱼类资源丰富。白峰渔业捕捞大队就在嵊山、大目洋、猫头洋一带捕鱼,根据季节和鱼汛,以捕捞带鱼、黄鱼、墨鱼为主。一般来说,渔业捕捞队出海捕鱼一趟,总要在海上待上一个月左右。这样长时间在海上,没有好的身体素质,还真是不行。当时的木船里没有藏冰,海鲜保不了鲜。为怕鱼类变质,渔业队基本上是在将鱼类捕捞上来后,直接找个就近的码头靠岸卖掉。而只有在将回家的最后一天,捕捞上来的海货才会送到所属渔业捕捞队的码头边上。这最后一船,往往是最丰盛的。“最后一天要回来时,就会一次性钓上六七十吨的海货运回来。”周永安说。这运回来的海货,也不是任由渔业队随意卖掉的,“要统一卖给当时的镇海县水产公司,因为我们是集体企业。”张连君告诉记者,所有的收益,中途卖掉的加上海货运回来卖给水产公司的,都是在年终统一结算一次,再按照人数每人平均发放一年的薪酬。即便如此,当时的白峰渔业捕捞大队里每人一年的收益也着实让人眼红。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白峰渔业捕捞大队发展成北仑海洋渔业总公司
这个发展,确切地说,不能算是渔业捕捞队的发展,但又确实是在渔业捕捞队的基础上扩展而来。
就在渔业捕捞队做得风生水起之时,1982年,渔业队扩建了白峰冷冻一厂。这个冷冻一厂,是在渔业捕捞大队成立之时,白峰公社为满足渔业队存放海货的需要而转手给渔业队的。转手之初,冷冻一厂的效益并不好,规模也不大,只能存放60来吨的海货。渔业队做得越来越好后,这样小的规模就越来越不能满足渔业队需要了。为此,1982年,渔业队将原冷冻一厂的规模扩建到了120吨,并在1988年、1991年相继建了冷冻二厂及冷冻三厂,三个冷冻厂加起来的规模,可一次性存放700多吨的海货。
而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渔业队,捕鱼的船只也不再用最原始的木船,而是开始用铁壳船替代。铁壳船最大可达300马力,一次性可存放海货200多吨,最重要的是有了藏冰,海货可直接放到冰库保鲜。这也就意味着捕捞队能从海上带回更多的海货。
可是自身条件的改善,并不能改变渔业队生存环境日益艰难的状况。这个艰难,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连续几年不间断地过度捕捞,渔场里的资源就变少了。”张连君告诉记者,80年代前期,渔场资源丰富,渔业队只需开个三五十海里,就可以捕到足够多的海货。可是几年后,近海的鱼类资源就变少了,渔业队就需往更深的远海开,“慢慢地开远,90年代初期时,最远都快到海南岛了。”周永安说。虽然开远了,可捕上的海货远不如最初多了。渔业队的三个冷冻厂就显得库容过剩。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冷冻厂开始接收外来船只的海货,而渔业捕捞队捕捞回来的海货,也不再只出售给队里的冷冻厂。“这是因为经济体制变了。”张连君说。
经济体制的变革,让白峰渔业捕捞大队经历了一个特殊的时期。“1987年、1988年开始,渔业队的工资开始独立核算。”张连君告诉记者,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渔业队开始实行承包制,即将现有的渔业队船只承包给各船老大,各船队的经济效益都由各队独立承担,自负盈亏,船队只需每年向集体上交一定的承包费即可。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等于将渔业队从整个大集体中相对独立出来。“当时我们整个集体已不再靠渔业队实现收益了,当时的收益来源,主要是几个冷冻厂加水产经营部等。”
渔船实行承包制,渔业队集体收益减少,而相关联的外部配套资源却兴盛起来。还在白峰渔业捕捞大队刚成立之时,白峰公社就给了渔业队一个修造船厂作为配套设施。三个冷冻厂建成的后期,也发展了相应的水产经营部、运输部等。1989年,渔业捕捞大队与镇海石油公司、北仑石油公司、镇海炼油厂合作成立了东海石油公司。至1991年,渔业队、冷冻厂、石油公司、水产经营部、运输部、修造船厂等全部合并,成立了北仑海洋渔业总公司。总公司人数达到700余人,每年获得纯利润300多万元。北仑海洋渔业总公司一时间风头无两,原来的白峰渔业捕捞大队发展到鼎盛时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筹建峰城大酒店加重了资金负担,北仑海洋渔业总公司开始走下坡路
“发展膨胀得太过迅速,没想到下坡路走得也快。”张连君说,没落是从筹建峰城大酒店开始的。1994年,北仑海洋渔业总公司达到了最大规模,有总员工750人,当年获得纯利润380万元。张连君想着公司发展得不错,便打算利用手中还算充裕的资金向其他行业发展。酒店,是张连君考虑的一个重要方向,“当时是想着,建一个大酒店,既可自己获得收益,也可让公司的员工、渔业队的渔民有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峰城大酒店于1994年开建,原来打算的预付资金不过在200多万元,不过没想到酒店建着建着,规模越建越大。“就像滚雪球一样,突然间所需的资金就越来越多了。”张连君说。
而此后,集体经济转制的浪潮正在兴起。为顺应产权制度改革,也为弥补建酒店的资金缺口,1996年开始,北仑海洋渔业总公司开始慢慢从合资的石油公司中抽出,相继卖掉修造船厂、水产经营部等。1997年至2000年,三个冷冻厂开始拍卖,全部转制成私营企业。新建的峰城大酒店也拍卖掉了。2000年后,整个北仑海洋渔业总公司又只剩下了渔业捕捞队。
2007年,白峰渔业捕捞大队顺应潮流实行了改制
“渔业捕捞队是最后卖掉的,因为捕捞队建立的时间最长,相应地,改制起来也稍微麻烦一些。”张连君说,“其实那时候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迟早还是要卖掉解散的。”船老大周永安告诉记者,那时候的白峰渔业捕捞大队,也不再是最初的150多人了,很多人走掉了,还有一些人年纪大了退了,就剩下最后的100人左右。对于10来只船最后的归宿,剩下的近100人争执不休。“我们的意愿当然是卖给本船的船老大,只是人多船少,有点难处理。”张连君苦笑。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渔业队的改制就拖了那么几年,“最后还是拍卖,按照价高者得全部卖给个人了。”
2007年,渔业队的10来只船全部卖给船老大,渔业捕捞大队正式解散。由于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柴油价格上涨,人力成本上升,在最初的两年里,改制后的各条渔船经济效益不是特别好。从2009年开始,本地船老大开始将渔船租给别人经营,本地人出海的也少了,现在只有一条渔船由神马村村民何建静经营。
(2012年3月21日3版)